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磁电等离子体技术用于汽车节能减排的实验研究

王勇  
【摘要】: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燃油消耗和汽车消费之间的矛盾将日益激化,汽车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将持续攀升,为了缓解能源紧缺的形势,减少大气污染,近十几年来,内燃机研究工作者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研究了多种提高内燃机热效率的新途径和控制有害气体排放的措施,但是,这些方法中均存在着节能和改善排放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的利用磁电等离子体技术节油减排的方法是基于一种新的思路,它作用于发动机进气,使进气空气成为活性很强的极化激发态富氧气体,其中包含大量原子氧(O)、臭氧(O3)以及一些氧化能力很强的自由基(OH*、HO2*),在这些强活性物质的作用下,内燃机燃烧状况得到改善,燃料充分燃烧,从而达到节油减排的目标。 本文首先对梯度强磁场理论和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理论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空气中顺磁性的氧气和逆磁性的氮气在梯度磁场中受到不同磁化力作用下的分离机理,以及放电等离子体对空气的极化激发作用,产生大量活性基元物质(O、O3等)的过程,为磁电等离子体技术的节能减排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分别通过对现有的梯度磁场氮氧分离设备和等离子体反应器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条件设计了磁电等离子体净节能减排装置。 为了验证磁电等离子体节能减排装置的实际效果,我们在重庆大学内燃机技术研究所做了发动机的台架试验。实验表明,装置对降低汽车油耗和尾气排放有较好的效果,节油率可达18.6%,尾气中HC的净化率可达10%,CO为15%,但是NOx的排放却有所增大,还需要尾气中的净化措施来处理。同时根据实验结果研究了各种相关因素对该装置节油减排效果的影响规律,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磁化组不同类型、放电管不同类型、电源电压和放电反应管通电数目,从而,获得了该装置的最佳参数匹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缪惟民;;德国等离子体技术欲进入中国市场[J];中国包装工业;2007年09期
2 高艳东;白立春;安永丽;;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及其应用现状[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08期
3 夏新仁;王守杰;金贤龙;高振国;;等离子体对抗制导武器的探析[J];电子对抗;2010年02期
4 日根史郎;张一鸣;;ECR 等离子体处理技术[J];真空与低温;1989年04期
5 陈实;张才清;李网生;徐功潜;;等离子体高压电源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6年04期
6 于继荣,黄光周,杨英杰;等离子体技术净化CF_4及其生成物机理的探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年03期
7 园丁;;等离子体特种垃圾焚烧炉问世[J];污染防治技术;2004年01期
8 宋春莲;;生物质高分子的研用与等离子体技术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07年02期
9 韦萍兰;何立萍;;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9年05期
10 陈刚,曲献伟,许太明;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物控制[J];给水排水;2005年09期
11 黄惠平;卢国辉;黄拿灿;;等离子体表面强化技术在模具中的应用[J];模具工业;2008年07期
12 张志新;;等离子体技术在水面舰艇隐身领域应用展望[J];舰船科学技术;2011年06期
13 宋慧敏,李应红;等离子体技术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航空维修与工程;2004年05期
14 陈林松,马红星;等离子体技术在天线隐身中的应用[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5年03期
15 潘燕凤;王冰;;电弧等离子体垃圾处理技术初探[J];上海建材;2008年06期
16 王秋颖;顾璠;;等离子体技术转化煤的应用[J];节能;2009年11期
17 甄汉生;微波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应用[J];真空科学与技术;1993年02期
18 洛长伟;;Diener等离子清洗机应用[J];航天制造技术;2009年02期
19 罗大伟;刘宁;卢一平;李廷举;张国梁;;等离子体提纯太阳能级硅材料的工艺进展[J];铸造技术;2009年07期
20 袁长安;王佑君;侯立安;;高压脉冲等离子体水处理装置的研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干大川;;从技术层面探讨热工工程及工业窑炉设计中节能与减排的关系协调及处理[A];电子信息产业(2010年度)工业炉窑技术改造与材料节能研讨会会议资料[C];2010年
2 郑红玲;;关于推进唐山市节能减排的对策思考[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姜克隽;胡秀莲;庄幸;刘强;朱松丽;;中国的能源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和减排成本分析[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环境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4 苏福源;;节能减排,打造生态唐钢[A];2010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孙兴华;童国显;;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节能减排[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康景隆;;浅析冷冻干燥系统的节能减排[A];2011年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东制冷空调行业年会暨绿色低碳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唐和雍;易红;;铸造生产线节能减排的对策和效果[A];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重庆铸造行业协会2010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林乐芬;边浩;;促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金融服务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9 李石求;;浅谈传统齿轮制造业的节能减排[A];绿色制造与低碳经济——2010年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年会”暨机械工程科技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朱康亮;成庆林;;“节能减排”——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论“节能减排”与企业效益和发展的关系[A];2009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胜国;脉冲消融毛细管放电等离子体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陆婕;青岛市节能减排内涵、评价和战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3 刘洪斌;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林永居;造纸企业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刘永军;辉光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与苯一步合成苯酚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姚云飞;中国减排成本及减排政策模拟:CEEPA模型的拓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李长胜;基于动态博弈的税收减排机制研究与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赵书新;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激励政策设计的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刘喜丽;税收促进节能减排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李波;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磁电等离子体技术用于汽车节能减排的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罗岑;上海市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云飞;区域节能减排的系统分析与能耗结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时倩瑶;我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周广艳;我国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6 崔秀平;温室体减排国际市场供需方策略博弈分析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曹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于鹏飞;青岛市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评价及其对策建议[D];青岛大学;2010年
9 葛素琴;城市集中供热电厂节能减排后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吴皓炜;中美低碳经济与减排战略比较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铭贤;上半年我省66个减排项目未能按时建成[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赵维光;为节能减排打破“常规速度”[N];文汇报;2008年
3 冯涛;邯郸节能减排 实施雷霆行动[N];中国环境报;2008年
4 章晓强;正视问题 实现发展[N];中国煤炭报;2008年
5 记者 王力;专题协商推进我市节能减排工作[N];杭州日报;2008年
6 记者 安淼;我市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三项工作集中行动[N];秦皇岛日报;2008年
7 记者 郭建华;落实环保责任目标 确保全年减排任务圆满完成[N];安阳日报;2008年
8 顾猛;新技术新产品:节能减排的“助推器”[N];中国建设报;2008年
9 袁亮;四川南充节能减排已关停33家严重污染企业[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记者 陈维芳;广西将实行减排考核问责制[N];中国化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