侧流除磷分段进水SBR工艺处理低碳源污水试验研究
【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的日益严重迫使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氮、磷浓度排放标准更加严格,确保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显得愈发重要。而部分城市地区的城市污水有机物浓度越来越低、污水COD/TN持续下降,如何提高低C/N比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已成为城市污水处理的难题。针对低碳源城市污水的碳源有机物严重缺乏,脱氮除磷效果难以同时满足的现状,采用分段进水SBR结合污泥外循环侧流除磷技术的新型组合工艺(Phostrip-step-feed-SBR,简称P-SF-SBR),通过合理分配污水中的碳源并限制好氧段曝气量的方式,减少碳源物质的无效或过度氧化,提高同步脱氮除磷效果。试验以COD/TN为2.9~4.4的低碳源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长污泥龄的SF-SBR工艺和P-SF-SBR工艺在不同曝气量下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
①控制系统曝气量在较低范围(3.57 m3/h·m3左右),分段进水SBR工艺比传统单步进水SBR工艺更具脱氮优势。在进水COD浓度低于200mg/L,平均C/N比为4.4的情况下,采用分2段减量进水方式的SF-SBR系统COD、NH3-N、TN的去除率分别为86.3%、95.7%、66.3%。在相同曝气量下,传统单步进水SBR系统对平均C/N比为4.6的污水COD、NH3-N、TN的去除率分别为91.8%、79.2%、51.4%。
②曝气量对SF-SBR系统的硝化、脱氮效果有影响:曝气量过低,好氧段DO浓度一直维持在0.2mg/L以下,系统硝化效果不理想,出水NH3-N、TN均较高;曝气量过高,好氧段末期DO浓度大幅上升,系统硝化效果优异、反硝化脱氮效果差,出水NH3-N基本为0mg/L,但TN浓度高。
③在曝气量为3.57 m3/h·m3的条件下,进水方式对SF-SBR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有影响:采用分2段等量进水方式时,系统对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8.8%、87.5%、57.5%、13.6%;采用分2段减量进水方式时,系统对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6.3%、95.7%、66.3%、31.9%。
④在进水COD浓度低于200mg/L、C/N比为3.9、C/P比为25.9的条件下,控制曝气量为3.57 m3/h·m3、SRT为80d,分2段进水P-SF-SBR工艺对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7.5%、99.1%、63.0%、93.2%,出水水质全面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类标准。
⑤进一步降低进水COD浓度,使C/N比为2.9、C/P比为20.2的条件下,控制曝气量为3.57 m3/h·m3、SRT为80d,分3段进水的P-SF-SBR工艺对COD、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1%、97.4%、65.1%、93.7%,出水水质全面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类标准。
⑥曝气量对P-SF-SBR系统的除磷效果有影响:当曝气量等于或低于3.57 m3/h·m3时,系统除磷效果良好,出水TP浓度维持在0.5mg/L以下;当曝气量大于3.57 m3/h·m3时,系统除磷效果不稳定,出水TP浓度出现波动。
|
|
|
|
1 |
程晓如,陈永祥,孙迎霞;EM菌强化SBR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2年05期 |
2 |
张杰,岳建芝,张立宪,张百良;SBR工艺及其在养猪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环境;2004年01期 |
3 |
许谦,赵庆祥,林喆;炼厂催化裂化废水SBR脱氮工艺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1997年04期 |
4 |
张新民,施英乔,房桂干;废水SBR生化处理流程的自控系统研制[J];林产化工通讯;1997年06期 |
5 |
邱冬梅,周秀琴;先进实用的啤酒废水处理工艺—SBR工艺[J];酿酒科技;1999年06期 |
6 |
曹恩伟,刘玉川,陈奎章;SBR工艺在脂肪酸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江苏环境科技;2003年04期 |
7 |
方先金;SBR工艺特性及降解过程的研究[J];给水排水;2000年07期 |
8 |
林伟华,蔡昌达;厌氧—SBR工艺处理畜禽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5期 |
9 |
陈冬秀;SBR工艺发展应用综述[J];铜业工程;2004年01期 |
10 |
季敬福,蒋正海;金华城市污水SBR处理工艺[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11 |
田立江,姚志彬;SBR工艺与CASS工艺的比较[J];江苏环境科技;2003年02期 |
12 |
朱其兆;;SBR运行中污泥膨胀的发生原因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年03期 |
13 |
邹敏,秦亚平,沈涤清;SBR工艺处理制革废水的初探[J];污染防治技术;1998年02期 |
14 |
崔玉波,张振鹏,于静杰,齐巍;SBR工艺处理肉鸡加工废水特性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5 |
翟锦玉,刘明柱;S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01年11期 |
16 |
於小芬;生活污水除磷及氨氮降解的试验研究[J];浙江建筑;2004年05期 |
17 |
尹军;王雪峰;王建辉;焦畅;周爱丽;;SBR工艺活性污泥比耗氧速率与控制参数的关系[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年07期 |
18 |
颜云华;赵文兵;;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5期 |
19 |
付红;SBR工艺处理腈纶废水[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8年03期 |
20 |
邱冬梅;用于啤酒废水处理的SBR工艺[J];今日科技;1999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