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双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那些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项重要保障。为更好的与世界接轨,教育必须走向国际化,双语教学走进高校成为教育发展必然。结合课程特点,双语教学走进高校体育课堂,由于双语教学是一项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材建设、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各校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急需解决。查阅文献发现,对体育双语教学的研究,多以现状调查、教学模式的研究为主,教学方法的研究处在理论层面上,教学实验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选取情境教学法在高校体育双语教学中进行实验研究,探究情境教学法在体育双语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为体育双语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教学实验方法,首先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情景模式设计途径、教学特点、教学原则内容进行理论分析,以此基础对情境教学法在体育双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进行整体和具体方案设计,选取西南交大犀浦校区2013级两个太极拳双语教学班进行为期12周教学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情境教学法在普通高校公体双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分析,梳理了情境教学法应用在公共体育双语教学中的理论依据;根据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结合课程特点,设计出以情境创设、情境体验、指导讲授、学生学练、总结评价、教学反馈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整体方案;根据情境教学特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原则等理论设计出第二语言、教学环境、攻防情境为主的具体方案。2、实验结果表明:体能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高、体重并没有明显差异,肺活量、台阶测试、立定跳远及握力指标上出现了统计学差异,实验前后实验班身体素质指标也有所提高,表明情境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具有积极的意义。认知指标:实验班学生在体育动机兴趣、注意力水平、学习态度方面要优于对照班学生,P值分别为0.050、0.044、0.039(P0.05)。说明实验班设计和应用的情境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水平: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课堂英语听说能力上呈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35、0.021,均小于0.05。说明情境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对第二语言的掌握能力起到显著作用。技能指标:实验班、对照班太极拳套路演练成绩呈显著性差异P0.05,太极拳套路演练遗忘程度呈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情境教学法对于学生提高太极拳的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建议:1、教师应加强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创新,重视双语教学,加强对双语教学理论以及实践方面的研究。2、情境教学法引入体育双语教学要注意结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场地情况等综合因素进行情境创设。3、在不同教学环节、教学阶段正确把握运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要结合教学内容,并受到教学目标、教学规模、教学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制约,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研究限制与后续研究在本次情境教学法的实验设计下,也存在着一定的研究限制,例如在对照组通过传统教学模式的训练,在各项能力上也有所提高,也就是说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中后的成绩中,因包含了一部分学生能力自然成长的因素,这部分因素被忽略。公共体育双语教学的研究内容广泛,还有许多内容需要更多的实验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就本文的研究,后续需要加强情境教学法、公共体育双语教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探究并设计更多的教学情境,进一步完善、丰富教学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