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化超宽带滤波器及双模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GSM、WCDMA、WLAN、WIMAX、UWB等各种协议的提出以及应用,使得滤波器技术的研究成为微波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而超宽带和双通带滤波器在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和频段的兼容性方面的优势,使之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正是针对超宽带和双通带滤波器的设计展开的,采用微带短路枝节和圆形贴片谐振器等微带结构,设计了多款工作于现代无线通信频段的超宽带和双通带滤波器。
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基于短路枝节结构的设计方法,研制了一种具有很好的通带特性和阻带特性的新型超宽带滤波器,该滤波器结构紧凑、加工方便。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能够吻合的很好。
2、针对一些窄带通信系统(如WLAN)会给超宽带系统带来干扰的问题,设计并研制了一类新型的具有单一陷波特性和双陷波特性的超宽带滤波器。该类滤波器具有陷波性能好,同时还具有陷波波段可调性。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较好的吻合;验证了这种结构滤波器的工程实用性。
3、分析研究了双模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对一些常用的双模滤波器实现方法做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通过“线-圆环”耦合馈电的圆形贴片双模双通带滤波器。并对该滤波器进行了加工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的具有良好的双通带响应。
4、在原有双模双通带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在在馈电连接处设计缝隙结构来实现一种新型的双模双通带滤波器,该滤波器实现了三个传输零点、每个通带内都有两个传输极点的响应。加工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很好,良好的通带特性和阻带特性表明了该滤波器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性。
|
|
|
|
1 |
周英,殷小贡,肖金鍠;宽带滤波器的优化设计及其MATLAB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5年02期 |
2 |
刘合一;;应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自动调谐滤波器[J];无线电工程;1973年01期 |
3 |
吴景峰,张宇平;Ku波段微波宽带滤波器的优化设计[J];无线电工程;2003年06期 |
4 |
王司亮;贾宝富;;一种宽带脊波导滤波器的设计和优化[J];真空电子技术;2010年05期 |
5 |
李雪华;;抗干扰技术分析[J];无线电工程;2011年05期 |
6 |
;ESM应用的悬浮衬底带状线滤波器[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1986年07期 |
7 |
钱建中,周军,王蔷;微波线性相位双模介质滤波器[J];微波学报;1997年04期 |
8 |
刘习春,谢可夫;一种适合带通/宽带滤波器的新型电流差放大器[J];微电子学;2002年03期 |
9 |
杨亦飞,张伟刚,刘波,韦占雄,殷昀虢,开桂云,董孝义;一种新颖的宽带可调光纤光栅滤波器[J];光电子.激光;2005年08期 |
10 |
陈炜;曹必松;张晓平;魏斌;郭旭波;彭慧丽;金世超;张盈;卢新祥;;基于H型谐振器的L波段宽带高温超导滤波器设计[J];低温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
11 |
卿浩博;吕顺;李红宏;聂娅;;远红外光区域的单层光栅结构宽带滤波器的设计[J];光散射学报;2009年03期 |
12 |
褚瑞;周亮;毛军发;;一种新型双环双模带通滤波器[J];电子学报;2010年03期 |
13 |
黄晓东;程崇虎;;直接馈电的小型化微带双模带通滤波器[J];微波学报;2010年03期 |
14 |
许善生;许正彬;童烨;;一种用于宽带鳍线滤波器设计的耦合结构[J];通信与广播电视;2010年Z1期 |
15 |
黄闯;陈迪;靖向萌;陈翔;刘景全;朱军;魏文婕;魏泽勇;李宏强;;基于微机电系统工艺的微型左右手复合传输线宽带滤波器[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
16 |
胡钰;;空间干扰对卫通站接收的影响及解决措施[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0年03期 |
17 |
梁红玉;陈冬梅;胡煜;;宽带LC带通滤波器优化设计及其Matlab仿真[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15期 |
18 |
潘文光;甘业兵;马成炎;叶甜春;;一种射频前端宽带复数滤波器电路的设计[J];微电子学;2010年04期 |
19 |
张龙;高频大带宽滤波器[J];压电与声光;1997年06期 |
20 |
成立;李彦旭;;信号处理及移动通信用SAW滤波器综述[J];无线电工程;2000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