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结构非线性超音速颤振系统的复杂响应研究

郑国勇  
【摘要】: 气动弹性系统颤振是航空航天、风力发电、土木结构等工程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非线性气动弹性系统的分叉、复杂响应等是该领域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现代非线性动力学理论,运用解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结构非线性气动弹性系统的分叉和复杂动力学问题,本文具体研究工作如下: 1.以超音速流中立方非线性二元机翼为研究对象,采用能量方法建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基于活塞理论计算作用在机翼上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采用Hopf分叉理论确定系统的颤振速度,考查了系统参数对颤振速度的影响;采用数值积分方法研究了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系统参数对颤振速度有着明显的影响。随着流体速度的增大,系统平衡点的数目以及稳定性均发生了改变。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系统不仅存在简单的极限环颤振,而且还会出现周期2、周期4等复杂的运动形式,甚至出现混沌运动。当系统处于简单的极限环颤振时,极限环的幅值随流体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系统是通过倍周期分叉的道路进入混沌的,另外,系统混沌运动的存在区域是非常狭窄的。 2.研究初偏间隙型非线性对超音速二元机翼气动弹性响应的影响。采用当地流活塞理论计算作用在机翼上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应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得到初偏间隙型非线性的等效刚度,然后采用线性系统的颤振分析方法得到系统颤振速度与等效刚度的关系,再结合等效刚度与极限环幅值的关系得到颤振速度与极限环幅值的关系,确定出机翼出现双稳定极限环颤振的存在区域,并采用数值积分方法验证了上述等效线性化分析结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系统出现双稳定极限环颤振,不同的积分初始条件对应于系统幅值不同的极限环颤振。 3.以二元机翼为研究对象,研究大气紊流作用下系统的脉动响应。将气动力分解为简谐振动气动力和脉动气动力两部分,采用随机场的三角级数合成法得到作用在机翼上的脉动压力,运用随机理论对机翼均方根响应值进行分析,着重考查了平均来流速度、湍流尺度、湍流强度等对系统均方根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的均方根响应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来流速度小于相应无紊流系统线性颤振速度范围内时,其变化很平缓,当来流速度超过相应无紊流系统线性颤振速度时,其均方根响应迅速增大,主要是由于系统处于发散状态。而均方根响应几乎随紊流强度的变化呈线性增长,但其对紊流尺度的变化不很敏感。 4.以超音速二元机翼—操纵面立方非线性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能量方法和活塞理论建立了三自由度二维翼段—操纵面超音速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采用当量线性化方法计算出系统极限环颤振频率,然后将操纵面孤立成单自由度系统,借用现有的单自由度杜芬振子的混沌响应的必要条件来分析操纵面在极限环颤振频率下的响应情况,从而预估原系统的混沌运动存在区域,并用数值积分方法研究了系统的复杂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在理论分析所获得的混沌运动区域内,系统确实存在混沌运动,但从数值模拟的结果上看,在上述的区域内,系统还存在一些狭窄的周期窗口。 5.以超音速二元机翼—操纵面非对称分段线性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该系统的复杂响应。应用当量线性化方法给出了系统发生极限环颤振的颤振边界曲线,定性判断出系统发生极限环颤振以及其稳定性。通过对原始非线性系统进行数值积分研究系统的复杂响应。以流体速度为可变参量,数值模拟了不同速度下系统的周期响应以及混沌运动等丰富的动力学行为。 6.以超音速机翼—外挂为研究模型,在外挂上引入中心间隙型非线性环节,研究了外挂分支的次谐响应。应用当量线性化方法确定系统的极限环颤振频率,然后将外挂孤立成单自由度系统,将此单自由度系统看成是简谐激励作用下的带间隙分段线性振子,借用现有单自由度中心间隙型非线性系统的次谐分叉条件,研究原系统的次谐响应。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两种分析方法所获得的结果是吻合的,在给定的参数下,系统出现不同于一般意义下极限环颤振的次谐分叉响应。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连军;杨翊仁;胡绍全;;二维薄板在超音速流中的响应[A];四川省力学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海;曹登庆;;超音速流中二元机翼的气动颤振与极限环[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胜;;惠青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总体设计[A];第八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曹东兴;张伟;姚明辉;;L型梁结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A];第二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陶钢;V.N.Uskov;;超音速流中三波结构的参数优化研究(英文)[A];第十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彭妙娟;程玉民;;网壳结构非线性动态失稳分析[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张美艳;;网络观点下子结构非线性连接的参数识别[A];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陈学武;杨炳渊;;翼面大攻角颤振工程算法研究[A];第八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廖国进;巴德纯;王晓冬;;蒸汽喷射泵超音速流体三维模拟研究[A];2005'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张淑仪;;固体中超声非线性现象及其在无损检测中应用[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文明;多组分凝结性超音速流传热传质理论及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2 郑国勇;结构非线性超音速颤振系统的复杂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田学民;结构非线性随机地震反应与滤波的理论研究及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鲁丽;非线性板状结构流固耦合复杂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刘菲;非线性气动弹性系统的分叉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李芦钰;结构非线性振动的智能控制方法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牟让科;机翼非线性颤振和抖振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8 聂祺;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9年
9 庄海洋;土—地下结构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及其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10 何勇;随机荷载作用下海洋柔性结构非线性振动响应分析方法[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大江;应用Biot固结理论的船闸闸首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2 尹华伟;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抗震计算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湖南大学;2001年
3 刘青林;楔形环连接结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4年
4 王世成;桥梁结构非线性温度分析与后处理系统开发[D];长安大学;2004年
5 张娥娥;超音速流场雾化过程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陈香;超音速流中二元机翼非线性颤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余志祥;索网结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8 刘育博;基于Simulink的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仿真[D];重庆大学;2003年
9 俞剑勇;混凝土夹芯板(CS板)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唐旭晟;盘式制动器热—结构非线性分析与计算[D];福州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特约军事撰稿 徐冰川;朝鲜核武器之五大谜局[N];世界报;2005年
2 杜婕;一桩即将破碎的婚姻[N];中国体育报;2000年
3 殷邦科;非线性声学世界难题被攻克[N];科技日报;2000年
4 孝文;物理学家打造声音黑洞欲解黑洞蒸发之谜[N];科技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