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会诊系统研究与实现
【摘要】:远程医学(Telemedicine)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现代医学与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型医疗和医学教育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突破了医疗资源的分布以及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诸多限制,同时对有效地培育积累新的医疗资源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远程会诊是远程医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通信技术的综合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远程会诊中的最关键技术——如何在Internet上传输实时音视频流也是未来网络多媒体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结合上述背景,本文研究了实时音视频传输的关键技术。首先详细介绍了数据压缩算法H.263以及H.263算法的四个可选模式:非限制运动矢量模式;基于语法的算术编码模式;高级预测模式;PB帧模式。在对其模式分析的基础上,优化了色彩空间转换函数,采用了较优的DCT/IDCT算法和运动补偿算法。
然后详细介绍了实时网络传输协议RTP/RTCP及其数据包格式,通过对现有的RTP/RTCP控制机制的研究,采用了基于自适应控制理论的视频质量控制方法。
在对H.263算法和实时传输协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从会诊预约,会诊查询和远程会诊三个方面实现了远程会诊系统。远程客户端记录病人基本资料,进行会诊预约;中心端通过数据服务器接收病人信息后作出会诊安排,然后远程端可以查询会诊安排;会诊过程中,两端的视频采用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质量控制,有效的提高了实时音视频传输质量,远程会诊效果比较理想。
|
|
|
|
1 |
李伟;陈宏光;管智颖;;远程会诊车不能正常锁定卫星故障解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1年01期 |
2 |
冯天亮,尚文刚,梁海华,陈力;基于Internet的远程会诊实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1999年09期 |
3 |
庄严,王宏,程少平;海军远程会诊软件的设计开发[J];医疗卫生装备;2004年12期 |
4 |
王佳,王玲,高飞;浅谈影响远程会诊发展的若干因素及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03年03期 |
5 |
刘彦凯;;信息化助推新医改——记“健康快车”专家远程会诊系统[J];信息化建设;2009年06期 |
6 |
芦树鹏;;双向选择非预约远程会诊[J];医院管理论坛;2006年04期 |
7 |
;远程会诊车有望亮相奥运[J];每周电脑报;2007年28期 |
8 |
曹桂军;胡明;赵哲曦;;利用P2P技术实现低成本远程会诊的实践[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
9 |
岳晓钟;;浅析远程会诊对传统诊疗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7年06期 |
10 |
许丽萍;;前景与挑战,远程会诊系统如何再造升级?[J];通信世界;2008年23期 |
11 |
耿树巧;周希辰;翟刚毅;;雷达视频压缩方法研究[J];雷达与对抗;2010年04期 |
12 |
邱峰,安建国,郑勇;远程医学可视会诊网络系统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0年04期 |
13 |
龙建军
,吴百海;大型冶金生产线电液系统监测大数据群的实时传输研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2年05期 |
14 |
岳晓钟;;远程会诊在我院应用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年03期 |
15 |
;普利生自动显微平台技术与病理远程会诊[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
16 |
金桂秋,张可经,崔大祥;远程医疗的现状及未来应用方向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01年03期 |
17 |
李冬果,张建,郭德成,刘学宗,刘红,阎岩;远程会诊系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3年01期 |
18 |
杨友春,毛琦敏,周丽君,刘安滨,林彬;远程医疗系统与技术研究进展[J];电子工程师;1999年03期 |
19 |
马明;于翎;刘久弘;周婧;解蓓;常媛媛;尹海坡;;远程医学会诊的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医院;2009年04期 |
20 |
周丽君;王志平;顾怀敏;张丽萍;;远程医疗会诊车的应用与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2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