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隧道压力波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自由表面水波运动的波高与可压缩流体运动压力的相似关系,首次在国内建立了高速铁路隧道压力波浅水槽模拟试验装置,并进行了隧道压力波模拟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波浅水槽模拟试验装置的研制是成功的,达到了试验台设计要求,其测试结果可用来校核带隔墙结构隧道的单车压力波和会车压力波数值计算软件。
由于沉管隧道结构形式采用了特殊的管道组成方式,使得其流态和结构因素影响更为复杂,至今无现成的流动阻力实验数据可查。本文首次对列车在沉管隧道中运行时,隧道内空气流动的各种可能工况,进行了较详尽的风洞试验研究,这些试验数据可用于隧道压力波、隧道通风等隧道空气动力问题的研究与设计。
结合拟议中的南京长江沉管隧道的特点,研制了带隔墙结构的隧道压力波数值模拟软件,利用上述试验数据,检验了带隔墙结构的隧道压力波数值模拟软件的正确性。从计算结果同试验结果吻合来看,数值计算软件可用于预测复杂结构隧道压力波,并利用该软件对沉管隧道初步设计中提出的各种方案进行了数值分析,其结果为沉管隧道方案比选提供了空气动力效应优化的支持。
基于一维可压缩不等熵非定常流动模型,本文完善了不等速会车隧道压力波的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软件,首次在摆式列车与准高速列车不等速混行条件下,对单车、会车压力波动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大量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混行条件下运行速度控制和减缓压力波措施的建议。
通过分析研究隧道压力波与微气压波的形成机理和特点,明确提出了隧道压力波与微气压波的本质特征都是次声波,通过检测隧道压力波和微气压波的次声信号可评估压力波等对人体影响的新方法,并初步研制检测隧道压力波和微气压波次声信号的检测设备。
|
|
|
|
1 |
梅元贵;;高速铁路隧道压力波一维模型数值方法简介[J];隧道建设;2007年S2期 |
2 |
周朝晖;梅元贵;;隧道截面积突变时的隧道压力波边界条件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3 |
耿烽,梅元贵;流线型列车隧道单车压力波影响因素数值分析[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4 |
朱予东,赵建涛,王松岭,张强;次声压力波清灰系统在火电厂的应用[J];电力情报;1997年03期 |
5 |
王秉义;无声杀手——次声波和次声武器[J];轻兵器;2003年09期 |
6 |
清水;杀人不见血的次声武器[J];科技文萃;1994年08期 |
7 |
王霆,林学东,栾有钧;用特征线法解析二冲程发动机排气动力效应的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0年04期 |
8 |
金汝义;次声波除灰技术[J];云南电力技术;1995年04期 |
9 |
谢金来,谢照华;大气核爆炸次声监测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7年06期 |
10 |
黄其柏,王雪川,师汉民;离心通风机气动次声特性与控制的研究[J];风机技术;1997年01期 |
11 |
黄其柏,王雪川,师汉民;离心风机气动次声的试验优化控制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1997年03期 |
12 |
水田;听不见的噪声——漫谈次声的危害和利用[J];交通环保;1983年06期 |
13 |
肖峰;现场可控非致命的次声武器研究[J];兵工学报;2002年03期 |
14 |
刘杨;梅元贵;;客运专线隧道压力波数值分析中经验系数确定方法介绍[J];隧道建设;2007年S2期 |
15 |
白云
,杨劲松;次声武器——真正的无声杀手[J];轻兵器;2000年03期 |
16 |
袁章铭;夏克兴;;减小压力波振幅的措施[J];计量技术;1992年03期 |
17 |
张小兵;袁亚雄;金志明;;粒状火药床的压力波特性研究[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1995年03期 |
18 |
黄其柏,师汉民,王雪川;轴流通风机气动次声辐射特性的研究[J];风机技术;1997年03期 |
19 |
杨俭安,王政雄;压力管路中的水击现象及其影响[J];发电设备;1998年01期 |
20 |
谷嘉锦;高声强次声和低频声的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