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T滤波器组在电力系统间谐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电力系统中半导体装置大量使用。由于这些器件的非线性负荷特性导致谐波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因而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间谐波,这些间谐波所造成的危害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间谐波电压必须限制到足够低的水平。谐波的研究是电能质量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领域包括谐波源分析、检测技术以及消除策略。
在运用FFT分析谐波和间谐波时,FFT算法存在频谱泄露的现象。因此快速傅立叶算法直接用于电力系统间谐波分析时存在较大误差。本文分析了FFT误差较大的原因,并给出了用于间谐波分析的分析窗宽度,在采样时间为10倍工频周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Hanning窗的间谐波的幅值,频次和相位的计算方法。但由于FFT算法存在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故本文重点研究了利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FT)滤波器组来检测电力系统间谐波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在时域和频域内检测间谐波成分,对于长时间观测谐波比较理想,并且有效克服了加窗FFT算法的缺点和不足。基于DFT滤波器组的电力系统间谐波检测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多抽样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其中DFT滤波器组与窄带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是关键。窄带FIR数字滤波器要求在频域上有陡峭的过渡带,因此用传统的方法设计出来,阶数偏高,运算量大,延时大,不能满足要求。本文用多抽样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了此窄带低通FIR滤波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DFT滤波器组,最后对基于DFT滤波器组的电力系统间谐波检测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精度。
|
|
|
|
1 |
张峰;陶然;王越;;分数阶Fourier域多通道采样的滤波器组高效实现[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年09期 |
2 |
皮明红,李德仁;基于边缘的小波变换编码[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12期 |
3 |
王百锁,李春庚,栾秀珍,房少军,李永红;小波滤波器组[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4 |
赵刚;雷林绪;施围;;晶闸管投切电力滤波器组的工程应用[J];电工技术;2001年02期 |
5 |
李富才,董丽静,何正嘉;巴特沃斯小波构造与应用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
6 |
阎建新,窦维蓓,董在望;音频编码中非均匀滤波器组的构造[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7 |
杨汉生,杨成梧,吕家云,朱仁义;基于巴特沃兹滤波器测量有效值[J];电测与仪表;2005年10期 |
8 |
张池军;王厚军;彭安金;;基于M通道LPPRFB的综合滤波器对称性与长度选择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9年11期 |
9 |
吴超,高西奇;基于M带滤波器组的视频编码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0 |
卢山,杨浩;两通道滤波器组和离散序列的小波变换[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1 |
吉训生;王寿荣;;小波变换在MEMS陀螺仪去噪声中的应用[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1期 |
12 |
宋蓓蓓;许录平;;M带非采样二维金字塔变换设计与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1期 |
13 |
常辉,胡荣强;基于B样条小波的图像边缘检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年03期 |
14 |
黄云志,徐科军;脉动流条件下涡街信号瞬时频率的估计[J];应用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
15 |
费满锋;易克初;;基于FB-FDE的地空通信窄带干扰抑制方法[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7年05期 |
16 |
言穆昀;;补偿电容器的损毁分析与治理措施[J];低压电器;2009年19期 |
17 |
张志朝;汪洋;周翔胜;宋述波;刘茂涛;;云广±800kV直流系统滤波器组投切控制策略优化[J];南方电网技术;2010年04期 |
18 |
郑群;郑永选;;全局最优正交小波滤波器设计[J];硅谷;2011年01期 |
19 |
徐佳祥;;单比特信号处理技术[J];航空兵器;1988年04期 |
20 |
刘海,杜锡钰,裘正定;用McClellan变换设计等纹波菱形滤波器组[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