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三维离散单元法及其在城市管道工程中的应用

魏龙海  
【摘要】:离散单元法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分析节理岩石的数值计算方法,后来许多学者注意到了它的独特长处,把它引用到了其它一些领域。但是他们所涉及到的大部分是平面的、二维的问题,而三维离散单元法在许多方面的研究则是刚刚起步,它仍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物理模型试验及一定的理论分析,改进了三维离散单元法的计算模型,并对单元间的接触检验检索技术及参数的选取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检验各单元是否接触时,本文采用链式搜索法,改变了用传统的直接搜索法耗费机时较多的状况。如何合理的为模型选取计算参数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论文首先利用速度时程曲线与位移时程曲线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能够反映不同速度范围内单元数目分布的方差时程曲线,对利用该模型分析不同材料时的各计算参数的取值范围作了探讨。最后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测得体系坍塌破坏后的堆积图形(用等高线描述),并与计算机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3DEM程序的正确性。 城市管道工程包括给水管网,雨水、污水管渠等,是市政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管道建设中,需要一个用于分析开挖沟槽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和技术,以便对全线开挖沟槽边坡是否稳定进行预测。由于三维离散单元法不要求各个单元之间满足几何连续条件,它适合于非均质结构和大变形非连续结构问题的求解,因而它是比较适合分析管道工程中开挖沟槽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方法。本文利用3DEM对开挖沟槽边坡破坏过程进行了初步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把三维离散单元法应用到城市管道工程建设中是切实可行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玮;毛拥政;;跑马坪电站厂区边坡加固处理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2 孟衡;;降雨对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实例分析[J];采矿技术;2008年04期
3 李守德;王保田;许永振;周阜军;;路基非饱和土水分运移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中南公路工程;2005年04期
4 赵学孟;;评定黄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力学验示法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9年03期
5 崔彦东;王治民;;边坡稳定性的野外判定[J];山西建筑;2006年17期
6 张信,李华;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在530站的应用[J];露天采煤技术;1995年03期
7 A.P.惠特尔斯通,J.D.约翰逊,M.E.罗杰斯!地质力学概率风险分析法研究,R.J.派因,祝玉学;边坡稳定性的概率风险分析[J];国外金属矿山;1996年01期
8 余雨之;用变形体系论点指导滑坡整治工程[J];四川地质学报;1996年02期
9 李彰明;模糊分析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7年05期
10 孙栋梁;杨春燕;侯克鹏;;基于正交设计的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11 黄杰安;曹平;葛文杰;;Fuzzy测度理论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5年S2期
12 何峰;王来贵;;地表入渗对下海州矿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J];中国煤田地质;2006年01期
13 赵志旋;陈昊;;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道边坡抗滑桩的应用[J];水力发电;2006年04期
14 关大力;蔡树龙;;高等级公路的边坡稳定与防护[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年06期
15 胡卫东;祝新念;李小强;;非线性破坏准则下的边坡稳定分析[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16 陈志波;简文彬;;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灰色关联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17 陈广斌;;关键块体在边坡岩体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18 龙万学;彭小平;;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采矿技术;2007年03期
19 张丽;黄英;任磊;孙宏波;;边坡稳定影响因素及稳定分析方法探讨[J];云南水力发电;2007年04期
20 陈文玲;赵法锁;;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理论的边坡稳定性评价[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克林;周叔举;;德兴铜矿边坡稳定性破坏概率计算与分析[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2 李冬彪;杨耀辉;;结构设计软件计算参数的正确输入[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吉同元;胡光伟;;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易萍华;;黄河小浪底水库消力池边坡稳定性破坏概率分析[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5 牟会宠;;大冶铁矿扩帮区边坡稳定性研究要点[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6 朱大勇;张四维;;边坡稳定性计算新方法[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7 李九呜;徐克林;;南芬露天铁矿深部开采边坡稳定性的计算与分析[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8 刘唐生;苏伯苓;刘振英;郭春奎;陈华晨;;丰宁县牛圈银金矿露采边坡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9 张新敏;蒋中明;樊火;王桂尧;;考虑开挖效应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A];和谐地球上的水工岩石力学——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向喜琼;卢桂海;李亮;;基于GIS的边坡稳定性计算[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强;云南龙江特大桥桥基区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王军;多重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柴红保;基于岩体断裂损伤模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张鹏;基于GIS的复杂条件下露井联采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5 席本强;废弃矿山垃圾填埋场边坡稳定性及加固防渗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沈世伟;吉林省东南部山区地质环境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刘魁星;气候变化对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的影响及确定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王辉;珠三角花岗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非线性预测[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光进;超高台阶排土场散体介质力学特性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刘沐宇;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龙海;三维离散单元法及其在城市管道工程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曹鹤;云南省盈江地区地震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张迎宾;边坡稳定性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刘永涛;降雨入渗对黄土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帆;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锚固优化[D];西华大学;2010年
6 吕金昕;金沙江其宗水电站引水洞出口边坡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鹏辉;降雨入渗对土石混填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8 梁丰田;渝黔高速公路边坡开挖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龙;攀钢东山头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方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10 方华;沉管隧道基槽边坡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如春;4年创收6000万[N];广东科技报;2002年
2 本报通讯员 钱熊 记者 陈君;吴中如院士谈大坝安全监控[N];中国水利报;2005年
3 王红英 宓利;运用计算机语言进行交易系统设计和编程的方法介绍[N];期货日报;2006年
4 成都 青化;设计电路参数时的注意点[N];电子报;2007年
5 解丽娜 王瑞博;拉西瓦水电站大坝基础砼分层厚度优化研究项目通过评审[N];青海日报;2007年
6 申玉秀;霍市工矿企业实现全年“零事故”[N];通辽日报;2010年
7 福建天信 尤勇杰;机场认沽权证:1.65-1.75元可积极参与[N];证券时报;2005年
8 贾伟;新会计准则下的年报新看点[N];经济日报;2007年
9 佚名;从公务员报考“冷热不均”说起[N];武威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曾实;瓦丹路,重负之下的重整[N];四川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