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带竖井特长公路隧道的火灾通风数值模拟

王泽宇  
【摘要】: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为双洞单向交通,采用三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方式,具有竖井高差大、风流进出口多等特点,通风工况比较复杂。而隧道内一旦发生火灾,不同的通风方案将对火势的发展,火烟灾流的控制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本文中作者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方法,特别针对排风竖井入口附近的不同位置发生火灾的状况,进行了多工况的数值模拟研究。 论文介绍了隧道火灾的研究方法及现状,火灾事故应急通风的特点,以及隧道火灾通风灭火救援体系。特别在纵向通风竖井模式下,应用STAR-CD软件,根据火灾过程中状态参数变化所遵循的守恒定律,建立了隧道火灾通风的三维物理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模型的控制微分方程进行了离散化处理,然后应用SIMPLE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分别计算了火源位于竖井附近不同位置时,不同隧道通风风速下,隧道主风机和射流风机不同的组合情况下,送风井开启、关闭,以及上行隧道排风开启、关闭情况下隧道和竖井内风流的速度、温度和压力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总结出了《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推荐2m/s和3m/s通风风速下火灾烟流速度、温度和压力的分布特征以及随通风条件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通风风速、不同通风工况对于烟气排放的影响,以及竖井烟囱效应的形成和作用;最后,从人员逃生、消防队员进入隧道灭火,保护竖井风机设备等方面综合考虑,分别针对火灾发生在送风段、短道段和排风段时,提出了合理的通风组织方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婷;;开放式公寓火灾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年12期
2 H.W.Emmons,程屏芬;火灾科学的更远期历史[J];力学进展;1987年04期
3 吴启鸿;火灾形势的严峻性与学科建设的迫切性[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年02期
4 胡克旭;高皖扬;;商场火灾危害性浅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5 徐志斌;;时间序列方法在城市火灾分析预测中的应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年02期
6 吕雪峰;张鑫;;核电站地震次生火灾的扑救与防护[J];中国核电;2011年04期
7 杜建华;张认成;丁环;吴添林;蒋少茵;;汽车火灾探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年04期
8 杨培培;石必明;穆朝民;陆占金;;喷淋对宿舍火灾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05期
9 ;美国的火灾研究——访美考察摘记[J];力学与实践;1980年02期
10 王珂夫;谈谈火灾预测的几种方法[J];消防科技;1985年02期
11 平野敏右,程晓舫,徐志明;火灾科学基础研究的功能[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1997年07期
12 冯涛;日本城市安全(火灾)领域发展情况[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0年08期
13 R.A.Ogle,J.L.Schumacher,饶玲;装璜家具的火灾模式:阴燃与有焰燃烧[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0年04期
14 吴启鸿;火灾形势的严峻性与学科建设的迫切性[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5年04期
15 杨晓丹;张宏;;预测学在火灾科学中的应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年03期
16 王华;高瑞霞;;2005年美国重大损失火灾[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年03期
17 黄龙仁;;由一起火灾事故谈对消防监督工作现状之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年09期
18 张洋;;董毓利:为火灾建筑“把脉问诊”[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年06期
19 毕建光;浅析城市火灾GIS及其在灭火战斗编程中的应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1年10期
20 孟岚,周允基;Two-layer双层区域模型对单室火灾的模拟[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魏东;;石油储罐火灾的研究现状与发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2 胡志俭;刘飞;赵哲;;碉楼火灾数值仿真研究[A];2013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骆介禹;郭成;单永梅;;火灾的危害、烟的毒性和阻燃作用[A];中国消防协会年会面向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谢玲;;神秘的“纵火者”——浅析动物行为在引发火灾中的作用[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磊;朱国庆;;基于欧氏距离的高大空间火灾烟气温度数值模拟比较[A];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6 李伟明;袁国杰;苏美琼;黄河潮;;模糊ARTMAP在空间火灾研究中的应用(英文)[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熊学玉;蔡跃;王燕华;沈土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火灾研究现状及展望[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胡敏;;我国历史街区火灾现状及技术分析[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侯龙飞;刘吉平;刘晓波;;不同着火点对列车火灾影响研究[A];2014年全国阻燃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波;经济发展及气候变化对中国城市火灾时空变化的宏观影响[D];南京大学;2012年
2 王彦;西藏低压环境受限空间顶棚射流区火灾烟雾信号规律与探测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张文辉;转型期城市区域重大火灾风险认知、评估和防范的宏观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郑红阳;受气象因子驱动的火灾系统标度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王健;火灾系统时空分布规律及相关性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王信群;特殊受限空间火灾早期探测及高压细水雾灭火有效性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游宇航;机械排烟与水喷淋作用下大空间仓室火灾及烟气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涂然;高原低压低氧对池火燃烧与火焰图像特征的影响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钟江荣;城市地震次生火灾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10 牛奕;低压低氧环境下纸箱堆垛火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锡民;基于模糊聚类的火灾信号探测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2 任中;面向事故调查的火灾数值再现方法研究及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杨洁;多房间多层建筑火灾烟气流动的数值模拟及排烟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段金曦;单室火灾的多层区域模拟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黄湘莹;基于过程特征信息的火灾早期探测方法研究[D];华侨大学;2006年
6 张庆磊;基于图像处理的大空间火灾探测技术研究[D];西华大学;2007年
7 陈高强;建筑火灾烟气流动数值模拟[D];东北大学;2008年
8 侯立萌;某卷烟配送立体仓库火灾及烟气控制数值试验[D];广西大学;2013年
9 苑成相;火灾实验室监控系统及热辐射模型建立[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甲雷;地铁隧道火灾烟气流动过程中分岔现象的数值与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何聪;扼住“火魔”的咽喉[N];人民日报;2006年
2 记者 桂运安;中科大火灾研究国际领先[N];安徽日报;2012年
3 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杨晓萍;我大空间火灾研究世界领先[N];光明日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张敏 陆嘉玉;烈焰逼出的诘问[N];工人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