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33MHz有源RFID标签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射频识别(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十大技术之一,其中有源RFID技术因其识别距离远、易携带传感器等特点,在对识别距离要求较远的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有源RFID标签一般采用能量有限的电池进行供电,在一些更换电池比较麻烦甚至不允许更换电池的应用场合中,就需要尽量延长标签的使用寿命,因此有源RFID的能量管理技术就非常重要。
本文针对有源RFID标签的能量消耗以及多标签识别时存在的碰撞问题,在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外有源RFID标签低功耗技术以及标签防碰撞技术的基础上,对这两种技术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主要内容为:
1、研究目前国内外有源RFID标签的低功耗技术,针对其中存在的响应延时大、能量浪费多、唤醒距离近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唤醒码识别的射频唤醒技术。该技术通过将阅读器发送的射频信号中的射频能量转化成电能,然后提取其中的唤醒码进行比较,如果相匹配就会产生一个外部中断信号将标签唤醒。采用该方法设计出的有源RFID标签具有唤醒距离远、响应延时小、超低功耗等优点。
2、研究目前国内外有源RFID标签的防碰撞算法,针对其中存在的时隙浪费问题而造成有源标签过多的能量消耗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基于碰撞时隙预测的CP-ALOHA(Collision Prediction-ALOHA)算法。该算法通过碰撞扫描过程来提前了解标签选择时隙的情况,从而在查询过程中跳过碰撞时隙和空闲时隙,减少了时隙浪费,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
3、设计并制作有源RFID阅读器、标签、射频唤醒信号发送电路以及接收电路。对标签的能量消耗、唤醒距离、通信距离以及防碰撞算法的效率进行测试与验证,并将这些参数与当前国内外成熟产品以及理论成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有源RFID标签在功耗、唤醒距离以及识别效率上都有很好的性能。
|
|
|
|
1 |
Sabine Muehlenkamp;RFID发展和应用现状[J];现代制造;2004年19期 |
2 |
陈瑞鑫;邹传云;;有源RFID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10年10期 |
3 |
王庆斌;廉价的“聪明”标签[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04期 |
4 |
陈宏林
,许传朝
,杜飞龙
,每文
,王炳晨
,李玮
,王韦
,王拥兵;创新者的聚会——2004中国信息技术趋势大会[J];微电脑世界;2004年09期 |
5 |
叶云燕;;应用低功耗射频收发机构建新型RFID安全监测系统及其应用[J];电源世界;2009年08期 |
6 |
何;飞利浦和Checkpoint共推RFID方案[J];电子产品世界;2004年13期 |
7 |
余松森,王志平,詹宜巨;一种基于EPC的新型物元网模型[J];广东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04年03期 |
8 |
尚锐;;一种超高频RFID读写器的设计[J];仪表技术;2008年08期 |
9 |
王晓华;;RFID图书馆防盗问题研究[J];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2009年03期 |
10 |
姜增良;张彦朴;刘海乐;;基于RFID的文件智能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14期 |
11 |
秦志华;;RFID标签与条码在图书馆应用的比较分析[J];现代情报;2011年02期 |
12 |
;新闻纵横[J];金卡工程;2004年12期 |
13 |
张燕燕;RFID为"物联网"带来新革命[J];金卡工程;2005年04期 |
14 |
孔为民;;RFID—无线电频率标签在图书馆的应用和管理[J];图书馆学研究;2006年07期 |
15 |
田美花;丁香乾;石硕;黎漫斯;;基于RFID技术的数字化生产线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6年S2期 |
16 |
王文峰;金倩;;RFID标签数据结构在国际标准中的定义[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7年05期 |
17 |
沈瑜;王喆;周长勇;;RFID原理及其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年01期 |
18 |
于惠钧;刘晓燕;朱永祥;;RFID标签阅读器系统防冲突算法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8年05期 |
19 |
齐文忠,马文方;RFID路有多远?[J];金卡工程;2005年02期 |
20 |
陈德华;零中频接收技术在RFID读卡机中的应用[J];电子产品世界;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