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单元及其在阵列中的应用研究

柏艳英  
【摘要】:天线是无线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当前无线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天线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期望天线单元具有宽波束、宽频带、高增益特性而阵列具高增益、低副瓣电平特性等。大量研究表明,这些要求对于基于传统技术的天线及阵列设计而言,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为此,人们不断探索各种天线新概念与新技术,以突破相关难题。近年来,可重构天线概念被提出来了。它通过调整集成于通用辐射孔径中的诸如开关、变容二极管等状态可控器件的状态,实现对天线性能的重构。由于可重构天线释放出了新的设计自由度,极大地扩展了传统天线及阵列设计解空间,为提升天线及阵列特性提供了巨大潜能,同时也为天线及其阵列设计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课题。本文围绕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单元及其在平面/共形阵列中的应用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本文的主要工作简介如下。 第一章,阐述了可重构天线及其阵列的研究背景,系统地回顾了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及阵列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研究和设计了三款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单元。第一款是二极管开关加载的方向图可重构微带八木天线,良好地解决了开关直流偏置网络与天线辐射体之间的电磁兼容问题;第二款是具有低交叉极化特征的改进型方向图可重构微带八木天线,为解决共形阵列的高交叉极化缺陷提供了基础。第三款天线是一个太阳光辐射式的方向图可重构Hilbert天线,该天线能在多个平面内实现方向图重构,通过波束切换其波束几乎可以连续地覆盖整个上半空间,且有宽带优势。 第三章,详细分析了加载可变电抗的二元阵列方向图、振子表面电流相位和加载电抗值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方向图可重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高效设计方法。从具体研究的加载二元阵列出发,提取了阵列辐射特性一般分析模型,通过系列分析指出,通过对具有差波束特征的原天线加载可变电抗以实现波束重构是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快速设计的一种有效方法,并依照此方法设计了几种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单元,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意义。 第四章,通过研究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单元与平面/共形阵列波束特性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基于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大角度范围扫描阵列新方案,极大地提高了阵列波束扫描特性。首先从阵列天线理论出发,推导并阐述了阵列方向图综合中如有源单元方向图等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其次,将方向图可重构单元应用到平面/共形阵列中,系统研究了阵列布阵方式、阵元工作状态,并基于有源单元方向图方法对阵列方向图进行综合,理论及原理实验表明新型方向图可重构阵列能够实现阵列大角度范围波束扫描。最后,通过对多个微带八木天线的寄生振子加载可变电抗的研究,提出了建立大角度范围波束扫描的大规模的可重构天线阵列的方法。 第五章,提出了混合蔓延野草和粒子群演绎算法,为方向图可重构阵列的综合提供了快捷高效的方法。以微带共形天线阵列为例,验证了该算法在阵列综合方面的优势,即该综合方法既吸收了蔓延野草算法的优势又具有粒子群演绎算法的优势。该方法在第四章中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平面/共形阵列的方向图综合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展示了其高效的优化性能和解决电磁问题的潜力。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对本文的主要工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有待未来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安国;王鹏;刘楠;董加伟;;基于分形概念的方向图可重构蝶形天线设计[J];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2 杨雪松,王秉中;可重构天线的研究进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年04期
3 肖绍球,王秉中;微带可重构天线的初步探讨[J];电波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4 王安国;董加伟;王鹏;;一种方向图可重构印刷振子天线的设计[J];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5 董加伟;章飚;栗换彩;钟玲玲;王勇;;同频方向图可重构印刷振子天线设计[J];微波学报;2010年S1期
6 王安国;刘楠;兰航;;方向图可重构宽带准八木天线的设计[J];天津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7 亓仲奇 ,张天桥 ,朱守正;MEMS在天线领域的应用进展[J];中国无线电;2005年11期
8 孙佳文;陈文华;冯正和;赵凯南;;频率方向图复合可重构寄生单极子天线阵列[J];电波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9 李媛;许文静;李建兰;郭志雷;;一种新型的双频段圆极化可重构微带天线[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04期
10 吕源;沈学民;刘会杰;龚文斌;;新型电控可重构天线阵全向单元设计[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3期
11 肖绍球,王秉中;基于微遗传算法的微带可重构天线设计[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2 彭海兵;王东进;;可重构天线的FDTD研究[J];火控雷达技术;2007年04期
13 王安国;张佳杰;王鹏;侯永宏;;可重构天线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波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14 陈奇波;天线方向图包络要求的发展趋势[J];计算机与网络;1994年06期
15 宋福晓;李克;时信华;;自适应天线阵抗干扰原理及对其干扰措施研究[J];电子对抗;2002年01期
16 王锋,李振强,牛忠霞,王映民;超宽带系统等距线阵的方向图[J];计算机仿真;2005年06期
17 陈默;田茂;;蝶形天线的计算机仿真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04期
18 陈宇;舒挺;郑世勇;;圆波导TE_(11)主模辐射方向性系数的误差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3期
19 华军;刘江凡;席晓莉;王骞;;平面等角螺旋天线的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0 曾文波;赵嘉;;PBG结构方形切角微带天线的设计[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艳英;肖绍球;唐明春;王秉中;;基于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共形圆弧阵列研究[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车斌;颜罡;钱澄;;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方向图可重构MIMO天线[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王秉中;丁霄;;毫米波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及其相控阵研究(特邀报告)[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张建;杨雪松;李家林;王秉中;;一种三角形贴片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孙为昭;王昊;王倞婧;马晓峰;盛卫星;;基于EBG结构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设计[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何明;吕明;;圆台阵天线方向性能分析[A];第五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暨卫星通信系统网间互联互通与接口标准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肖绍球;王秉中;余川;;微带可重构天线的研究[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梁婵君;项铁铭;官伯然;;GSM和GPS频段的单极子可重构天线的设计[A];2011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1年
9 毛小莲;郑会利;贺忠伟;;基于FEKO的机载导航天线方向图分析[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10 蒋迪;;一种小型WLAN天线分析与设计[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艳英;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单元及其在阵列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魏文博;可重构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房志江;小型化及多频段天线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何蔚;小型化与宽频带天线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单福琪;分形及PBG理论用于MEMS可重构天线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陈轶博;可重构微带天线及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君英;可重构微带天线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刘静娴;小型化天线设计及其可重构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伍裕江;多天线通信中的天线与信道空间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刘旭峰;微带共形阵列天线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晓涛;具有多波束选择性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黄河;移动终端上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丽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优化与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晓艳;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丁卓富;可重构天线及其相控阵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旭文;新型可重构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张瑞;平面可重构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崔笑博;基于可重构天线的通信侦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9 曹靖城;基于手持移动终端的可重构天线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吴志昂;频率可重构天线研究与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献;应用负载的指南针[N];计算机世界;2005年
2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庄春红;智能天线在TD-SCDMA中的应用[N];通信产业报;2006年
3 梁燕 董盛安 彭俊;为了开辟新天地[N];中国航天报;2006年
4 广东通宇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伍裕江;基站天线掣肘移动技术发展[N];通信产业报;2007年
5 广东通宇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伍裕江;移动基站天线关键技术的概述及展望[N];通信产业报;2007年
6 安世亚太 贾云峰;Feko在天线罩设计中的应用[N];中国航空报;2006年
7 四川 李明;一锅多星卫星电视天馈系统的设计(下)[N];电子报;2006年
8 ;智能天线技术及其应用[N];人民邮电;2008年
9 赵训威;3G扩容与抗干扰必不可少[N];计算机世界;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孟祥初;让移动应用更“有趣”[N];通信产业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