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制备工艺及智能控制生产装置的设计
【摘要】:
面临日益加剧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生物柴油以其原料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而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文以四级菜籽油为原料,探讨其在均相碱性催化剂作用下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及成品的理化性质。考察醇油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结果的影响,采用皂化-高碘酸氧化法,简便、准确地测定生物柴油的转化率进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并参照相关国家标准测定生物柴油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该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60min,醇油质量比1:5,催化剂用量为油重1%。最佳条件下生物柴油转化率可达94.7%。对所得生物柴油相关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品质与我国0号柴油相当。
高活性固体碱催化酯交换反应具有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同时有望避免均相碱催化酯交换合成工艺中,产物分离提纯困难,容易造成三废污染等问题。本文研究了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负载型N/M固体碱催化剂及催化剂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运用扫描电镜SEM和晶体衍射仪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合生物柴油转化率,得出催化剂最佳制备工艺为:N负载量10%,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5h。采用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模式对影响生物柴油转化率的4个主要因素(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醇油质量比)进行优化,建立生物柴油转化率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并对回归方程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有效可靠。新型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为:反应温度63.8℃、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3.3%、反应时间5.51h、醇油质量比1:2.97。模型预测生物柴油最高转化率91.42%,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对非均相法制得生物柴油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除粘度稍高外,其它性能均优于0号柴油。
在制备固体碱催化剂新技术和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新工艺的基础上,拟研发制作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小型一体化智能生产装置,并提出了初步的研究内容和技术关键。
|
|
|
|
1 |
;西欧甘油产量猛增[J];国内外香化信息;1996年07期 |
2 |
;生物柴油[J];技术与市场;1999年12期 |
3 |
黄显慈;降低生物柴油成本途径[J];粮食与油脂;2003年07期 |
4 |
;合成生物柴油的方法[J];石化技术;2004年01期 |
5 |
盛梅,邬国英,徐鸽,巫淼鑫;生物柴油的制备[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
6 |
聂开立,王芳,邓利,谭天伟;间歇及连续式固定化酶反应生产生物柴油[J];生物加工过程;2005年01期 |
7 |
巫淼鑫,邬国英,韩立峰,王俊德;食用植物油所制备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5年04期 |
8 |
柯为;;生物柴油研发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
9 |
郭春伟;;超速发展的生物柴油应用[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06年02期 |
10 |
;生物柴油的化学法生产[J];太阳能;2007年11期 |
11 |
王风芹;宋安东;;生物柴油原料的种类及其特性[J];农产品加工;2008年07期 |
12 |
钱伯章;;美国REG公司使海藻生物柴油技术推向商业化[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8年11期 |
13 |
;中国道路运输生物柴油应用研究通过验收[J];能源工程;2009年02期 |
14 |
;中国航天生物柴油成功投产[J];大众科技;2009年09期 |
15 |
;南非利用烹调废油制造生物柴油[J];广西节能;2010年03期 |
16 |
李婷婷;新型燃料——用油菜籽制取生物柴油[J];中国科技信息;1998年02期 |
17 |
朱行;国外生物燃料生产及发展[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4年03期 |
18 |
张恬,袁银南;生物柴油的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J];能源环境保护;2005年02期 |
19 |
;华农专家成功实现油菜籽直接“变”柴油[J];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6年04期 |
20 |
童全生;;德国鲁奇生命科学公司将在印度建生物柴油工厂[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