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成都铁路枢纽与城市交通系统的整合规划研究

徐威  
【摘要】: 成都铁路枢纽位于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该市辖10区4市6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迅速,城市辐射能力强,带来了人流、物流的大幅度上升,产生了大量的城市交通运输需求。成都铁路枢纽集中了多条线路和大量的从业人员,提供高密度的交通运输服务,并且正处于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对城市交通具有枢纽关联和影响功能,有很强的参与性。本文对这种参与性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并对这种参与性的实现做出整合规划,使铁路在未来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尤其是在市郊铁路、城市铁路及城市轻轨中占据主动地位,对于成都铁路枢纽的合理发展,拓展铁路运输业务的覆盖范围,增进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协同运作,吸引更多的铁路客、货运量,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通过规划新建覆盖成都10区4市6县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得出在成都枢纽既有线路与新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的整合方式、客货运输组织规划、车辆结构与规模,主要内容包括: 1.分析国内外铁路与城市交通整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分析并预测成都铁路枢纽的现状与发展,及其与整个城市交通运输大系统、各方式间的作用关系和作用结果,研究其参与城市交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3.在对铁路枢纽与城市交通各方式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这两部分之间的协调方案及结合部的设计、整合和优化,提出国铁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体制问题与政策措施。 4.成都铁路枢纽与市域交通运输系统的整合规划,包括铁路新线建设、既有线改造、网络衔接、枢纽配置、车辆结构与规模;客货运输组织规划;运输服务及辅助服务规划;综合运输系统整合;以及对规划的评价。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苏梅,李建新;我国城市铁路最高设计速度值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年04期
2 张文茂;汉堡城市铁路动车组[J];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1996年06期
3 孟庆伶;日本札幌城市铁路的高架化[J];铁道建筑;2000年11期
4 蔡顺利;由修建北京城市铁路引起的启示[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1年04期
5 顾晏齐;浅谈北京城市铁路供电系统[J];电气化铁道;2004年01期
6 玉梅;;新加坡城市铁路[J];铁道知识;2007年02期
7 张文茂;第一列481型柏林城市铁路动车组[J];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1996年04期
8 陶毕莲;浅议城市铁路客运系统规划[J];铁道运输与经济;1999年06期
9 和久田康雄;城市铁路的经营[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1年01期
10 朱洪幸;;铁道涵洞:破解城市铁路扰民难题[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0年07期
11 潘君牧;;苏联新建试验轨道[J];中国铁路;1987年03期
12 谢仁德;地铁?轻轨?城市铁路?[J];都市快轨交通;2000年03期
13 姜坚白;北京城市铁路振动与噪声控制对策[J];铁道建筑;2003年S1期
14 陈宗器;;中国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展望[J];电器工厂设计;2003年Z1期
15 王英,马丹卉;关于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城市铁路客运列车的探讨[J];投资北京;1999年10期
16 姜坚白,王朝阳,孙京健;城市铁路轨道工程建设管理[J];铁道建筑;2003年S1期
17 熊江陵,汤勇洛;城市铁路双连拱隧道防排水施工综合技术[J];隧道建设;2003年01期
18 本刊编辑部;北京城市铁路八通线正式开通[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4年01期
19 李义鹏;;计算机联锁系统在北京城铁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技术;2010年07期
20 应瑶;修建城市铁路对地下管线的防护[J];铁道标准设计;200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宏炎;葛占岭;;努力发展重庆城市铁路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A];重庆市首届工程师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许红;龙建成;杨浩;;城市铁路列车运行优化理论和方法的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赵海民;李建民;;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系统整合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施晶晶;林晖;李志杰;;地理可视化与地理协作之整合[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侯碧清;彭锋;李进;李斌;马红岩;邱建丽;;基于功能多样性的系统整合化的总规修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沈晓阳;李秀敏;张乃基;徐文辉;;省资建城市铁路兼顾环保景观管线发展的优化[A];重庆市首届工程师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黄建新;;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兼论转型时期社会组织的复位[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郝刚;;心理健康标准的争论与系统整合[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祖玲;胡宝清;周游游;;广西“红色路线”旅游资源的系统整合[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10 彭煊;;中国科协应用系统整合的研究与设计[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荣刚;企业集群总体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2 杨秋宝;论枢纽型城市铁路网络形态的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秦胜君;复杂适应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史洁;上海高层住宅外界面太阳能系统整合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曹虹剑;网络经济时代模块化组织运行与治理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季隽;协同学习平台技术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欢;城市铁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的确定[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徐威;成都铁路枢纽与城市交通系统的整合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何清;广电系统整合技术研究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郑兰花;尼日利亚阿布贾城铁铺轨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苏何;基于EAI技术的异构财务系统整合[D];四川大学;2004年
6 尚明明;电力公司信息系统整合方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马新晶;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的关系论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郭妍;企业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的整合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9 王瑷珲;开放型ERP的应用与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10 泰来提·买买提;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及系统整合技术实现[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欣;深圳国税自主创新之路[N];深圳特区报;2006年
2 郑申;远程业务系统整合 解决银行远虑[N];金融时报;2006年
3 记者 马常宏 通讯员 朱平;广西沿海铁路公司调度系统整合迈出重要一步[N];人民铁道;2010年
4 CIO发展中心理事 朱战备;F1重装上阵[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5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高德康;品牌竞争已进入系统整合时代[N];中国企业报;2006年
6 唐秋霞;狠抓数据整理 巧做系统整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7 潘风文;系统整合面向“大集中”[N];通信产业报;2006年
8 ;惠普全面推进IVR系统整合[N];人民邮电;2007年
9 归 燕;物美:用系统方法整合传统零售[N];中国商报;2005年
10 司岩;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N];首都建设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