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两相牵引变压器保护原理
【摘要】:牵引变压器是牵引供电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及重载、高速铁路运输的需要,变压器单台容量不断增大,对变压器保护的快速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压器电流差动保护的核心问题是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电流的识别,目前的识别方法存在误动作的可能性,把新理论和新技术引入变压器保护中,是促进变压器保护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在分析现有的关于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原理的基础上,指出了识别变压器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的原理及存在的问题。系统辨识理论作为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分支已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电力系统中,在阐述系统辨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辨识理论中运用较为典型的最小二乘法,并采用递推形式的最小二乘法作为辨识的主要算法。在深入了解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相—两相牵引变压器保护的电气模型,依此为基础,结合辨识理论和最小二乘法算法,提出了基于参数辨识的三相—两相牵引变压器保护原理。该方法能有效地区分牵引变压器内部故障与外部故障、励磁涌流等情况,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参数辨识的变压器保护原理相对于传统的电流纵差保护原理在励磁涌流判别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研究结果有助于变压器差动保护制动策略的制定,并对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
|
|
1 |
刘建飞,张振华,张忠理,任冰,杨奇逊;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主变压器的保护与监控[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年10期 |
2 |
赵永彬,陈笑雁;多原理的数字式变压器保护的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4年05期 |
3 |
吴晖,范继南,蔡师民;两相电流法微机差动保护试验的原理及应用[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5年02期 |
4 |
贺勋;束洪春;李立新;;变压器和应涌流现象分析及应对措施[J];电气应用;2006年04期 |
5 |
余洋;郝治国;刘永光;董胜元;;基于波形特征识别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比较研究[J];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2007年04期 |
6 |
张默;;谈地铁供电系统中的变压器保护及故障解决[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年16期 |
7 |
刘力丰;高中德;杨奇逊;佐佐木博司;;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的专家系统[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
8 |
徐春林;变压器“暂态饱和”对差动保护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1期 |
9 |
胡香玲,冯浩,华亮;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变压器保护[J];电气应用;2005年10期 |
10 |
金凤羽;李正明;孙俊;;基于暂态变量的大型变压器保护[J];电气时代;2006年08期 |
11 |
周鼎;李波;钱家阳;李杨;;变压器复压过流保护不正确动作原因分析[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8年08期 |
12 |
胡晓哲;闫钿;;动态小波在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04期 |
13 |
任凤娟;孙彦楷;;变压器新差动保护技术研究[J];电子质量;2010年01期 |
14 |
刘冬梅;徐志成;孙文革;魏成伟;马瑞军;;AREVAP143型保护装置在变压器保护中的应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15 |
罗铁雄;110KV三圈变压器保护定型屏的缺陷分析[J];继电器;1986年04期 |
16 |
徐克尘,柳十一;微机在变压器保护中的应用[J];继电器;1987年03期 |
17 |
张传利,黄益庄,马晓旭,王国兴,任志刚;改进递归小波变换在变压器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17期 |
18 |
陈建玉,俞拙非,孟宪民,吴崇昊,缑重庆;GT100系列微机型发电机变压器保护装置的设计[J];继电器;2000年07期 |
19 |
卞宏文,赵雷;微机型变压器保护分析与应用[J];黑龙江电力;2004年03期 |
20 |
殷立军;;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与自供电继电保护的配合[J];上海电力;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