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考虑多种失效模式的多状态系统可靠性研究

贺雄强  
【摘要】:多状态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系统及其元件在正常运行与完全失效这两种极端状态之外,还存在多个性能等级(或状态)。这种系统可以描述为性能退化、共载系统、冷贮备系统、可维修系统等。系统与元件呈现出的非二状态的特性、以及相同元件不同状态之间的关联性,都使多状态系统的分析变得困难。因此,对多状态系统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对多状态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考虑共因失效的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分析 工程实际中,系统元件发生共因失效的现象普遍存在,发生共因失效是降低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的考虑共因失效的模型都是建立在二状态假设基础之上的,即研究对象只有完好工作状态和完全失效状态,而针对多状态系统共因失效方面的研究却鲜有展开。 本论文通过运用改进的发生函数法,在多状态系统理论框架下对考虑共因失效的不可修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建模与分析,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考虑不完全覆盖的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分析 多状态系统中往往会设计有冗余和自动恢复机制,但是某些元件的失效仍然可能不被系统完整的检测、定位或者恢复,从而导致系统的失效,这种情况就是本论文研究的不完全覆盖。采用决策图对多状态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现有的文献大都采用二值决策图来进行分析,此时最大的缺点就是元件的每一个状态都需要用一个变量来表示,且表示相同元件不同状态的变量之间又存在相关性,因此当元件数及状态数较多时,决策图就会非常复杂,对其进行分析也很困难。 本论文将二值决策图扩展到了多值决策图,运用多值决策图并结合概率论知识对发生不完全覆盖的多状态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更加简明直观,并且减少了计算量,降低了分析的复杂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武滢;谢里阳;李进冬;李兵;;共因失效系统可靠性的截尾次序统计量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2 玉宇;刘涛;童节娟;赵军;张阿玲;;设备修复率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研究[J];高技术通讯;2010年08期
3 贺慧琳;肖强华;;基于FMEA的系统可靠性模型的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学锋;;核电厂共因失效数据分析[A];2010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二次全体委员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斌;阳宪惠;康荣学;;共因失效对PFDavg不确定性的影响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徐文征;陈学刚;李运文;;GO法在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核工业集团公司第八届可靠性成果发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夏家海;谢红卫;张明;;基于立方体理论的MFTA软件设计与实现[A];2000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5 谢里阳;;关于车辆传动系统可靠性分配的分析与比较[A];2004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仇永萍;宋明海;;UPM共因失效分析方法在系统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A];核工业第七届可靠性研究成果专刊论文集[C];2004年
7 赵新文;;大型复杂系统共因失效分析[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修船技术学术委员会船舶维修理论与应用论文集第八集(2005—2006年度)[C];2006年
8 王海涛;吴宜灿;李亚洲;胡丽琴;刘萍;袁润;曹兴焕;李媛媛;;核电站风险监测器软件开发研究[A];第十二届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郭海涛;阳宪惠;;安全仪表系统设计的性能与成本优化[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3)[C];2009年
10 郝学良;黄景德;胡江;;隐马尔可夫模型在潜在故障模式识别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多状态复杂系统可靠性建模及维修决策[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肖宇峰;基于离散概率模型的二端网络可靠性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靳江红;安全仪表系统安全功能失效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4 赵冰;若干退化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及维修替换策略[D];燕山大学;2011年
5 周忠宝;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概率安全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王正;零部件与系统动态可靠性建模理论与方法[D];东北大学;2007年
7 尹晓伟;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机械系统可靠性评估[D];东北大学;2008年
8 李春洋;基于多态系统理论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尹可挺;Internet环境中基于QoS的Web服务组合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陈国华;汽车供应链可靠性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雄强;考虑多种失效模式的多状态系统可靠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展;多状态多阶段任务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华;星载天线双轴定位机构的系统可靠性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雷鹏;考虑不能覆盖失效的模糊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瑞玲;共因失效下串并联系统的一种可靠性优化方法[D];兰州大学;2012年
6 王丽花;多状态退化可修系统的可靠性分析[D];燕山大学;2012年
7 周志博;柴油机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分析及建模[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磊;GO-FLOW方法在冗余系统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及其算法改进[D];浙江大学;2011年
9 刘勇;基于贝叶斯网的道路交通事故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10 孙伟;基于随机过程及信息融合理论的几种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