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物流产业竞争力成长分析与深圳实践研究

韩立清  
【摘要】:首先本文提出物流产业竞争力是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物流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物流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综合优势,包括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持续优势,并建立了一个包含“物流需求竞争力、物流要素竞争力、物流创新竞争力和物流持续竞争力”四个要素在内的物流产业竞争力绩效评价模型。鉴于物流产业竞争力相关因素很多、各个因素分属不同层次且具有强烈的模糊特性,因此本文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结合灰色评价和专家打分法,提出了物流产业竞争力绩效评价计算方法。在物流产业竞争力绩效评价模型基础上,本文增加了物流产业竞争力成长的驱动因素和成长路径,建立了一个基于需求诱致、要素驱动、创新推动、持续发展四个成长路径在内的物流产业竞争力成长分析模型,对该分析模型一般性解释是:物流产业竞争力的成长受到需求、要素、创新、持续发展等四方面因素的驱动。需求诱致是指经济发展会相应地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物流需求,从而要求有新的物流组织形式出现,拉动物流业发展,其实质是经济发展诱致物流需求从而拉动物流业发展,进而提升物流产业竞争力;要素驱动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指物流产业基于要素环境的比较优势而显现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是指作为物流产业构成要素的企业,不仅受到潜在物流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更为直接地是受到市场中相对要素价格变化的作用,企业往往会根据市场中相对要素价格的变化,做出有利于节约相对高价格要素的变迁方向选择,从而提高物流产业的竞争优势;“创新”的本质是对生产体系中的相关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与优化,创新推动是指区域物流产业通过创新实现共同价值链增值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成长过程;持续发展是物流产业竞争力的最终成长路径,即物流产业由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持续优势的递进和升级。同时,对需求诱致、要素驱动、创新推动、持续发展四个成长路径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和分析。最后本文以深圳市物流产业为实证,从需求诱致、要素驱动、创新推动、持续发展四个成长路径,定量分析和定性归纳相结合,总结分析了深圳在不同发展阶段物流产业竞争力成长的路径和驱动因素,对上述观点进行了实证检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扬;;物流产业,流向何方?[J];新经济;2001年06期
2 孙志伟,王琦;论煤炭企业物流的系统优化[J];煤炭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3 范学兵 ,王勇;数码时代的物流概念第四方物流[J];网际商务;2001年18期
4 王涛;;感受物流之春——2000年中国物流回眸[J];中国公路(交通信息产业);2001年01期
5 高霞;企业物流信息化与信息技术的支持[J];商场现代化;2002年09期
6 ;信息时代下的现代物流业[J];华东科技;2002年09期
7 李波;中国物流企业,拿什么拯救你?[J];数字财富;2002年07期
8 翟宁;;“物流通”吃定物流[J];科技智囊;2002年06期
9 ;本期话题:物流经理到底是什么?做什么?[J];物流技术;2003年04期
10 张鹏;第四方物流风起云涌[J];电子商务;2003年10期
11 ;中日韩联手打造物流领域权威交流会[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年03期
12 ;物流书屋[J];物流技术;2004年06期
13 陆江;抓好资源整合 发展现代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年14期
14 孟鑫;治超:物流变革在路上[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年14期
15 ;物流书屋[J];物流技术;2004年07期
16 ;物流书屋[J];物流技术;2004年08期
17 耿健;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动因及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年16期
18 张珊心;;物流经理的诱惑[J];大众理财顾问;2004年06期
19 王嘉备;;物流人才如何挖掘物流业“金矿”[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年22期
20 洪锋;;物流巨展首次移师中国[J];华商;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恩涛;张明;;物流企业核心能力有待升级[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物流:寻求突破与变革——番禺“物流技术与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记实[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3 陆江;;抓好资源整合 发展现代物流[A];第二次全国城市物流园区(基地、中心)交流研讨会暨第八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代表手册[C];2004年
4 ;沃尔玛国际物流经理考察招商局物流[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5 宋洋;;“十二五”期间实践型物流人才“输入+孵化+二次输出”优化区域城市配套功能对策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6 刘兵;;到了三月,再看看今年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前景[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7 ;企业物流的目标[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8 ;TNT惠普物流服务案例分析[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74期—84期(2005年)[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保峰;物流服务能力的系统化认知与战略性获取[D];同济大学;2006年
2 周敏;医药共同物流管理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3 韩立清;物流产业竞争力成长分析与深圳实践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侯汉平;多重复合适应性X方物流形成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蹇令香;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业成本控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邦;粤港物流融合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祝丽;新型电煤物流系统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汤永辉;中国物流发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王章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物流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5 廖佳;中美物流比较及其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启示[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6 邹贵武;3S技术在集成物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李国剑;物流行业的培训策略[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张西云;L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9 陈霞;中国物流企业分类与分级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2年
10 季航;物流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园子;中国物流需要何种人才[N];中国水运报;2003年
2 朱承志;关注中国物流发展的瓶颈[N];中国水运报;2004年
3 ;北京物流人才缺口20万[N];市场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张建宁 霍丽洁;莱太鲜花物流遭遇是非[N];中国花卉报;2003年
5 柴营辉;突破物流瓶颈[N];中国经营报;2002年
6 愈林 秋艳;降低物流成本功夫在诗外[N];中国商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徐园;物流业呼唤高级人才[N];浙江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寅娜;物流高端人才市场亟待解“渴”[N];中国水运报;2006年
9 王亮;中国物流芸芸众生之巧妇[N];国际商报;2006年
10 栾国鍌;破解物流经理“百万年薪”的神话[N];国际商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