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子星的相对论平均场描述

张华  
【摘要】:本文从考虑了核子、超子和介子的相对论平均场出发,针对不同情况对中子星的性质进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不同超子势下,超子耦合常数对中子星的组成和状态方程的影响。对于内部每重子熵在1到2之间的刚诞生的中子星或称为前身中子星,利用温度相关的相对论平均场对其状态方程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中微子束缚效应对前中子星的状态方程、最大质量等性质的影响。由于对于非对称核物质性质的研究有助于对中子星物质的认识,考察了非对称致密热核物质的液—气相变。 在研究不同超子势下超子耦合常数对中子星性质的影响中。分别对4种不同的超子势进行了计算,计算发现,∑强排斥势和(?)的弱吸引势都将抑止超子的产生。通过对不同超子势的计算得出以下结论,∑排斥势越强,状态方程越硬。不同的超子势给出的中子星的最大质量不同,但区别较小。 在对非对称致密热核物质的相变分析中,我们发现不同于一元系统,其相变只来自密度的变化。对于非对称物质,其化学势相对于质子的含量的变化也可能引起液—气相变。这和使用非相对论方法计算的结果符合。 对于有限温度的中子星物质,我们发现熵效应对压强的改变相对于出现超子对压强的改变要小很多。这表明中子星的组成结构对状态方程和最大质量的影响要比热力学量对中子星的影响显著。 对于新诞生的中子星,或称为前中子星研究中。分别对中微子束缚效应对只有核子的前中子星和有超子的中子星的影响进行了计算。计算发现,对于只有核子的前中子星,中微子的存在使状态方程变软。当相对轻子含量为0.4时,相对于处于β平衡时,中子星最大质量减少了0.06个太阳质量。而对于有超子出现的前中子星,中微子的存在使状态方程变硬。当相对轻子含量为0.4时,相对于处于β平衡时,中子星最大质量增加了0.21个太阳质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贾焕玉,孟杰,孙宝玺,赵恩广;中子星的相对论平均场描述[J];天文学报;2002年02期
2 李俊,沈刚,G.C.Hillhouse,孟杰;中子皮厚度与中子星半径[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5年01期
3 贾焕玉,吕洪凤,孟杰;_Λ~(208)Pb的超子分布半径和中子星结构[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2年10期
4 陆埮,赵永恒,陆建隆;SN 1987 A内亚毫秒脉冲星可能是一颗老年中子星[J];科学通报;1990年01期
5 Oliver De Peyer,郝建纲;拖动时空[J];世界科学;2000年12期
6 王永久;彭秋和;;具有磁荷和磁矩的中子星的引力性质(摘要)[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1984年01期
7 吴雪君,须重明;快旋转中子星的相对论场方程的数值解[J];中国科学A辑;1996年03期
8 ;金是从哪里来的[J];科学课;2002年Z1期
9 ;科技月历[J];中国青年科技;2005年08期
10 曲钦岳,汪珍如,赵家炳;夸克-反常中子星[J];中国科学A辑;1983年02期
11 张君毅,裴寿镛;核子“直接URCA”过程发生的条件和中子星的冷却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12 谢贤;中子星被发现有强力磁场[J];飞碟探索;2003年05期
13 谢懿;;γ射线暴的一年[J];世界科学;2006年04期
14 徐仁新;;“双子”,中子与中子星——漫谈朗道与中子星[J];现代物理知识;2010年06期
15 曲钦岳;汪珍如;陆埮;罗辽复;;双星X射线源与中子星的自转减速[J];天文学报;1977年01期
16 戴子高,陆埮,彭秋和;中子星外壳层物理:Ⅰ.无磁场情形[J];天文学进展;1993年04期
17 张镇九;;中子星向夸克星发生相变的可能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18 乔国俊,徐仁新;X射线脉冲星的理论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19 曲钦岳,汪珍如,张和祺;Her X-1的硬X射线谱线[J];自然杂志;1979年11期
20 陶必友,颜骏,胡诗可,邱孝明;大统一模型与中子星温度分布的研究[J];天文学报;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沈刚;G.Hillhouse;孟杰;;中子皮厚度与中子星半径[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文德华;陈伟;刘良钢;;两种计算旋转中子星的性质方法的比较[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杨芳;申虹;;中子星物质的强子-夸克相变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张丰收;李文飞;;中子星静态性质的理论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岳鹏;申虹;;强磁场环境下的中子星物质的性质[A];第十一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大会暨第六届全国中高能核物理专题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6年
6 岳鹏;申虹;;强磁场环境下中子星物质中的反K介子凝聚[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郑小平;;Cas A温度迅速下降与中子星冷却机制[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8 赵恩广;宁平治;孙宝玺;;奇异强子物质中的重子体积效应[A];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申虹;;相对论状态方程及超新星爆发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李惕碚;;黑洞与中子星双星的区别[A];黑洞物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孜;有限温下的中子星物质[D];吉林大学;2009年
2 赵先锋;σ~*和Ф介子对中子星物质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3 许妍;中子星冷却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昂;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和中子星物质中的K凝聚[D];兰州大学;2007年
5 潘娜娜;高密核物质动力学与中子星理论的观测限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董建敏;核物质对称能,中子星结构与超重核性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米爱军;中子星的状态方程和性质以及非对称核物质中的核子超流性[D];兰州大学;2008年
8 俞云伟;Swift时代伽玛射线暴及其余辉的多波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康缈;一阶相变加热与中子星热演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冯波;夸克物质色超导的复能隙函数和角动量混合效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中子星的相对论平均场描述[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王庆武;中子星的磁场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李宝江;中子星物质的物态方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韦明;强磁场下的中子星物质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思农;中子星物质性质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陈磊磊;中子星的结构与冷却[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吴倩;Δ共振态存在于中子星内部可能性的探讨[D];渤海大学;2012年
8 付宏洋;考虑非牛顿引力的快速转动混合星性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曹继光;中子星内壳层物质的相对论平均场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7年
10 周丽娜;有限温下含YY相互作用的中子星物质[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心见;加美观测到中子星爆发细节[N];科技日报;2004年
2 ;奇怪的星体——中子星[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陈克勤;科学家发现高速旋转的中子星[N];光明日报;2007年
4 ;英发现高密度中子星[N];江苏经济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周清春;中子星碰撞:认知宇宙的另一扇窗[N];科技日报;2006年
6 张梦然;星体极端引力效应首次以氧原子形式被揭露[N];科技日报;2010年
7 杨达卿;期待“蛇吞象”[N];现代物流报;2006年
8 建一;“脉冲星”是“中子星”吗[N];大众科技报;2002年
9 记者 李宓、毛磊;今年世界科研八大热点[N];人民日报;2006年
10 ;进化研究是第一大科学进展[N];北京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