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领域中多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当前,企事业单位中的各个部门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并依据各自的数据特点和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的方式管理数据。这导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重复冗余,很难做到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研究数据集成技术。而多数信息集成技术只是从上层应用的角度实现了信息集成,无法解决整个数据体系的融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数据共享。多数据库系统技术已经成为解决异构数据源之间信息集成的有效措施。多数据库系统技术针对那些异构的、分布的、已存在的多个局部数据库系统,在不需要对局部数据库做大量改变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了统一的多数据库环境,包括统一的数据类型定义、查询语言、数据访问方法等。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是集成并访问铁路领域中各专业的数据,支持各专业的上层应用。实现上述功能需解决两个问题:(1)专业数据存储于异构数据源中,包括不同类型的商业数据库、表单或文件系统,如何利用多数据库技术去整合集成异构的数据源问题。(2)集成后的同质多数据库系统如何保持源和目标端数据的一致性问题。
本论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实现了一个同质多数据库系统。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首先研究了异构数据库的集成方案,设计了同质多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构建同质多数据库系统;针对不同数据源采取不同的集成策略,为各专业设计实现了同质多数据库访问接口;在数据一致性维护方面,针对异构数据源的特点,分别设计了针对结构化数据间、非结构化与结构化数据间的同步更新方案。
最后,本论文对所实现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做工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
|
|
1 |
李贵;尹朝万;郑怀远;;大规模多数据库系统的互操作机制[J];计算机科学;1998年01期 |
2 |
石祥滨;张斌;于戈;郑怀远;;多数据库系统中的查询处理[J];计算机科学;1998年02期 |
3 |
李邦庆,马玉兰,夏桂梅;实现PB应用程序多数据库系统配置功能[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22期 |
4 |
丁明;;多数据库系统的访问控制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1期 |
5 |
董少英;;基于COM/DCOM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6期 |
6 |
郭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设计中的问题[J];计算机科学;1994年02期 |
7 |
张斌;石祥斌;郑怀远;;面向对象的多数据库技术[J];计算机科学;1996年05期 |
8 |
盛步云;陈海燕;刘海勇;;多数据库模型及其在ASP平台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07年05期 |
9 |
张跃进;;COM/DCOM集成的多数据库系统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10 |
陶昕;谢昕;;基于COM/DCOM集成的多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11年06期 |
11 |
黄璇;数据库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5年05期 |
12 |
石祥滨;张斌;于戈;郑怀远;;基于CORBA的多数据库系统[J];计算机科学;1997年05期 |
13 |
彭胜峰;刘德刚;杜家兴;赵希国;;基于多数据库系统技术的装备保障数据集成研究[J];国防科技;2008年04期 |
14 |
王兆青,李建华,诸鸿文,顾尚杰;支持CSCW的多数据库技术[J];通信技术;1998年01期 |
15 |
肖明;胡金柱;肖毅;;基于CORBA的多数据库系统互操作技术[J];计算机科学;1999年11期 |
16 |
Mudar Sarem,李瑞轩,卢正鼎,陈传波;Panorama多数据库原型系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12期 |
17 |
李瑞轩,卢正鼎,吴炜,文珠穆;一种多自治域层次互操作模型的系统框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7期 |
18 |
俞为民;;FTP服务器作为多点同步更新源[J];微电脑世界;2010年07期 |
19 |
张斌,石祥斌,郑怀远,黄中庸;面向对象多数据库系统的模式集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
20 |
胡镜林;魏宏;;数据集成技术初探[J];科技广场;2009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