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牵引供电系统新型保护与测距原理研究

林国松  
【摘要】: 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在我国的逐步建设,牵引供电系统的保护与控制日益成为重要的安全保障手段。我国电气化铁路主要有直接供电方式、BT (Boost-transformer)供电方式和AT (Auto-transformer)供电方式,有的直供方式安装串联电容以提高网压。各种运行方式可以采用单线、复线方式,现在我国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大规模采用的是全并联AT运行方式。 在我国,应用最多的是直供和AT供电方式牵引供电系统,论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在以下各方面进行了研究: 针对既有变电所改造和新建AT牵引变电所时,采用Scott变压器的情况,根据变压器差动保护平衡方程,从励磁涌流对保护影响、保护的灵敏性和微机保护整定方面比较分析了3种电流互感器接线的影响与优劣。证明了日本早期采用的方案3在确保正确动作情况下可以分相制动,在保护可靠性、灵敏度方面的性能更优。 针对牵引变压器差动保护由于CT暂态饱和出现误动,基于牵引变压器差动保护的CT接线原理,以及内部故障与外部故障在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上的不同表现,根据三相制动电流变化量之和较差动电流变化量之和更早出现的情况,提出了判别CT饱和的原理。 针对牵引供电系统馈线发生异相短路故障时,基于对异相短路的分析,发现两相电流故障分量波形呈现反向对称性,可利用相关分析法快速提取此特征,并提出了基于两相馈线电流故障分量波形相关分析的异相短路故障保护新原理。 针对含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供电牵引网发生故障,既有电抗法测距原理存在单个电抗对应多个故障点的问题,根据线路R-L-C参数模型,提出了识别故障在区间电容前或后的方法,并基于数学形态学提出串补电容放电间隙短路的识别原理。 针对并联电容补偿装置上的串联电抗器缺乏必要保护,尤其是匝间故障保护性能的缺陷,通过对电抗器匝间故障和阻抗特性的分析,结合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特殊性,提出基于测量阻抗或电抗器电压与母线电压的电压比的并补装置串联电抗器的新匝间短路保护原理。 针对全并联AT供电方式的特性,基于广义对称分量法提出计算短路阻抗的方法,并说明常规的电抗法测距原理失效的问题;分析与仿真证明了AT吸上电流比原理的故障测距方法在该供电方式下依然有效;根据该运行方式的广义对称分量模型,提出了基于上下行电流比、横联线电流比的故障测距新原理,并与AT吸上电流比原理进行了比较,表明横联线电流比测距原理更具有优越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彭鹏;梁卫;殷琮;卢志刚;;线路故障重合时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分析[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1年03期
2 姚小军;;牵引供电系统馈线自动化[J];电工技术;2007年05期
3 张艳霞;周莹莹;陈鸿雁;;牵引供电系统异相短路保护的新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7期
4 邵德军;尹项根;张哲;陈德树;金明亮;;基于基波幅值增量的变压器和应涌流识别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10期
5 苗世洪;刘沛;;变压器纵差保护接线正确性的检查方法[J];电工技术;2000年03期
6 李明远;;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06期
7 韦恒;;变压器差动保护励磁涌流误动分析及解决方案[J];广西电力;2010年03期
8 蒋金华;;间断角原理差动保护及电流互感器模拟试验[J];电力系统自动化;1985年06期
9 谭文其,黄纯,沈学斌;相角比较式变压器差动保护[J];继电器;1995年04期
10 周彤;变压器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原因分析[J];江西电力;2005年01期
11 蔡雷;对变压器差动保护中不平衡电流的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2 侯惠民;;关于变压器差动保护二次电流互感器接线方式的分析[J];矿山机械;2007年06期
13 田宏梁;王博;;浅谈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励磁涌流制动原理[J];宁夏电力;2007年02期
14 刘建辉;;小波分析在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的应用[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07年07期
15 黄致增;;区外故障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可靠性的影响[J];大众用电;2008年11期
16 苏沛浦;陈钢杰;;一种用软件实现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回路断线闭锁方案[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17 潘长源;带负荷检测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其接线方法[J];铜业工程;1995年03期
18 陆永卫;LCD-4型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检验方法的探讨[J];浙江电力;1997年03期
19 徐习东,何奔腾;变压器差动保护中 CT 饱和后间断角的测量[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年05期
20 葛大麟;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变压器差动保护[J];供用电;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冬;;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运行事故分析[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钊;陈捷;全智;常猛;余红欣;;变压器差动保护计算方法及区别[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周莹莹;张艳霞;陈鸿雁;;牵引供电系统异相短路保护的新方案[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蕾;;TA断线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的分析[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刘钊;单莉;陈捷;常猛;余红欣;;基于Delphi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调试培训软件的开发[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汪自成;王猛;黄足平;李红梅;;武广高速铁路运行时分和供电系统能力评估[A];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肖金生;;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接线错误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分析[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8 曾旭;庞曙颖;吴猛;;变压器差动保护检验方法的改进[A];2007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邱宏瑜;沈淼;;一起500kV变压器跳闸分析及改进措施[A];第一届电力安全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8年
10 杨青;郑涛;肖仕武;黄少锋;刘万顺;;一种防止变压器差动保护区外故障因TA饱和误动的新方法[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国松;牵引供电系统新型保护与测距原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谷君;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3 卢西伟;城市轨道交通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疲劳损伤评估及维护维修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磊;城市轨道交通能馈式牵引供电系统故障诊断及保护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陈民武;牵引供电系统优化设计与决策评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高仕斌;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新型保护原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张雪松;数字式变压器差动保护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张秀峰;高速铁路同相AT牵引供电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李孟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故障检测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常媛媛;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对信号电缆电磁影响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莹莹;牵引供电系统异相短路保护的新方案[D];天津大学;2007年
2 李国栋;电气化铁路谐波和负序分析及其对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郑岗;变压器差动保护防误动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张彩艳;内桥接线的宝泉变电站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刘强;非线性元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6 吴浩;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研究[D];四川理工学院;2010年
7 严屹宏;基于小波熵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算法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强;基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变压器差动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曹广河;朔黄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谐波监测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张军;牵引变压器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坚 王健 杜春;为牵引供电系统烙上“中国印”[N];科技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矫阳;无硬点、无高差、无离线[N];科技日报;2011年
3 通讯员 潘丽;铁四院电化处主持国际标准编制工作[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4 王志坚 王健 杜春;一套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体系诞生了[N];科技日报;2010年
5 王志坚王健;为“陆地飞行”提供强劲动力[N];科技日报;2008年
6 王志坚 王健 杜春;给“无翼的飞机”加好“油”[N];科技日报;2010年
7 胡泽新喻守军 郑传海;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综合施工技术通过鉴定[N];经理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李聚民 记者 吴晓向;中铁电气化局涌动职工创新潮[N];工人日报;2010年
9 司春玲;他们辛苦并快乐着[N];国家电网报;2009年
10 夏军;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新型技术获突破[N];科技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