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时变性能及分析方法研究

张方  
【摘要】:本文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基于时变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损伤累积机理研究”(编号:20060613002)等项目的研究工作,针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普遍存在的病害状况及产生的原因,从材料时变性能、结构时变性能、施工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提出了结构损伤分析和加固设计的方法,为病害刚构桥的处理提供了新的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在对高性能混凝土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自然环境下的混凝土材料早龄期时变性能试验,提出了基于本试验数据的HPC时变性能预测模式。 (2)分别从计算方法和时变参数两方面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变性能分析结果的误差来源,推导了基于龄期调整有效模量的分时步计算法的相关方程,建立了基于不同收缩、徐变预测模式的仿真模型,并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影响桥梁结构时变性能及造成损伤的敏感性。 (3)提出了基于时变性能的结构损伤分析方法,分析了造成结构性能水平下降的损伤因素,并以实际桥梁检测获得的结构性能水平参数作为评判依据,得到桥梁较为真实的性能水平,为PC刚构桥乃至其它类型桥梁的损伤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4)结合作者完成的多座大跨度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工作,提出了基于时变性能的施工控制的总体方法。该方法将目前较成熟的控制理论与基于结构性能的理论体系相结合,在控制目标确定与跟踪、性能水平的预测和全程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5)研究了目前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加固中存在的问题,将损伤分析及时变性能分析的方法与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性能的加固设计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汪宏;徐变引起“T”型薄腹梁预应力损失[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2 赵云涛,国兴明,李利,杨柳;各龄期中华稻蝗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J];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张会荣;储诚富;;水泥加固软土的室内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06年16期
4 曾凡强;李波;彭震;;水泥灰土稳定砂强度与龄期、温度关系浅析[J];科技资讯;2006年27期
5 赖开平;陆温;刘德星;骆峥嵘;高鹏宇;;眉斑并脊天牛幼虫龄数及各龄特征[J];昆虫知识;2008年01期
6 文鎔;刘玉龙;;黄土状水泥土抗剪强度特性研究[J];宁夏工程技术;2006年02期
7 李忠坤;许金渤;李梅;尹国英;赵星;;预拌混凝土强度—龄期—碳化—回弹性能分析浅谈[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8期
8 严刚;;水泥土室内试验研究[J];安徽建筑;2010年01期
9 陈云敏;林伟岸;詹良通;朱水元;孙雨清;;城市生活垃圾抗剪强度与填埋龄期关系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10 李丰练;;二灰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11 徐立胜;陈忠;张研;;水泥土搅拌法的室内试验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12 徐日庆;郭印;刘增永;;人工制备有机质固化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1期
13 赵拉弟;;混凝土试件质量问题与措施及等效养护龄期[J];山西科技;2008年04期
14 张恒碧;;浅析轻质填充墙砌体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科技信息;2009年23期
15 刘辉;陈栋梁;杨建贵;;汉中粉土水泥土的工程性能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10期
16 韩重庆,冯健,吕志涛;大面积混凝土梁板结构温度应力分析的徐变应力折减系数法[J];工程力学;2003年01期
17 任治章;考虑徐变和卸载影响时钢筋砼柱最大配筋率的探讨[J];力学与实践;1997年04期
18 饶毅刚;;赤水大桥加固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5期
19 陈冠桦;郭继业;贾宁;杜镔;丁作常;;公路旧桥的加固设计及其静动载试验研究[J];贵州科学;2007年S1期
20 姜朔;;路桥预应力加固技术探析[J];科技资讯;2008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智海;钱春香;钱桂枫;孟凡利;程飞;高祥彪;庄园;;沪杭高铁特大桥主梁混凝土徐变性能研究[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七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孙海林;叶列平;丁建彤;;混凝土徐变计算分析方法[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姬慧;;大面积混凝土结构温度及收缩裂缝控制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4 员燕文;孔凤阁;;临江电站RCC的试验研究[A];96’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5 战启芳;;钢管混凝土构件徐变的研究与处理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6 黄鹏飞;包亦望;姚燕;;掺Ⅱ级粉煤灰砂浆的常温弯曲徐变应力门槛值的计算分析[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7 慕玉坤;牛宏;张连锋;刘清春;;正交异性双向板桥加固设计[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范新海;郑建军;刘瑛;;CFRP在某新建框架住宅楼改造加固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廖新军;陈宏;陈春平;刘正元;陆祥生;;某门式刚架轻钢结构厂房的加固设计[A];钢结构工程研究(四)——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永刚;韩国杰;李全怀;阴存欣;;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测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时变性能及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俊;折线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徐磊;钢管自应力免振混凝土轴压柱设计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王卫锋;PC斜拉桥的施工监测[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5 周耀;地铁车站结构健康监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胡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徐变效应分析[D];中南大学;2003年
7 周建民;考虑时间因素的混凝土结构分析方法[D];同济大学;2006年
8 李飞;混凝土早期约束应力发展与松弛过程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9 夏心红;高层混合结构施工过程影响与动力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郑晓芬;超长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结构温度收缩裂缝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汉一;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徐变效应及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许康;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威;徐变对混凝土连续梁桥状态的影响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4 赵静超;折线先张及曲线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周攀;隧道型钢钢架喷混凝土支护安全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晶;钢管粉煤灰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徐变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胜军;大跨拱与刚构桥的组合有限元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8 王艳;自应力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承载力的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9 吴炎平;养护温度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拉伸徐变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杨小兵;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玉华 通讯员 薛学轩 王正卿;四川地震受损房屋修复、加固设计收费标准出台[N];中国建设报;2008年
2 全心;正确面对老龄期[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3 郝寅祥;“加拿大原住民的杰作:加拿大文明博物馆珍藏展”支撑加固设计的启示[N];中国文物报;2008年
4 傅绘;宝宝学才艺的最佳年龄[N];保健时报;2005年
5 主皓 张永航 本报记者 韩忠智;各级关注“两高期”[N];中国老年报;2004年
6 方圆;大龄介壳虫难治[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7 胡辉;养蚕添喂豆浆、激素、水可增产[N];云南科技报;2007年
8 见习记者 郭熠;新区多措并举构筑安全校园[N];滨海时报;2010年
9 谢继抗;粉喷桩桩体质量检测方法探讨[N];建筑时报;2006年
10 见习记者 郭熠;新区校园安防扎实 值得全国推广[N];滨海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