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BiFe_(1-x)Co_xO_3陶瓷和薄膜的溶胶—凝胶法的制备

陈吉利  
【摘要】: 多铁性材料是指同时具有铁电有序和磁有序。其中引起人们最关注的是铋铁氧体(BiFeO_3),其同时具有铁电有序(铁电居里温度为1103K)和反铁磁有序(尼尔温度为673K)。最近报道表明,电阻大的外延和多晶的BiFeO_3薄膜具有大剩余极化强度(Pr),例如(001)择优取向的BiFeO_3剩余极化强度可达到90μC/cm~2,接近常用的铁电材料锆钛酸铅(PbZr_xTi_(1-x)O_3)的性能,成为无铅铁电材料的重要候选材料之一。因而,BiFeO_3在信息存储器件和自旋电子器件中应用有着潜力。本文研究了BiFe_(1-x)Co_xO_3陶瓷和BiFe_(1-x)Co_xO_3薄膜的溶胶-凝胶制备方法。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 1.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iFeO_3胶体,采用快速烧结工艺,得到了单相的BiFeO_3陶瓷,为制备BiFeO_3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为研究和改善BiFeO_3的性质,提供了方便。并且研究了单相BiFeO_3的结构、铁电和铁磁性能。 2.制备了BiFe_(1-x)Co_xO_3样品,研究了Co掺杂对BiFeO_3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发现Co取代并未改变BiFeO_3的结构,Co替代后,BiFeO_3有少量Bi_(25)FeO_(40)相。并且研究了BiFe_(1-x)Co_xO_3的铁电性能。 3.采用溶胶—凝胶方法成功的在ITO/玻璃衬底上制备了500℃至600℃退火的BiFeO_3薄膜,制备的500℃和550℃退火的BiFeO_3薄膜为(110)择优取向的单相,而600℃退火的BiFeO_3薄膜为完全的随机取向,其主相与500℃和550℃退火的BiFeO_3薄膜一致,但含有少量Bi_2Fe_4O_9。500℃退火的BiFeO_3薄膜的剩余极化强度为0.86μC/cm~2。550℃和600℃退火的BiFeO_3薄膜均未观察到标准的电滞回线图。 4.在ITO/glass衬底上制备的500℃退火的BiFe_(1-x)Co_xO_3(x取0.00到0.15)薄膜。XRD测试表明所有的薄膜都为(110)择优取向,并且当x增大到0.15,开始出现Bi_2O_3和Fe_2O_3杂相。通过Co的替代使薄膜的晶粒变小,薄膜的致密度增强,铁电性测试的测试电场也得到相应增加。在不同测试电场下得到x=0.00,0.05,0.10和0.15的BiFe_(1-x)Co_xO_3薄膜的Pr值分别为0.86μC/cm~2,1.72μC/cm~2,1.74μC/cm~2和3.54μC/cm~2。磁性的测量表明Co的掺杂的薄膜BiFe_(0.9)Co_(0.1)O_3的磁性较BiFeO_3薄膜明显增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材料[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02期
2 贺祥清;王平秋;刘琼;薛锦;于清;;CeO_2薄膜负非均匀性的实验抑制及其分析[J];电光与控制;2008年12期
3 ;薄膜光学 薄膜材料与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5年03期
4 刘霖;叶玉堂;吴云峰;刘娟秀;方亮;陆佳佳;;利用线性液膜的红外热像测定YBCO的湿法化学刻蚀启动时长[J];光学学报;2007年06期
5 张金伟;刁训刚;王怀义;王天民;武哲;舒远杰;;非晶态三氧化钼薄膜超低温制备及其电致变色特性研究[J];中国钼业;2007年06期
6 郑萌萌;吴福全;张立春;李清山;;不同分枝结构多孔氧化铝膜的制备和光学特性[J];光子学报;2008年03期
7 郝殿中;吴福全;王召兵;宋连科;刘涛;李国华;;沃拉斯顿棱镜可见光区减反射膜研制[J];光电子.激光;2008年08期
8 蔡文;黄文旵;臧春雨;王永宪;;Glan-Taylor棱镜的加工与镀膜工艺研究[J];玻璃与搪瓷;2008年05期
9 朱清锋;张海燕;陈易明;陈雨婷;陈列春;杨大勇;;热丝和射频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定向碳纳米管薄膜[J];光学学报;2008年09期
10 黄佳木;蒋攀;董思勤;;TiN_x/Ag/TiN_x复合膜的光学性能[J];光学学报;2010年06期
11 顾培夫,陈海星,艾曼灵,章岳光,刘旭;TiO_2膜消光系数的确定及制备参量的影响[J];光学学报;2005年07期
12 陈婷;孙卓;郭平生;王莉莉;黄素梅;;LPCVD法制备碳纳米管薄膜及其场发射性能的研究[J];光学学报;2006年05期
13 牛建钢;孙维连;;氮分压对氮化锆薄膜颜色的影响规律研究[J];光学学报;2007年01期
14 胡远荣;王丽阁;李国卿;刘振东;;磁控溅射法制备钛掺杂WO_3薄膜结构和性能的研究[J];光学学报;2007年03期
15 黄佳木;王亚平;张兴元;;纳米氮化锆薄膜的光学性能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7年12期
16 金文豪;徐东;杨莺歌;张亚非;;纳米薄膜的光学参数及厚度提取方法研究[J];光电子技术;2006年01期
17 谭天亚;黄建兵;占美琼;邵建达;范正修;吴炜;郭永新;;三硼酸锂晶体上1064nm,532nm,355nm三倍频增透膜的设计[J];光学学报;2007年07期
18 郑萌萌;吴福全;张立春;李清山;;Cu/PAA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与偏振特性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7年10期
19 张赟;沈悦;顾峰;张建成;王林军;夏义本;;掺杂离子对介孔TiO_2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0年06期
20 王丽阁;胡远荣;李国卿;谢为;;中频孪生磁控溅射WO_3薄膜及变色性能研究[J];光学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强;刘圣贤;王丹;刘海;;100keV质子辐照ITO薄膜微观机制与光学性能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2 陆巍;郑臻荣;顾培夫;管爱枝;;投影光路中二向分色镜工作状态的理论分析[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何文彦;程鑫彬;马彬;丁涛;叶晓雯;张锦龙;张艳云;焦宏飞;;界面连续性对薄膜节瘤损伤特性的影响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吴福全;唐恒敬;;金属-氧化铝纳米阵列偏振特性的入射角度效应[A];江苏、山东、河南、江西、黑龙江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徐晓峰;张凤山;范滨;;宽角度入射1500-1600nm波段减反射薄膜的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曹庄琪;陆海峰;李红根;邓晓旭;沈启舜;;亚毫米尺度双面金属波导及其超高阶模的研究[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周红;隋成华;陈乃波;许晓军;魏高尧;蔡萍根;;在蓝宝石光纤端面上生长ZnO薄膜的方法及光学性能分析[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杨燕珍;吴玉程;张志海;崔接武;史成武;;以乙醇为溶剂的喷雾热解法制备FTO薄膜及其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9 康利涛;高彦峰;罗宏杰;;聚合物辅助沉积热致变色二氧化钒VO_2薄膜[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10 尚林;赵君芙;张华;梁建;许并社;;不同掺杂元素对GaN薄膜影响的研究进展[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超;用于太阳电池的硫化物半导体薄膜的溶液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黄章立;低温相变氧化钒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焦兴利;BiFeO_3外延薄膜电容器与异质结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居勇峰;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微结构及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石市委;氧化锌纳米结构薄膜的微结构及光电特性调控[D];安徽大学;2014年
6 王震东;太阳电池材料CuInS_2薄膜及其纳米棒阵列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高丽丽;N掺杂p型Mg_xZn_(1-x)O薄膜的制备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雷洁红;锂氢同位素化合物性质的理论研究及其薄膜的制备[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9 吕建国;溶胶—凝胶法制备Na掺杂ZnO薄膜的微结构及其性能表征[D];安徽大学;2011年
10 程轶;Ga_2O_3薄膜的电子束蒸发制备与掺杂及其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玲;钛化物节能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杨磊;氮化物薄膜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栗蕾蕾;氧化铅薄膜的制备及其X射线光电导特性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二鹏;锆铪氧薄膜的电输运及阻变特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5 王坤坤;基于频率特征的薄膜损伤声学识别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6 吴刚;掺钴铝酸镧薄膜的制备和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陈勇;硅基二氧化铈薄膜的脉冲激光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1年
8 常兰涛;颗粒硫化法制备硫化物薄膜及其光伏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9 施祥蕾;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氟掺杂氧化锡薄膜及其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10 陈乐;掺硼富硅氧化硅薄膜光电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刘其丕 李晓飞;天津薄膜光学重点实验室成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2 石德;采光量可调门窗[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3 记者 付雪;昆仑集团包装公司 首批BOPP仿纸膜下线[N];大庆日报;2010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李坤;水晶光电定向增发募资投入三项目[N];证券时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