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辐射源信号模糊函数主脊切面提取快速算法
【摘要】:
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是现代高技术战争和将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长期以来人们大部分是利用五个经典参数来实现脉冲列交错处理。当今,现代电子对抗越来越激烈,利用五个参数来分选信号已变得越来越不实用,探索和补充新的有效的分选特征参数是解决这以问题的一个可行思路。
考虑到模糊函数能提供信号结构信息较为完整的描述,普运伟等提出了一种雷达辐射源信号模糊函数主脊切面特征参数提取算法,利用所提参数来分选雷达辐射源信号。这些参数不仅具有良好的类内聚敛性和类间分离性,而且抗噪性能好。但是在分数域上,要想提取所要精度的模糊函数主脊切面,则其计算量很大,不利于实际应用。
因此,本文围绕在分数域上如何能快速、准确地提取辐射源信号模糊函数主脊切面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1.简要介绍了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的研究现状,阐述基于分数阶自相关来提取模糊函数主脊切面方法的原理。采用离散取值法在分数域上对辐射源信号主脊切面进行提取,给出具体算法流程。对雷达辐射源信号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离散取值法计算复杂度很高。
2.对线性调频(LFM)信号的模糊函数进行分析,可认为其模糊函数可近似为对称且对称轴两侧单调,基于这个特性,提出一种迭代法的算法来提取LFM信号模糊函数主脊切面。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与离散取值法相比,在分数域上该方法具有非常快的搜索速度和更好的搜索性能。
3.由于迭代法只适用于LFM信号,其通用性不强。考虑到量子进化算法(QEA)具有种群小,收敛速度较快,全局寻优能力强的特点,将搜索模糊函数主脊切面这一问题转变换成一个优化问题,给出一种基于量子进化算法的主脊切面提取算法,并给出详细的算法流程。实验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类型的调制信号,该算法在不降低参数估计精度的条件下其在计算复杂度大大降低。
本文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702026)和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09ZQ026-040)共同资助。
|
|
|
|
1 |
马明,范鹰;模糊函数空间的若干注记(英文)[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
2 |
王胜春;韩捷;李志农;陈举华;;基于矢模糊函数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S2期 |
3 |
李明亮;姜秋喜;沈爱国;丁锋;;网络雷达及其模糊函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年01期 |
4 |
李磊;任丽香;毛二可;何佩琨;赵保军;;频率步进信号宽带模糊函数及其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
5 |
郭海燕;董云龙;关键;;基于分数阶模糊函数延时对消的海面运动弱目标检测[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
6 |
金灿民;;复合体制引信信号模糊函数的计算与分析[J];航空兵器;1992年01期 |
7 |
戴征坚,邹焕新,郁文贤,胡卫东;集成广义模糊函数在雷达多目标分辨中的应用[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
8 |
陈伯孝,张守宏;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雷达的四维模糊函数及其分辨率[J];信号处理;1998年S1期 |
9 |
郭强,陶然,王越,周思永,单涛;电视信号的模拟及其模糊函数分析[J];兵工学报;2004年06期 |
10 |
孙光民,朱晓华,顾红,刘国岁;随机二相码脉冲雷达信号的平均模糊函数[J];信号处理;1996年01期 |
11 |
张静远,蒋兴舟;基于小波变换的宽带模糊函数估计器[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2 |
刘洁,应武;基于互模糊函数的宽带信号时差估计[J];电子对抗技术;2004年05期 |
13 |
周海赟;;二阶和四阶互模糊函数在工程中的时频性能比较[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
14 |
郭强;李伟锋;马长征;董秀洁;陶然;王越;;一种新的双基地探测系统数学模型及模糊函数的建立方法[J];兵工学报;2009年11期 |
15 |
许红波,丁建江;基于模糊综合的飞机目标识别研究[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6 |
陆锦辉,是湘全,丁庆海;随机二相码调相脉冲压缩雷达信号的平均模糊函数[J];现代雷达;1994年05期 |
17 |
朱伟强;黄培康;张朝;;基于互模糊函数的时差频差估计算法及实现途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18 |
华;;侧视雷达的模糊函数,天线方向图与信号的最佳设计方法[J];电子技术选译;1977年00期 |
19 |
郑学合;频率步进雷达信号的模糊函数[J];火控雷达技术;1997年04期 |
20 |
王树棠;一种新型雷达波形的平均模糊函数[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