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家坪1号大桥双壁高墩连续刚构快速施工技术
【摘要】:
在高墩及连续刚构桥梁施工中,由于研制了滑模、爬模、翻模及移动式挂蓝等模板系统,桥梁施工技术不断提高,促进了桥梁技术的发展,新的桥梁型式得到应用。但高墩施工模板还不够完善,桥墩及连续刚构梁部线形控制停留在一般桥梁的控制方法上。本文针对内昆铁路重点工程乌家坪1号大桥工期紧迫及双肢薄壁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的特点,通过对双肢薄壁高墩施工技术、部分预应力横联施工技术、墩梁结合部施工技术及梁部悬臂灌筑施工技术的研究,达到完全实现设计意图,快速、优质、高效建成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77m高墩双肢薄壁墩身采用液压外爬式(也可称为顶杆外置式)翻模系统施工创新技术,将工作平台液压支承系统设计为外置式支承,即将平台重量及施工荷载经模板系统传到已灌筑的墩身混凝土上,无须在墩身内预埋支撑顶杆或套管,解决了套管或顶杆与混凝土粘连的施工难题,简化了施工工艺,省工省料而且能够保证墩身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安全。
二、该桥3#、4#主墩每墩设两道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横联;墩梁结合部的0#段结构复杂、混凝土量大。横联及0#段一次性整体灌筑技术的研究应用,成功地解决了传统施工工艺中施工缝较多及支承系统下沉导致梁体开裂等技术难题。
三、在传统模板的基础上,优化设计制作了移动式菱形挂蓝,总结完善了悬臂灌筑工艺。
四、研究采用先进的施工监控、监测技术,保证了桥梁良好的线形和较高的施工精度。
以上技术的综合应用,有效的节省了资金,节约了工期,为工程质量、进度和施工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该成果对同类型桥梁和高耸建筑物的施工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
|
|
|
1 |
马祖桥;;高墩连续刚构墩身温度荷载模式研究[J];中外公路;2008年04期 |
2 |
王金峰,刘斌;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结构特点及施工控制[J];中国港湾建设;2005年03期 |
3 |
白浩,杨昀,赵小星;高墩大跨径弯连续刚构桥梁空间非线性稳定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5期 |
4 |
徐占军,盛兴旺,刘志军;贵阳小关大桥主桥设计要点[J];公路;2003年S1期 |
5 |
李开言,陈政清,祝志文;连续刚构桥双肢薄壁高墩风荷载研究[J];桥梁建设;2004年03期 |
6 |
颜全胜,戴公连;南昆线喜旧溪河大桥双肢薄壁高墩非线性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7 |
冯鹏程,吴游宇,罗玉科;龙潭河特大桥高墩系梁局部应力分析[J];桥梁建设;2005年02期 |
8 |
;中铁十七局超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综合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1年07期 |
9 |
姚红兵;;庙子坪岷江大桥设计及特色[J];西南公路;2003年01期 |
10 |
曾照亮;;高墩计算长度探讨[J];中外公路;2008年05期 |
11 |
祝敏方,黄萍,陈晓钜;漳龙高速公路石崆山至新祠段高架桥设计[J];公路;2002年08期 |
12 |
钱济章;占劲松;郑建新;;薄壁高墩刚构桥的地震时程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12期 |
13 |
信岩,王锐,刘卫东,齐林;三股线高架桥设计[J];东北公路;1997年01期 |
14 |
杨军;张义华;;无支架翻模施工技术在高墩桥梁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0期 |
15 |
霍航鹰;浅谈连续钢架桥[J];公路运输文摘;2003年05期 |
16 |
冯维;郭文华;;竖向地震对大跨高墩连续刚构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6年02期 |
17 |
王玲霞;;刚构桥的构造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12期 |
18 |
丘斌;小关公路特大桥主桥施工设计及合拢段设计[J];山西建筑;2003年16期 |
19 |
吴洪朗;李玉友;刘静;;高墩翻模施工钢筋安装的新技术[J];公路;2009年10期 |
20 |
郑新民;漳龙高速公路石崆山隧道进口至如山头隧道出口高架桥方案选择[J];公路交通技术;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