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预制混凝土格构锚固体系的设计方法研究

刘华  
【摘要】:本文以广州某车辆段土建工程中高边坡的加固施工为背景,对PC格构梁加锚索的锚固机理,PC格构梁的截面设计方法及配筋计算。对梁体受锚固力的作用和边坡的加固过程都进行了仿真分析,将格构梁、锚索与坡体的相互作用应力状态开展了研究。同时结合工程中出现的现浇梁体受弯破坏甚至框架整体的滑动破坏机理展开了研究;并探讨了相关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梁体的弯矩分布、滑动面及锚固长度的确定等。为了避免现浇梁的跨中弯矩过大,采用预制格构梁则可以避免跨中出现过大的弯矩。并且还能减小梁体截面积,并减少钢筋用量。预制格构梁是用于永久性工程中的,在某先特殊情况下需要拆除时,梁体能够再次利用,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对格构梁的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简单比较。(2)预制格构梁的锚固受力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了施加锚固力后梁体的挠度、应力;基于梁体的最大锚固力,计算梁体的预应力配筋,并进行裂缝宽度验算,最后得到一组不同锚固承载力的格构梁配筋及尺寸表。(3)研究了坡体安全系数的4种计算方法,及推导了利用Bishop法推导坡体锚固荷载的计算方法。对锚索的锚固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锚固长度的临界值。研究结果为预制锚索格构梁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4)针对广州某车辆段的边坡治理工程,提出了详细的整体设计方案,运用通用岩土分析软件FLAC3D软件对方案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加固后的稳定系数。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建国;;预锚格构体系中不同锚固角的仿真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8期
2 王志俭;宁万辉;赵家成;;锚杆格构系统格构梁内力计算方法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谢连城;宋振熊;;关于隧道格构梁支撑的强度和稳定计算[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4 何健;李建国;;预锚格构体系中不同锚固间距的仿真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07年12期
5 蔡培;李建国;;预锚格构体系中不同锚固间距的仿真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08年08期
6 徐小华;;格构梁与锚索注浆复合结构在加固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9年05期
7 宁万辉;王志俭;罗先启;张振华;;滑坡治理中格构梁内力矩阵分析法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05期
8 王志俭;万诚;赵家成;;格构梁刚度及地基变形模量对格构梁弯矩的影响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9 许英姿,唐辉明;滑坡治理中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受力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2年03期
10 张霞;时伟;;考虑锚杆切向拉力作用的格构梁内力计算与数值模拟[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11 袁方;王全才;;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受力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1年01期
12 唐辉明,许英姿,程新生;滑坡治理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格构梁设计理论研究[J];岩土力学;2004年11期
13 吴礼舟,胡瑞林,黄润秋,熊野生,宋继红,李志清;护坡格构与坡面相互作用的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2期
14 郭绪华;胡祥胜;黄久华;;黄土坡滑坡与塌岸工程锚杆格构砌石护坡设计与施工[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6年08期
15 王志俭;宁万辉;赵家成;;锚杆格构梁支护中格构梁最优悬臂长度讨论[J];人民长江;2011年03期
16 刘进学;;锚喷+锚杆格构支护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2年19期
17 刘晶晶;赵其华;张文居;彭盛恩;周勇;于宇;;多节点加载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室内模型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2期
18 王娟娟;邓军涛;何红前;;预应力锚杆格构梁内力计算研究[J];岩土工程界;2008年03期
19 李海民;钟瑞辉;刘璇;;锚索框架梁中格构梁的内力计算方法研究[J];预应力技术;2006年04期
20 秦新义;朱大鹏;施忠然;;预应力锚索格构梁的设计及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志强;姜朋明;梅岭;;基于变形协调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格构梁联合加固边坡稳定性分析[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2 许英姿;桂树强;;格构梁在软岩边坡治理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会壮;周明杰;;论滑坡治理中格构锚杆工程质量监理与检验[A];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论文集[C];2005年
4 许英姿;;滑坡治理中格构锚固结构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朱彦鹏;李京榜;叶帅华;张强;;基于锚索格构梁支护结构的高边坡健康监测研究与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6 许英姿;姚海林;唐辉明;;格构锚固结构加固边坡的机理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志刚;北京双大路碎裂岩质滑坡灾变机理及控制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璐;预应力格构锚固体系模拟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黄毓挺;格构锚杆支护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刘华;预制混凝土格构锚固体系的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海建;深基坑桩—格构—锚索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李立;混凝土格构锚固支护体系中格构梁的受力机理与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马立博;喷锚支护格构梁计算方法研究及三维有限元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08年
7 张霞;预应力锚杆格构梁的改进计算方法研究及优化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怀志;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受力分析[D];贵州大学;2009年
9 马迎娟;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复合结构的模型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李群;格构梁双参数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