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的相对论平均场描述
【摘要】:本文从考虑了核子、超子和介子的相对论平均场出发,针对不同情况对中子星的性质进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不同超子势下,超子耦合常数对中子星的组成和状态方程的影响。对于内部每重子熵在1到2之间的刚诞生的中子星或称为前身中子星,利用温度相关的相对论平均场对其状态方程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中微子束缚效应对前中子星的状态方程、最大质量等性质的影响。由于对于非对称核物质性质的研究有助于对中子星物质的认识,考察了非对称致密热核物质的液—气相变。
在研究不同超子势下超子耦合常数对中子星性质的影响中。分别对4种不同的超子势进行了计算,计算发现,∑强排斥势和(?)的弱吸引势都将抑止超子的产生。通过对不同超子势的计算得出以下结论,∑排斥势越强,状态方程越硬。不同的超子势给出的中子星的最大质量不同,但区别较小。
在对非对称致密热核物质的相变分析中,我们发现不同于一元系统,其相变只来自密度的变化。对于非对称物质,其化学势相对于质子的含量的变化也可能引起液—气相变。这和使用非相对论方法计算的结果符合。
对于有限温度的中子星物质,我们发现熵效应对压强的改变相对于出现超子对压强的改变要小很多。这表明中子星的组成结构对状态方程和最大质量的影响要比热力学量对中子星的影响显著。
对于新诞生的中子星,或称为前中子星研究中。分别对中微子束缚效应对只有核子的前中子星和有超子的中子星的影响进行了计算。计算发现,对于只有核子的前中子星,中微子的存在使状态方程变软。当相对轻子含量为0.4时,相对于处于β平衡时,中子星最大质量减少了0.06个太阳质量。而对于有超子出现的前中子星,中微子的存在使状态方程变硬。当相对轻子含量为0.4时,相对于处于β平衡时,中子星最大质量增加了0.21个太阳质量。
|
|
|
|
1 |
贾焕玉,孟杰,孙宝玺,赵恩广;中子星的相对论平均场描述[J];天文学报;2002年02期 |
2 |
李俊,沈刚,G.C.Hillhouse,孟杰;中子皮厚度与中子星半径[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5年01期 |
3 |
贾焕玉,吕洪凤,孟杰;_Λ~(208)Pb的超子分布半径和中子星结构[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2年10期 |
4 |
陆埮,赵永恒,陆建隆;SN 1987 A内亚毫秒脉冲星可能是一颗老年中子星[J];科学通报;1990年01期 |
5 |
Oliver De Peyer,郝建纲;拖动时空[J];世界科学;2000年12期 |
6 |
王永久;彭秋和;;具有磁荷和磁矩的中子星的引力性质(摘要)[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1984年01期 |
7 |
吴雪君,须重明;快旋转中子星的相对论场方程的数值解[J];中国科学A辑;1996年03期 |
8 |
;金是从哪里来的[J];科学课;2002年Z1期 |
9 |
;科技月历[J];中国青年科技;2005年08期 |
10 |
曲钦岳,汪珍如,赵家炳;夸克-反常中子星[J];中国科学A辑;1983年02期 |
11 |
张君毅,裴寿镛;核子“直接URCA”过程发生的条件和中子星的冷却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
12 |
谢贤;中子星被发现有强力磁场[J];飞碟探索;2003年05期 |
13 |
谢懿;;γ射线暴的一年[J];世界科学;2006年04期 |
14 |
徐仁新;;“双子”,中子与中子星——漫谈朗道与中子星[J];现代物理知识;2010年06期 |
15 |
曲钦岳;汪珍如;陆埮;罗辽复;;双星X射线源与中子星的自转减速[J];天文学报;1977年01期 |
16 |
戴子高,陆埮,彭秋和;中子星外壳层物理:Ⅰ.无磁场情形[J];天文学进展;1993年04期 |
17 |
张镇九;;中子星向夸克星发生相变的可能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
18 |
乔国俊,徐仁新;X射线脉冲星的理论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
19 |
曲钦岳,汪珍如,张和祺;Her X-1的硬X射线谱线[J];自然杂志;1979年11期 |
20 |
陶必友,颜骏,胡诗可,邱孝明;大统一模型与中子星温度分布的研究[J];天文学报;199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