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YBCO高温超导薄膜器件研制及光化学/辐照特性研究

刘娟秀  
【摘要】:本论文研究隶属于“超导-激光”交叉学科领域,虽“超导-激光”交叉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尚处于初期建设阶段,但其重要性已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交叉学科领域,知识覆盖广、集成创新多成为了本论文的主要特点,要保持对该交叉学科的持续研究及推动,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高温超导薄膜器件及系统研究; 2)高温超导薄膜激光化学特性研究; 3)高温超导薄膜激光辐照特性研究; 本研究以最终构建较为完整的“超导-激光”研究体系以及推动其应用作为长期目标,为能保持该研究的长期持续稳定进行,本论文侧重于开展高温超导薄膜器件及系统、光化学特性以及光辐照特性等三个方面的实验及理论研究,从而为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YBCO高温超导微波薄膜器件是利用YBCO高温超导薄膜在低温环境中优越的表面电阻性能,制作的滤波器、双工器、多工器等,其性能参数远远高于常规微波器件;YBCO薄膜的激光化学刻蚀技术是利用激光亮度高、单色性好、方向性好和相干性好的优点,可兼顾干法离子刻蚀和湿法化学刻蚀的优势,其研究成果将更加适合于批量化的YBCO薄膜刻蚀;YBCO薄膜光响应器件是利用YBCO薄膜的光学性能与一般半导体光电材料相比,其能隙至少要窄约二个数量级,又具有较高的光学吸收系数,制作的光控高温超导开关、衰减器以及其它光响应器件在众多领域都有着特殊的应用。正因如此,高温超导薄膜的器件制作技术、刻蚀技术以及光子响应特性等研究均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至今仍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本文的工作就是围绕高温超导薄膜的器件制作技术、刻蚀技术以及光子响应特性等研究而开展的,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以高温超导薄膜的性能研究为主线,以实现其应用为目的,深入开展基本原理、监测方式、加工工艺以及器件制作四个层面的研究,争取围绕高温超导薄膜及其相关学科特性形成较为完整的可持续研究体系。 YBCO高温超导薄膜器件研制及光化学、光辐照特性研究是典型的交叉学科课题,它以高温超导薄膜特性研究为基础,涉及到包括超导学、电子学、化学、激光等众多领域,知识背景复杂,使得现阶段YBCO高温超导薄膜的器件研制及光化学、光辐照特性研究等方面均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因各个方面之间互相关联,独立研究很难达到推动实际应用的目的,为保持长期的可持续研究,本论文选择以搭建研究体系为切入点,并在各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为综合性和长期性研究奠定基础,成为本论文的主要特色之一。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包括: 1)提出了低刻蚀误差影响、高温超导广义切比雪夫高低通级联以及限幅自保护等高温超导器件新结构、新方法,系统研究了高温超导谐振器、滤波器、双工器、接收机前端等的相关仿真、制作和测试技术。 本论文对高温超导谐振器、星载高温超导滤波器、低刻蚀误差影响高温超导滤波器、星载高温超导微波双工器、高温超导窄带广义切比雪夫函数滤波器、限幅自保护高温超导接收机前端等进行了深入的仿真及试验工作。 2)提出了YBCO高温超导薄膜的激光辅助化学刻蚀方法,并研究了激光化学刻蚀进程中的表面变化特性以及红外、电流特性等。 目前,已有的高温超导刻蚀技术主要有干法离子刻蚀、湿法化学刻蚀以及激光直写刻蚀等,这些刻蚀技术均存在一定弊端,对后期高温超导器件制作的性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本论文对高温超导薄膜的激光诱导液相腐蚀技术及其相关的红外、电流特性进行了研究。 3)提出了YBCO高温超导薄膜的反应启动时长(刻蚀材料与腐蚀溶液从开始接触到腐蚀开始的时间间隔)及液层下的YBCO薄膜粗糙度的实时测量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有价值的实验结果。 随着刻蚀速率的不断提高,对时间的控制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化学反应启动时长的存在,对快速刻蚀的时间控制而言,有着较大影响,已经不容忽视。另外,表面粗糙度是判断YBCO高温超导薄膜刻蚀技术优劣的重要指标,但对于湿法刻蚀工艺,YBCO薄膜位于液层下方,要实现YBCO薄膜在湿法刻蚀进程中表面粗糙度的实时监测具有极大的难度。现今比较成熟的材料表面粗糙度实时不接触监测方法均不能对位于液层下的腐蚀表面粗糙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这也极大地制约了YBCO高温超导薄膜激光辅助化学刻蚀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本论文对YBCO薄膜的化学反应启动时长以及液层下YBCO薄膜粗糙度的实时监测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 4)提出、设计、制作并测试了一种光控高温超导衰减器,并对其主要光响应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获得了众多有价值的实验结果。 本论文提出并采用的光控高温超导微波可变衰减器,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所提到的问题,并对设计过程及测试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该衰减器,实际上是利用高温超导薄膜在液氮温区所展现出的极低的微波表面电阻和卓越的激光响应特性,从而达到优良的衰减性能。另外,论文对YBCO高温超导微带线非平衡光响应的恢复时长、非平衡响应特性、光响应记忆效应等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在国内、外文献中,均未见有关YBCO薄膜反应启动时长红外测量方法、液层下YBCO表面粗糙度实时表征、光控高温超导衰减器、YBCO高温超导薄膜激光辅助化学刻蚀方法、YBCO薄膜腐蚀进程的红外、电流变化特性等研究内容的报道。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夏侯海;何明;季鲁;赵新杰;方兰;阎少林;;高温超导双工器综合与设计[J];低温与超导;2011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晶;李建利;朱忠丽;关效贤;刘景和;李国桢;黄宗坦;曾德群;李丹;黄江平;;YBCO高温超导薄膜及3mm波段响应特性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周萍;张永彬;黄火根;蒋春丽;;PLD在SrTiO_3(100)晶面沉积YBCO薄膜性能分析[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3 赵桂荣;赵高扬;张黄莉;;溶胶-凝胶法制备感光性YBCO凝胶薄膜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4 陈绍楷;周廉;王克光;吴晓祖;张平祥;冯勇;;添加CeO_2的PMP法YBCO组织结构特征[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丁发柱;古宏伟;李弢;;TFA-MOD法制备YBCO薄膜的研究[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二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邹小卫;王智河;张宏;;Na掺杂对MTG YBCO钉扎势U(T,H)的影响[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陶伯万;张鹰;陈家俊;刘兴钊;何世明;李言荣;;大面积双面YBCO高温超导簿膜的均匀性分析[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赵跃;刘敏;董杰;梁锦霞;何嘉;索红利;周美玲;;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对YBCO薄膜表面形貌的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9 刘敏;刘丹敏;董杰;赵跃;刘星;索红莉;周美玲;;单晶Ag基底上YBCO膜外延机理的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10 高之爽;胡行;刘大军;杨德林;郭郑元;李志成;王忠建;谢耀东;戴思聪;曾建晟;;YBCO纯化技术的工业应用[A];变压吸附设备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娟秀;YBCO高温超导薄膜器件研制及光化学/辐照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蔡衍卿;高温超导材料液相外延生长过程中的取向控制以及热稳定性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游峰;面向微波应用的铊系高温超导薄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黄莉;钇钡铜氧超导薄膜及其微细图形化新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文涛;无氟高分子辅助金属有机物沉积法制备高性能REBa_2Cu_3O_(7-z)超导薄膜[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曾成;镜像法测试高温超导薄膜微波表面电阻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陶伯万;3英寸YBCO双面超导薄膜的外延生长和均匀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8 秦玉洁;永磁轨道上高温超导块材YBCO的导向性能实验与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刘璐;YBCO块材组合在永磁轨道上方的动态性能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杨德林;YBa_2Cu_3O_(7-x)氧扩散特性、应用及掺杂替代的基础研究——分子筛和透氧膜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安;双面YBCO高温超导薄膜的研制及在微波谐振器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戴邵康;液相源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法制备YBCO高温超导薄膜[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潘军;高温超导薄膜的制备及相关特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傅瑶;掺锆酸钡的高温超导氧化物YBCO薄膜的制备及超导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朱东亮;原位外延生长YBCO薄膜及取向控制[D];苏州大学;2010年
6 肖山;直流溅射法制备YBCO带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刘宇;高温超导YBCO薄膜中纳米氧化物结构的制备与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严武卫;用化学溶液法快速制备YBCO超导薄膜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道云;磁控溅射法制备YBCO原子层热电堆薄膜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赫连豪;YBCO超导材料在天线中的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其丕;铊系高温超导薄膜项目摘硕果[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4年
2 记者 周文斌;首台GSM移动通信用高温超导滤波器诞生[N];光明日报;2002年
3 记者 冯绍健;有研总院研制成功大面积双面超导薄膜[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1年
4 记者 张孟军;第二代百米高温超导导线问世[N];科技日报;2005年
5 记者 梁红兵;我国超导技术实用化将对微波通信市场带来重大变革[N];中国电子报;2001年
6 李禾;吕惠宾:让分子无处遁形[N];科技日报;2004年
7 ;超导列车——德国的梦[N];科技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周芳燕;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超导材料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9 记者 贾西平;两英寸双面超导薄膜问世[N];人民日报;2001年
10 张怀忠;百米长高温超导带材制成[N];中国矿业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