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型桥梁健康诊断测量若干问题的研究

朱宝训  
【摘要】:大跨度桥梁在交通荷载、风力、温度、地震等外界因素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钢筋松弛、墩台基础沉降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下,将产生几何位置、内力和应力等各种变化。为了确保设计的使用安全性和耐久性达到预期的标准,特别是大跨度桥梁这种重要的大型结构,时时了解其“健康”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桥梁空间位置变化(即结构的变形)在反映桥梁状况变化方面,是一个较综合的量,也是一个便于监测的直观量。因此,通过监测结构的变形掌握大桥的健康状况,是确保大桥安全运营的一个重要手段。大跨度桥梁健康诊断测量是采用工程测量原理、技术和方法以及特种精密工程测量技术,对桥梁主要部位的空间位置进行全方位的测量监控。 本文首先根据大跨度桥梁变形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变形量,探讨大跨度桥梁诊断测量的内容及所使用的方法,介绍了目前对桥梁结构静、动态变形监测所使用的方法,并对每种方法在桥梁监测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文中重点对大跨度桥梁(拱桥、连续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等四种桥梁结构体系)方案设计的内容(监测内容、监测点的布设方法、监测精度、监测周期及所使用的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力求监测方案达到最优,以保证在实际应用中使监测工作经济、安全、可靠。 最后,结合厦门海沧大桥健康诊断测量方案设计,对GPS RTK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针对GPS RTK 数据出于受到多路径误差、信号干扰和气象因素、电离层和对流层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异常数据的特点,本文提出对GPS RTK数据进行滤波前须剔除异常数据的观点;并以海沧大桥静、动态监测数据对海沧大桥目前的运行状态进行了分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穷;;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与测量[J];交通标准化;2011年13期
2 寇立亚;;大跨度桥梁非一致激励下的抗震数值分析评述[J];广西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曹士喜;;浅析大跨度桥梁的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1年19期
4 李闻;;大跨度桥梁施工误差预测方法[J];河南科技;2011年13期
5 张华萍;李渊;;大跨桥梁主梁涡激振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8期
6 莫利君;;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7期
7 罗振强;;大跨度桥梁挂篮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1年24期
8 葛海峰;洪芬;;心系桥梁绘彩虹——记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高宗余[J];中国勘察设计;2011年07期
9 徐洪涛;何勇;廖海黎;马存明;鲜荣;;山区峡谷大跨度桥梁桥址风场试验[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7期
10 杜林;齐同钦;曾健;张华东;;桥梁技术在重件码头设计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11年08期
11 孟凡超;陈晓东;程谦恭;龚维明;柴建峰;;黄土地区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4期
12 周伟光;吴川江;;桥梁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6期
13 胡万枝;孙红丰;;大跨刚构连续梁桥的地震响应分析[J];交通科技;2011年S1期
14 赵洋;焦红波;赵顺波;;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15 赵凯;李永乐;欧阳韦;廖海黎;;大跨度斜拉桥的静风失稳特性[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16 黄伟;;钢结构桥梁的疲劳性能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1年08期
17 刘玮;曲村;;高速铁路桥上有砟轨道轨枕选型方案研究[J];高速铁路技术;2011年03期
18 李家旺;李洪舟;;浅谈挂篮施工与控制技术[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2期
19 康高亮;;高速铁路工务运营维护与管理[J];中国铁路;2010年12期
20 李永乐;汪斌;徐幼麟;廖海黎;;侧风作用下静动态车-桥系统气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龙安;张金武;;大跨度桥梁抗风稳定性综合评价[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李明水;;大跨度桥梁的抖振响应[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3 项海帆;陈艾荣;;大跨度桥梁的抗风对策[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8年
4 葛耀君;项海帆;;大跨度桥梁风致振动控制研究[A];2004全国结构风工程实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夏哲;符欲梅;董辉;张文;陈伟民;;大跨度桥梁二维位移图像传感系统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孙炳楠;孙绍东;;大跨度桥梁全耦合颤抖风振响应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6年
7 孙利民;孙智;淡丹辉;张启伟;于刚;;我国大跨度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李士恩;;F.C.在桥梁工程的应用及其向大跨度桥梁发展的可行性[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9 汤立群;黄培彦;黄小清;;基于互联网的集中式远程实时大跨度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技术[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0 陈龙;蔡晓红;郭陆山;刘秀芬;李巍;;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振动问题[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设计与传动学会、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1)[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少钦;风及列车荷载作用下大跨度桥梁振动响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杨孟刚;磁流变阻尼器在大跨度桥梁上的减震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3 张鸣祥;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振动分析与被动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纲;基于长期静态监测数据的大型桥梁安全状态评估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史志利;大跨度桥梁多点激励地震反应分析与MR阻尼器控制[D];天津大学;2004年
6 蔡禄荣;大跨度钢桁架拱桥预拱度设置及拼装误差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马存明;流线箱型桥梁断面三维气动导纳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鲜荣;大跨度桥梁沿跨向主梁涡激振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丽;大跨度立交桥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10 刘婷婷;柔性结构风振响应及疲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宝训;大型桥梁健康诊断测量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官显金;大跨度斜拉桥的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江定宇;大跨度桥梁的精细化损伤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夏哲;大跨度桥梁变形自标定图像测量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詹昊;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施工控制仿真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杨培军;基于GPS的大跨度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吴东;多点激励下大跨度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伍星;大跨度拱桥的施工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雷挺;状态空间法分析大跨度桥梁的地震反应[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10 王雪玲;大跨径PC桥梁梁体结构下挠成因分析[D];长安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锋;李传习:提出大跨度桥梁结构计算新理论[N];中国交通报;2003年
2 庄严 韩承斌;全线最大跨度桥梁田螺特大桥合龙[N];闽东日报;2008年
3 通讯员 陈和平;干一项工程 出四项成果[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4 记者 胡敏方天 李平;吴州大桥昨正式通车[N];扬州日报;2007年
5 葛海峰 洪芬;心系桥梁绘彩虹[N];中国交通报;2011年
6 孔生;吴州大桥昨半幅合龙[N];扬州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常虹;发展之心是这样凝聚的[N];秦皇岛日报;2010年
8 中铁大桥局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项目经理 文武松;依靠科技铸造世界一流大桥[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李雪林;让桥梁在大风中巍然屹立[N];文汇报;2008年
10 李玉明;凌空舞玉带 百桥卧申城[N];中华建筑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