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考虑土拱效应的桃园至巴中高速公路K103~920~K104+300段边坡桩板墙设计方法

高翔  
【摘要】:作为斜坡支护措施中一个重要手段,桩板墙在交通工程领域,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滑坡治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工程界并未形成较为成熟和统一的设计方法,实际工程设计多依赖于设计单位甚至是设计人员的工程经验。究其原因,主要是该类措施间力的分配机理尚不清晰,例如桩与板间的受力分配机制及其计算方法,板上土压力的计算方法,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根据实际工程桃园至巴中高速公路K103+920-K104+300段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该斜坡的稳定性及计算出了滑坡推力的大小;引入土拱到桩板墙的桩间距的设计计算中,在考虑土拱效应的情况下计算桩板墙桩的内力和钢筋面积,为桩板墙结构设计提供基础;分析讨论了桩间土拱与挡土板的受力关系,采用基于土拱效应的库仑土压力理论推算出挡土板上土压力的计算方法,优化挡土板设计。 本文首先分析了桩板墙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其桩间土拱效应的研究现状。然后详细介绍了K103+920-K104+300段工点的工程地质情况,讨论了该段边坡与桃巴高速公路的影响关系,通过对该边坡稳定性分析,提出了抗滑桩板墙的设计方案。接着在考虑土拱效应的情况下进行桩板墙设计,分析讨论了基于土拱效应的桩板墙桩间距的计算方法,进而代入桩板墙桩身内力计算中,再就是分析了考虑土拱效应时,桩间挡土板上的主动土压力大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魏业清;张林洪;;考虑土拱效应的桩板墙挡板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21期
2 秦立科;王晓谋;李云璋;;基于水平土拱效应的桩间挡土板土压力计算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9年02期
3 夏建家;;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土压力分布试验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1年02期
4 魏甲儒;;超前桩复合土钉支护研究[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5 姚成志;李亮;杨小礼;;基于土拱效应的抗滑桩合理桩间距讨论[J];路基工程;2006年06期
6 黄新文;;桩后土拱与桩间土拱联合作用探讨[J];四川建筑;2006年06期
7 张军发;刘永安;;抗滑桩中土拱效应问题的数值分析[J];科技资讯;2008年01期
8 张军发;刘永安;;抗滑桩中土拱效应问题的数值分析[J];科技资讯;2008年02期
9 杨令强;孙春阳;杨克坤;;抗滑桩与土相互作用分析与优化设计[J];岩土工程界;2008年07期
10 郭院成;郭呈祥;叶永峰;;基于水平土拱效应的排桩支护结构合理桩间距的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11 费康;刘汉龙;;桩承式加筋路堤设计理论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年04期
12 覃正刚;;考虑土拱效应的桩参数取值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12期
13 赵景锋;方胜;;桩承式路堤考虑筋材作用桩土应力比分析[J];路基工程;2011年04期
14 蒋楚生;;路肩(堤)式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柔性支挡结构的土压力分布新探索[J];铁道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15 鲁长亮,黄生文,朱树彬;桩承土工加筋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及其优化设计[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5期
16 陈娟;吴西臣;;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确定[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年03期
17 应宏伟;蒋波;谢康和;;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18 王卓娟;李孝平;;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灾害与防治工程;2007年01期
19 贾致荣;谭炜;;桩承路堤土拱效应现场试验与分析[J];工程勘察;2008年06期
20 王玉平;;全埋式抗滑桩最大桩间距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登亮;孙强;李厚恩;史哲;;基坑工程中土拱效应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卢坤林;胡成;杨扬;;同时考虑位移影响和土拱效应的土压力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徐东;周顺华;王炳龙;;粘土拱效应离心模型试验[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童广勤;苏爱军;冯明权;;基于土拱效应的桩板式挡土墙的挡土板结构设计[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5 张建勋;陈福全;简洪钰;;被动桩中土拱效应问题的数值分析[A];首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加瑞;朱伟;钟小春;;砂土拱效应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张云军;宰金珉;王旭东;;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桩土拱效应探讨[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8 加瑞;朱伟;钟小春;;砂土拱效应的挡板下落试验及机理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余闯;刘松玉;潘林有;;桩承式加筋路堤中筋材力学性状分析[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10 邹新军;杨眉;;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土拱效应分析[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芳;预应力锚拉桩三维土拱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蒋楚生;路堤(肩)式预应力锚索桩板墙结构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强小俊;桩承地基路堤荷载传递机理的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4 蒋波;挡土结构土拱效应及土压力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曹卫平;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及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陈志军;路堤荷载下沉管灌注筒桩复合地基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刘静;基于桩土共同作用下的抗滑桩的计算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李长冬;抗滑桩与滑坡体相互作用机理及其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9 杨明;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抗滑加固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杨宇;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翔;考虑土拱效应的桃园至巴中高速公路K103~920~K104+300段边坡桩板墙设计方法[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朱春明;模拟月壤土拱效应试验研究与三维离散元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段平;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的机理研究及数值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曹胜涛;土拱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5 黄孝敏;闭合型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土拱效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樊友全;悬臂桩土拱效应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王寒冰;桩网复合地基土拱效应及土工格栅加筋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江罗成;基于土拱效应的双排抗滑桩内力与位移计算方法及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胡润忠;桩网结构支承路堤土拱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范付松;堆积层滑坡抗滑桩土拱效应数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登明 帖渲;为了早日“通康”[N];经理日报;2004年
2 记者戴军武 通讯员 何政权;为洛张铁路筑铜墙铁壁[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3 刘明亮 李春和 阎奋勤;汾离高速路基国庆贯通[N];山西日报;2004年
4 记者郑劲松;两千万元阻住滑坡[N];中国环境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王正端;锁住滑坡体:抢在156米蓄水之前[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6 通讯员 桑胜文 蒋双 记者 张荣文;溪洛渡对外专用公路贯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7 吴伯昆 特约记者  杨波;穷村迈上致富路[N];自贡日报;2006年
8 特约记者  兰泉;农综项目建设进展顺利[N];自贡日报;2006年
9 黄粟江峰 达兴文 特约记者 程明;把“金土地”变成“金饭碗”[N];自贡日报;2007年
10 王立武;曾正贤;为了中国铁路的大提速[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