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暂态仿真模型及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变压器保护原理研究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要求电力系统的容量不断增加。大容量的电力变压器被广泛采用,对电力变压器保护快速性和可靠性提出新的要求。目前,作为电力变压器主保护的差动保护在识别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时准确率较低,这个问题多年来不断的困扰着电力变压器保护的研究工作者,也是目前电力系统科研的前沿性课题。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认识变压器内部故障机理,并建立变压器内部故障精确的暂态仿真模型,这是提高变压器保护性能的必要条件。基于内部故障模型获取准确的特征参数,才能使新的变压器保护原理的提出成为可能。
本文基于电磁感应理论建立了新的变压器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仿真模型,同时利用新兴的支持向量机学习算法制定了识别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电流的新方案。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1、本文首先主要明确了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的目的和实用意义,分析了变压器磁化曲线模型、正常变压器模型、变压器内部故障模型、变压器保护方案等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作以总结,同时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本文对统计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定理给予简要阐述,其中包括机器学习问题表示,经验风险最小化,复杂性及推广能力,一致性条件和关键定理,VC维,推广性的界,结构风险最小化,核函数等,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变压器暂态仿真的准确与否,磁化曲线的建模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对现有铁磁材料磁化曲线拟合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磁化曲线拟合方法。其主要思想就是将磁化曲线的每一部分都是用一个函数来表示的,通过试验数据并使用支持向量机寻找决策函数,得到完整的磁化曲线模型。利用仿真试验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4、励磁涌流的仿真是开展变压器差动保护研究的基础。本文在认真分析了前人的励磁涌流的仿真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变权重的励磁涌流仿真方法。其主要思想为依据极限磁滞回环与局部磁滞回环具有分形特征这一特点,在进行了励磁涌流仿真时,改变压缩权重。仿真试验证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5、目前变压器内部故障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在对变压器内部故障机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磁路的单相变压器、三相三柱变压器和三相
|
|
|
|
1 |
郝文斌;李群湛;马庆安;郑永康;;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变压器励磁涌流仿真实现[J];电网技术;2006年01期 |
2 |
李家坤;;电力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识别方法比较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3 |
李家坤;;几种电力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识别方法的比较分析[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4 |
郑家声,严伯超,何松康,杜国明;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及故障诊断中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5 |
焦邵麟;黄明辉;肖仕武;刘万顺;;基于等效瞬时励磁电感时域特性判别变压器励磁涌流[J];电力设备;2006年09期 |
6 |
蔡云宏;;电力变压器励磁涌流判据分析与探讨[J];福建电脑;2006年05期 |
7 |
高鹏;汪小平;;小波算法在电力变压器励磁涌流与内部故障电流的鉴别中的应用[J];电气技术;2009年11期 |
8 |
刘建飞;苏沛浦;;对几种变压器励磁涌流判别方法的计算分析探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
9 |
王赞基;唐起超;刘秀成;;电力变压器内部短路故障对短路电抗的影响[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21期 |
10 |
葛宝明,于学海,王祥珩,苏鹏声,王维俭;基于等效瞬时电感判别变压器励磁涌流的新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07期 |
11 |
张继红;;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新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2期 |
12 |
王攀;;试论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J];机电信息;2009年24期 |
13 |
王巨丰,何振东,李明武,杨文斌;利用分相关断策略消除电力变压器的励磁涌流[J];广西电力;2005年05期 |
14 |
索南加乐;焦在滨;张怿宁;刘文涛;刘东;;基于波形系数的变压器励磁涌流快速识别算法[J];电网技术;2006年11期 |
15 |
刘桂霞;;变压器励磁涌流判据分析[J];电气应用;2008年22期 |
16 |
石文芳;;浅谈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J];科技信息;2010年13期 |
17 |
张小奇;朱永利;王芳;;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浓度预测[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18 |
王增平;马静;;关于变压器主保护的若干问题[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8年14期 |
19 |
程旭;张浩然;;空载投入变压器造成继电保护动作的简要分析及对策[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年19期 |
20 |
徐继东;;基于对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