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金刚石膜残余应力及开裂破坏研究

唐达培  
【摘要】: 金刚石膜是一种性能极其优异的多用途功能材料,在机械加工、航空航天、微电子制造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金刚石膜在制备过程中,过高的残余应力容易引起膜开裂破坏这一问题尚未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以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法制备自支撑金刚石厚膜为研究对象,以等离子体炬内外复杂的电、磁、热、力多场耦合变量以及金刚石膜热-力耦合条件下的应力为研究目标,对等离子体的流动和传热以及自支撑金刚石厚膜在制备中各个阶段的应力进行数值模拟,并揭示大尺寸金刚石厚膜发生开裂破坏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 1.以沉积金刚石膜的磁控直流等离子体炬为研究对象,在经典的纳维叶-斯托克斯(Navier-Stokes)流动方程和能量方程中引入多项源项,包括因外磁场和内部自感应磁场引起的洛伦兹力、辐射冷却、焦耳热以及Ar-H_2混合等离子体因温度、压强、电场及浓度等梯度引起的对流扩散等,并结合组分质量守恒、广义欧姆定律及麦克斯韦方程组,建立了炬内等离子体的磁流体动力学(MHD)多场耦合模型。对FLUENT软件成功地进行了二次开发,有效地对所建MHD耦合模型中所涉及的流场、温度场及电磁场进行了仿真。得到了在有与无外磁场情形下,等离子体炬内的速度场、温度场和电流密度场,以及炬出口的速度和温度沿径向的分布。 2.基于上述等离子体炬内的MHD多场耦合模拟计算结果,将炬出口处的速度、温度等参数的出口条件作为炬外沉积腔内等离子体射流的入口条件,建立了等离子体射流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利用二次开发后的FLUENT软件对沉积腔内金刚石膜上方的等离子体射流的流动和传热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等离子体射流的速度场及温度场,同时还得到了金刚石膜上表面温度沿径向的分布,为本文其后对金刚石膜的热-力耦合分析奠定了基础。 3.运用膜/基系统在冷却过程中的瞬态热-力耦合模型,考虑了温度与应变之间的耦合效应,对膜/基系统在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场和热应力场,以及冷却到室温时的热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在模拟中,膜/基系统冷却时非均匀温度场的初始条件来自于本文在实际制备条件下的多场耦合计算结果,这使得在热应力场和热残余应力场的模拟结果中,不仅体现了膜/基材料热膨胀系数差异的影响,还体现了膜/基系统内各点温度非均匀性的影响,故所模拟计算的应力结果更加真实准确。基于金刚石膜的热应力场和热残余应力场的模拟结果,分析研究了金刚石膜脱落或开裂破坏的原因,对实际的破坏现象进行了较合理地解释。 4.采用单元“生死”技术,对脱离基体时的自支撑金刚石厚膜内热残余应力的再分配进行了研究,定量地得到了金刚石膜热残余应力的释放情况,对求算本征应力提出了有益的意见。 5.研究了金刚石膜热残余应力和开裂破坏的一些影响因素,其研究成果对于金刚石膜残余应力的合理控制、制备工艺的改进和成品率的提高等,均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曾孙;低成本高质量金刚石膜生长技术及热学方面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1年02期
2 陈丽凤,匡同春,成晓玲;硬质合金基体上金刚石膜的XRD研究[J];冶金丛刊;2001年06期
3 吕宪义,金曾孙,郝世强,彭鸿雁,曹庆忠;氧等离子体对金刚石膜的刻蚀研究[J];新型炭材料;2003年03期
4 ;美科学家研究出用C_(60)生产金刚石膜新技术[J];科技导报;1994年11期
5 姜春生;郭世斌;刘政;唐伟忠;吕反修;;高功率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法制备的金刚石厚膜中黑色缺陷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9年06期
6 吕反修;CVD金刚石膜研究近期进展与应用[J];物理;1995年10期
7 匡同春,白晓军,成晓玲,薛新民,刘正义,邱万奇;金刚石膜与硬质合金刀片间界面Co相的研究[J];金属学报;1999年06期
8 戚学贵,陈则韶,王冠中,廖源;C-H-O和C-H-N体系生长金刚石膜的气相化学模拟[J];无机材料学报;2004年02期
9 王林军,方志军,张明龙,沈沪江,夏义本;金刚石膜/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的介电特性和热学性能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4年04期
10 赵文轸;金刚石膜的合成与展望[J];安徽科技;1998年05期
11 张恒大,刘敬明,宋建华,蒋政,吕反修;CVD金刚石膜的抛光技术[J];表面技术;2001年01期
12 简小刚,陈明,孙方宏,张志明,沈荷生;基于内涨鼓泡实验的金刚石膜附着强度精确定量评价[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年12期
13 张营营;李成明;陈良贤;刘金龙;黑立富;吕反修;;大面积金刚石膜/Si衬底复合片均匀性研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0年05期
14 贾宇明,杨邦朝,李言荣,郑昌琼,苟立,冉均国;掺硼金刚石膜的热敏特性[J];材料研究学报;1996年04期
15 代明江,宋进兵,周克崧,戴达煌,刘正义,瞿全炎;甲烷浓度对金刚石膜表面形貌及其热导率的影响[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2年01期
16 姜春生;刘政;郭世斌;李晓静;唐伟忠;吕反修;郭辉;;沉积温度及其变化对金刚石膜内黑色缺陷产生过程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0年03期
17 陈志清,高志栋,曾效舒,梁吉,魏秉庆,吴德海;钢基底上预镀中间层沉积金刚石膜[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8期
18 翟华嶂,曹传宝,朱鹤孙;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DCPJ)法在沉积金刚石膜上的应用[J];材料导报;1999年01期
19 杨胶溪,李成明,陈广超,苗晋琦,宋建华,吕反修,唐伟忠,佟玉梅;加氮对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金刚石膜显微组织和断裂强度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4年05期
20 曾效舒,高志栋,梁吉,魏秉庆,吴德海;热丝CVD在涂巴基管硅基片上沉积大面积金刚石膜[J];人工晶体学报;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克俊;王万录;马勇;吕建伟;;金刚石膜紫外发光性质的研究[A];TFC’03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金曾孙;吕宪义;杨广亮;吴汉华;李哲奎;刘建设;;金刚石膜中氮杂质状态的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3 王蜀霞;王万录;廖克俊;胡陈果;孔春阳;马勇;;P型半导体金刚石膜性质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李春燕;金曾孙;吕宪义;;乙醇对金刚石膜生长特性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5 刘凤艳;刘宇星;刘敏蔷;侯碧辉;;负偏压增强金刚石膜与衬底结合强度的理论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6 楼燕燕;王林军;张明龙;顾蓓蓓;苏青峰;夏义本;;CVD金刚石紫外探测器[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7 廖克俊;王万录;王蜀霞;许杰;李正;王必本;;纳米金刚石膜场发射性质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周克崧;代明江;匡同春;王德政;刘正义;;金刚石膜与硬质合金界面行为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罗廷礼;胡法竹;刘树林;;CVD金刚石用石墨衬底[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陈君;王成勇;郭钟宁;;多脉冲电火花抛光金刚石膜[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达培;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金刚石膜残余应力及开裂破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姜志刚;高气压直流辉光放电及其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厚膜的生长特性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马兴伟;高速摩擦抛光金刚石膜用FeAl基合金抛光盘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周建;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高质量金刚石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李春燕;掺硼金刚石膜的制备及其电学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王兰;电流型CVD金刚石探测器研制[D];清华大学;2008年
7 孔春阳;金刚石薄膜磁阻效应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8 梁兴勃;硅基纳米金刚石膜生长及其发光器件[D];浙江大学;2008年
9 王启亮;CVD曲面金刚石膜和单晶金刚石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蜀霞;有机半导体LPPP发光性质及相关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磊;热丝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刘鹏飞;微波等离子体CVD法工艺参数对金刚石薄膜质量的影响[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3 潘建伟;钢基镶嵌结构界面金刚石膜及其膜/基结合力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胡双;DC-PCVD法硼掺杂金刚石膜的制备及其生长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杜康;MPCVD金刚石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6 侯雪;氮气对DC-PCVD法制备金刚石膜的影响及金刚石膜的生长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刘昌龙;CVD金刚石膜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封全娇;掺硼CVD金刚石膜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刘军伟;沉积条件对CVD金刚石膜生长及其掺杂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春雷;直流热阴极PCVD法金刚石膜的生长特性及氮掺杂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科技大学 吕反修;金刚石膜:带起一个产业群[N];科技日报;2001年
2 剑坤;金刚石膜——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新突破[N];科技日报;2000年
3 蒋占华;金刚石膜制备及应用开发项目获重大进展[N];中国建材报;2001年
4 雨同;商机到底在哪里?[N];山西日报;2003年
5 记者 吴曼;雷地科技获航天专家赞誉[N];证券时报;2004年
6 见习记者 廖继锋 本报记者 华雪;欲上创业板公司大点兵之六[N];证券时报;2000年
7 ;开拓创新的河北省科学院[N];科技日报;2003年
8 ;做产品的四大绝招[N];经理日报;2005年
9 吕反修 唐伟忠;纳米金刚石膜及其高技术应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10 冀文海;如何寻找更好的赚钱机会[N];江苏经济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