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移动机器人系统实现与编队控制
【摘要】:多机器人系统相对单机器人具有系统性能稳定、自组织性好等优势,可以完成单机器人无法完成的复杂任务,并且提高工作的效率。为了增强编队系统执行任务的能力,增强编队系统的鲁棒性,多机器人内部各个机器人之间的结构常常是不一样的。在多机器人中,编队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为了研究多机器人的混合结构编队控制问题,研发了一台车式移动机器人,并与购置的两台差动移动机器人组成编队系统。为了提高车式移动机器人的机动性,选用高性能车架,配置了由编码器、超声波传感器、GPS、IMU(惯性测量单元)、激光雷达、摄像头等构成的传感器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以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底层感知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和以车载计算机为核心的上层算法决策系统。在Ubuntu操作系统和ROS(机器人操作系统)软件框架下,实现了移动机器人内部以及移动机器人之间的相互通信,实现了基于GPS和IMU的定位导航系统,设计开发了基于游戏手柄的移动机器人远程操作功能。分析了差动和车式两种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建立了以领航跟随者为结构的编队系统运动学模型。使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了三角形编队控制器,并将该控制器应用到混合编队系统中实现三角形编队。通过软件仿真和硬件实验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课题所设计实现的车式移动机器人可用于工业巡检、移动装配、智能汽车等领域,所实现的硬件实验平台可用于多机器人其它问题的研究。
|
|
|
|
1 |
胡终须,胡跃明,毛宗源;基于非完整移动机器人动态模型的鲁棒输出跟踪[J];控制与决策;2000年05期 |
2 |
俞竹青,那须康雄;超声波网络导航中移动机器人的位置计算[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2年03期 |
3 |
唐钟,李磊民,吴坚;合作围捕移动机器人小队的队形控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4 |
徐潼,唐振民;动态环境中的移动机器人避碰规划研究[J];机器人;2003年02期 |
5 |
李庆忠,顾伟康;移动机器人道路图像的快速分割方法[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
6 |
孟宪松,张铭钧;一种基于行为效用理论的多移动机器人编队协调方法[J];机器人;2003年06期 |
7 |
张文志,吕恬生,王乐天;进化学习模糊规则实现移动机器人的自适应导航[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8 |
蔡自兴,邹小兵;移动机器人环境认知理论与技术的研究[J];机器人;2004年01期 |
9 |
司现军,王志良;移动机器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综述[J];机电工程;2004年02期 |
10 |
吕永刚,谢存禧;移动机器人的导航与路径规划的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04年01期 |
11 |
毛小锋,曹志强,谭民,黄琳;多移动机器人圆形队列形成算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4期 |
12 |
邹小兵,蔡自兴,孙国荣;基于变结构的移动机器人侧向控制器的设计[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3 |
苏治宝,陆际联,童亮;一种多移动机器人协作围捕策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14 |
彭生祥,李凯;多移动机器人编队行进中的行为分解[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15 |
黄春艳,杨国胜,侯艳丽;移动机器人门牌号识别算法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6 |
王栋耀,马旭东,戴先中;基于声纳的移动机器人沿墙导航控制[J];机器人;2004年04期 |
17 |
乔凤斌,杨汝清;非确定环境下移动机器人多传感器系统及信息处理(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4年03期 |
18 |
邹小兵,蔡自兴;非完整移动机器人道路跟踪控制器设计及应用[J];控制与决策;2004年03期 |
19 |
陈永刚,王富东;一种实用的移动机器人及其路径规划策略[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年05期 |
20 |
陈军,邓宗全,姜生元,孙东昌;管内移动机器人中的转向机构设计技术[J];机械设计;2004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