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地球重力场模型及其在隧道测量中的应用

肖荣健  
【摘要】: 作为当今物理大地测量学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全球和局部重力场模型的准确度和分辨率已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地面和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的改进和完善以及新的卫星重力测量方法的实现,使得全球最先进的EGM96重力场模型已达到了分米级水平。利用局部和全球重力场模型可以将地球重力场解析化,由此可以十分方便快速地表示和计算大地水准面差距、重力异常、垂线偏差以及扰动重力等其它重力场参量,这种理论和实际应用上的优势,使得局部和全球重力场模型在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海洋学、空间科学以及军事应用等学科和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描述了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定义和内涵,详细介绍了利用球谐函数建立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公式推导过程,并重点介绍了利用EGM96模型,解算任意点的高程异常、重力异常、垂线偏差;归纳了计算地球位系数的几种方法;介绍了我国省市地区大地水准面的精化现状和技术模式,讨论了地面观测值的归算问题,实现了地球重力场模型的可视化。在此基础上,利用二郎山隧道平面控制网中的7个控制点的数据,解算了控制点的垂线偏差,用垂线偏差对地面方向观测值进行改化,并以此计算和分析了垂线偏差对平面控制测量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圣连;杨荣利;徐文年;马洪滨;;基于大地高的水坝垂向变形监测方法探讨[J];矿山测量;2011年04期
2 酒正纲;张志伟;李岩松;;DL-101系列电子水准仪在沉降观测中的应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贾自甜;何浩;;GPS高程异常拟合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28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学;苗育红;郑晓龙;;垂线偏差莫洛金斯基解的计算与拟合[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六)——空间地球物理环境与国家安全[C];2010年
2 孙文科;周新;;同震垂线偏差变化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大地震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3 张有广;张杰;纪永刚;;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的垂线偏差修正[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谢宗繁;;关于西南山区的GPS高程异常的思考[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小春;;高程异常三角模型法拟合GPS高程[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6 华锡生;雷伟刚;岳东杰;;GPS水准在安全监测中的应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大坝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周建军;周建东;谯生有;;秦岭特长隧道洞内精密导线测量[A];铁路长大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虎彪;王勇;陆洋;;联合多种测高数据确定中国海及全球海域垂线偏差[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晓刚;吴晓平;赵东明;邓禹;;DQM2000d、UGM2005、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精度的比较和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张有广;张杰;纪永刚;;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的垂线偏差修正[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强;弹道学中的地球重力场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曹学伟;基于大地测量资料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反演及模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元德;应用卫星测高技术确定南极海域重力场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王建鹏;矿山变形灾害监测相关理论及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李姗姗;水下重力辅助惯性导航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6 李春华;基于网络GPS和精华大地水准面的区域实时三维定位理论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郝振海;组合传感器仪表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彭富清;海洋重力辅助导航方法及应用[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9 李增;车载经纬仪自主定位定向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10 王庆宾;动力法反演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雷鸣;基于相对高程异常差平差法的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杜国成;惯性定位系统中附加重力空间参数的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3 袁士涛;灰色理论在精化大地水准面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4 肖荣健;地球重力场模型及其在隧道测量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周世昌;垂线偏差和扰动引力逼近的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6 杨书大;基于垂线偏差的区域大地水准面精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许曦;基于天文水准的GPS跨障碍高程传递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8 刘麦喜;阵地基础大地控制网布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9 龙小林;基于SST地球重力场模型的GPS高程转换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李冲;基于CQG2000的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理论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中国科学院院士 许厚泽;参与我国重力研究工作的回顾[N];中国测绘报;2006年
2 ;大地水准面的概念和作用[N];中国测绘报;2001年
3 王讯;GPS实时测量新品面世[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4 陈兰芹;总参测绘局完成一项军事测绘重大工程[N];中国测绘报;2003年
5 记者 洪瑛;红河州基础测绘实现跨越式发展[N];中国测绘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