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宋向阳,韩申生,张令清,邵雯雯,徐至展;ICF快点火概念中超热电子的能量输运[J];中国激光;1997年12期 |
2 |
祁兰英,蒋小华,赵雪薇,李三伟,张文海,李朝光,郑志坚,丁永坤;短波长激光超热电子产生和抑制机理的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9年00期 |
3 |
王建国,黎军,仝晓民,李家明;腔靶超热电子产生硬X射线的理论模拟[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6年03期 |
4 |
祁兰英,蒋小华,赵雪薇,李三伟,张文海,李朝光,郑志坚,丁永坤;短波长激光超热电子产生与抑制机理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0年03期 |
5 |
祁兰英,李三伟,郑志坚,梅启庸,张文海;0.53μm激光产生的超热电子的实验观测[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5年02期 |
6 |
杨进蔚,张炜,曾庆希;HL-1M装置电子回旋加热过程中的超热电子测量[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4年01期 |
7 |
陈黎明,张杰,梁天骄,李玉同,王龙,江文勉;超短脉冲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产生超热电子的能谱研究[J];物理学报;2000年03期 |
8 |
祁兰英,蒋小华,李三伟,李朝光,张文海;不同靶材超热电子和非线性过程特性的实验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0年02期 |
9 |
陶业争,单玉生,李业军,汤秀章,张海峰,王乃彦;超短脉冲激光辐照固体靶产生超热电子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2年06期 |
10 |
李业军;席晓峰;路建新;王雷剑;汤秀章;;靶材料与厚度对超热电子行为的影响[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8年00期 |
11 |
吴衍青,韩申生;电子-离子碰撞对超热电子影响的PIC模拟计算[J];物理学报;2000年05期 |
12 |
杨进蔚,曾庆希,张炜,董家富,李正辉,李伟堂;10~150keVX射线碘化汞探测器阵列研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1年03期 |
13 |
李业军;王雷剑;黄永盛;路建新;张骥;张海峰;汤秀章;;实验研究激光波长对超热电子产生的影响[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7年00期 |
14 |
李三伟,祁兰英,梅启庸,杨向东,唐道源;腔靶内爆区超热电子实验研究[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8年03期 |
15 |
高耀明,;带电粒子在等离子体中的能量沉积[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6年02期 |
16 |
蔡达锋;谷渝秋;郑志坚;周维民;焦春晔;温天舒;淳于书泰;;飞秒激光-金属薄膜靶相互作用中靶前后超热电子能谱的比较[J];物理学报;2007年01期 |
17 |
杨进蔚
,曾庆希
,张炜
,董贾福;HgI_2探测器阵列测量HL-1M中15~150kev X射线辐射[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9年S2期 |
18 |
张家泰,许林宝,常铁强;激光靶耦合中受激Raman散射数值模拟研究和对腔靶实验的分析[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1年00期 |
19 |
杨向东,李朝光,郑志坚;用于激光聚变实验中的GaAs光电探测器[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6年03期 |
20 |
谭世杰;郑坚;;不同加热机制产生的超热电子的相干渡越辐射谐波研究[J];物理学报;2007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