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跨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及抗风设计研究

刘娟  
【摘要】:大跨屋盖结构一般是大型机场、车站或体育馆建筑的首选形式,而这类结构通常具有柔度大、阻尼小、质量轻等特点,风荷载成为作用在结构上的主要控制荷载,如何更精确的计算风荷载成为主导结构是否安全的最重要指标。由于大跨屋盖的结构形式不完全相同,规范中并没有统一的计算方法来确定其风荷载数值,而提供的体形系数和风振系数还不能囊括所有的大跨形式,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的大跨结构做深入的抗风分析和研究。 本文结合青岛火车站站房屋盖的大跨结构形式,运用其刚性模型进行风洞试验,并建立有限元模型,从风压分布特性分析、风振系数的确定、静风荷载的加载等方面讨论结构对风荷载的响应,进而讨论结构的安全性。 本文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屋盖上不同分区的测点平均风压系数和脉动风压系数的分布情况,并选取典型测点进行分析,进而总结风压分布规律,得出了有关大跨度屋盖结构表面风压分布的一些具有共性的规律,得出各分区风压系数。 本文第三章讨论了风致响应的计算方法。由风洞试验中得到的测点风压系数时程,经过一系列转换和修正,得到节点的脉动风荷载时程,通过对结构的前十阶振型的分析,讨论分区风振系数的取值,并最终得到屋盖整体的统一的风振系数。 第四章分析了屋盖结构的静风响应,选取作用在结构上的两种不同的荷载,由前两章的数据经过比较和筛选,最确定结构上每榀组合钢在自重作用下和在自重与静风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筛选最大应力和变形处与规范相关数值比较,最终确定结构的安全性。 最后,对进一步的结构设计和分析提出建议,本文所得结论对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有参考意义,可作为相似结构设计的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宏男;伊廷华;;大连市贝壳博物馆表面风压分布特性风洞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7年S1期
2 滑林;;方形高层建筑对大跨屋盖结构的静风干扰效应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02期
3 顾明,杨伟,傅钦华,周建龙;上海铁路南站屋盖结构平均风荷载的数值模拟[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孙晓颖;林斌;吴晓蓉;武岳;沈世钊;;数值风洞在大跨屋盖结构风荷载确定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08年10期
5 武文斐,符永正,李义科;高层建筑表面风压分布规律的数值计算与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1997年01期
6 李秋胜;陈伏彬;傅继阳;谢壮宁;;大跨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的试验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7 胡晓依;杨飞;邓洪洲;;开洞建筑风压分布特性风洞试验研究[J];结构工程师;2008年03期
8 钱锡汇;邹明华;胡晓依;邓洪洲;;建筑间夹缝立面风压分布特性风洞试验研究[J];浙江建筑;2009年02期
9 李庆祥;孙炳楠;沈国辉;翟林海;;湖州大剧院屋盖及幕墙的风荷载分布特性[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10 钱雪松;胡兆同;艾永明;李加武;;大跨屋盖结构风压分布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11 顾明;叶丰;;超高层建筑风压的幅值特性[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2 董伟智;张熙颖;;基于ANSYS的大跨屋盖结构风振响应分析[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3 王国砚,黄本才,林颖儒,徐晓明;基于CQC方法的大跨屋盖结构随机风振响应计算[J];空间结构;2003年04期
14 吴太成;杨仕超;李庆祥;;大跨屋盖结构的测压试验研究和风振系数计算分析[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8年01期
15 王根伟;杨军平;马江波;王经国;;高层建筑对大跨屋盖结构的静风干扰效应研究[J];科技风;2010年15期
16 金新阳;杨易;盛平;沈婷;唐意;金海;;新广州火车站大跨屋盖结构风荷载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J];建筑结构;2009年12期
17 ;大跨FRP编织网屋盖结构[J];国外塑料;2010年11期
18 张增军;王博;许谋奎;;大跨屋盖结构刚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J];河南科学;2010年01期
19 叶继红;侯信真;;大跨屋盖脉动风压的非高斯特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0年07期
20 傅继阳,谢壮宁,倪振华;大跨屋盖结构风压分布特性的模糊神经网络预测[J];建筑结构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新阳;盛平;沈婷;姜子强;唐意;杨伟;金海;;新广州火车站风工程研究——风荷载的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叶继红;侯信真;;大跨屋盖脉动风压的非高斯特性[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9年
3 吴迪;张建胜;武岳;;考虑多目标的约束等效静风荷载分析方法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9年
4 赵雅丽;顾明;全涌;黄鹏;;典型双坡屋面的风压分布[A];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20周年庆典会议研究短文集[C];2009年
5 王平山;楼文娟;孙柄楠;唐锦春;曹立勇;胡凌华;陈宗麟;;杭州市铁路新客站站房大楼表面风压分布风洞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6 陈水福;刘继生;孙炳楠;;大跨度屋盖表面风压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龚光彩;李红祥;;建筑风压模拟在自然通风中的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8 鄂玉良;谢壮宁;段旻;;典型群体低矮建筑的风压分布特征[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汪小娣;楼文娟;;内幕墙开孔时双层幕墙风压分布和风荷载取值[A];第十四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李宏海;欧进萍;;下击暴流作用下建筑物表面风压分布模拟[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学;大跨屋盖结构风振响应和等效静力风荷载关键性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孙瑛;大跨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赵若红;复杂体型大跨屋盖风致振动的风洞试验与实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裴永忠;大跨度机库屋盖结构的风荷载及风振响应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5 陈波;大跨屋盖结构等效静风荷载精细化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方江生;复杂大跨度屋盖结构的风荷载特性及抗风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关海涛;大跨锥面拱壳预应力钢屋盖结构地震反应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8 胡尚瑜;台风作用下低矮房屋风荷载现场实测和风洞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潘峰;大跨度屋盖结构随机风致振动响应精细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王健;互插式连栋温室优化设计与通风试验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娟;大跨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及抗风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丁静鹄;大跨屋盖结构风振分析及等效静风荷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郝朝东;非高斯风压时程峰值因子[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马江波;周边双塔对大跨空间结构的风荷载干扰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傅继阳;大跨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及其气动抗风措施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2年
6 李恒;建筑结构风效应风洞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付以贤;国家体育场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王志坤;块Lanczos法及其在大跨屋盖风致响应分析中的应用[D];汕头大学;2007年
9 李超;基于舒适度与安全性的大型柔性结构抗风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陈胜;重庆天成大厦风洞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介山;机立窑窑型结构改进[N];中国建材报;2009年
2 本报通讯员 王美娜;气象“守护”厦门港[N];中国气象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