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阶累积量的时延估计研究
【摘要】:时间延迟估计(Time Delay Estimation简称TDE)是信号处理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它在雷达、声纳、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及重要的应用,国内外学者对于时间延迟估计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高阶累积量由于其盲高斯性,近年来在时延估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相关高斯背景下基于四阶累积量的时延估计研究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来的。
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四阶累积量的LMSTDE算法(简写为FOC—LMSTDE)在时延估计中的应用。FOC—LMSTDE算法具有原理简单,运算量小的特点,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该算法只适用于估计整数时延,对于非整数时延需要借助其它方法才能正确估计;其次此方法所应用的条件都是在信号和噪声功率为常数的情况下,在信噪比是变化的情况下,跟踪能力就减弱了。
针对FOC—LMSTDE算法不能直接估计非整数时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延估计算法:基于四阶累积量的ETDE算法(简写为FOC—ETDE)。FOC—ETDE算法可以直接对时延进行迭代,因此既可以直接估计整数时延也可以直接估计非整数时延。仿真实验验证了FOC—ETDE算法的有效性。但此算法有一个缺点是在信噪比是变化的情况下,估计的效果变差了。
为了改善FOC—LMSTDE算法在信噪比是变化的情况下,跟踪能力减弱的状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延估计算法:基于四阶累积量的ETDGE算法(简写为FOC—ETDGE)。此方法把自适应滤波器分解成横向相连的两个子自适应单元:一个用来跟踪延迟估计,另一个用来适应信噪比的变化。这样时延和信噪比的自适应过程分离,克服了在低信噪比和信噪比是变化的条件下FOC—LMSTDE算法和FOC—ETDE算法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时延估计的性能得到了改善。
|
|
|
|
1 |
于学武,袁保宗;用伪贝叶斯包络估计方法从噪音中提取语音信号[J];电子学报;1985年03期 |
2 |
张平;吴震;;光磁盘存贮[J];激光技术;1987年03期 |
3 |
乐中道;;弱光信号探测的最佳信噪比处理[J];信号处理;1988年03期 |
4 |
宋昭润;模拟信号的采样、恢复与抗干扰[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9年04期 |
5 |
郑宗亚;减少放大器噪声的方法[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
6 |
彭树生,许建中;天线性能对被动毫米波探测器信噪比的影响[J];微波学报;1998年03期 |
7 |
魏忠伟,高火涛,柯亨玉;高频地波雷达接收天线效率对回波信噪比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5期 |
8 |
孟春玲,有慧,冯逢;高场强磁共振系统点分辨波谱技术探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年07期 |
9 |
冯国强,邹强,李伟仁;单站双波段红外被动测距算法研究[J];红外技术;2005年04期 |
10 |
王超,黄凯,车震平,郑华芳;铯束管测试仪研制[J];宇航计测技术;2005年05期 |
11 |
杨毅;杨宇;余达太;;麦克风阵列及其消噪性能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6年02期 |
12 |
张宝华;;数字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测试及选型[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年02期 |
13 |
王卫华;牛照东;陈曾平;;海空背景凝视红外成像系统作用距离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6年02期 |
14 |
于光平;张昕;;过采样方法与提高ADC分辨率的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15 |
程鹏;冯坤;;干扰条件下的舰载雷达效能评估[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6年03期 |
16 |
李亚捷;吴重庆;李缤赟;;环路型全光缓存器中噪声及动态增益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6年10期 |
17 |
梅俊杰;夏俊;秦一仁;张植;;基于MRTG的CMTS监控项目研究[J];有线电视技术;2006年06期 |
18 |
李雪霞;冯久超;;一种混沌信号的盲分离方法[J];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
19 |
刘奎;苑伟政;邓进军;马炳和;姜澄宇;;微型热敏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J];航空学报;2007年02期 |
20 |
席华;陈金鹰;王力永;;一种新的小波阈值去噪方法[J];技术与市场;200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