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电力滤波器分次谐波检测算法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精密负载等高科技型设备对电网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等非线性负载的并网运行,却使得公共电网的谐波畸变变得越来越严重,如何检测和补偿非线性负载所产生的谐波,提高电网电能质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有源电力滤波器在分次补偿方式下的谐波检测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比较:1.分析介绍了基于频域的两种分次谐波检测方法—RDFT法和Goertzel RDFT法。为了解决异步采样条件下RDFT法频率泄露导致稳态误差变大的问题,第二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RDFT法的分次谐波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锁相环检测到的频率信息,自适应地调整算法的采样频率,并通过对比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2.分析介绍了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算法的分次谐波检测算法的基本原理,推导得出了基于单模块单一频率检测和多模块并联多频率检测算法的数学模型。在单模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原理和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设计。通过对多模块多频率检测算法的数学模型分析和建模仿真表明:多模块并联后进行全谐波检测时,各个单次检测的模块之间会相互影响,导致算法的稳态误差变大。基于此问题,通过改进算法结构框图得到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法的分次谐波检测方法,并通过数学分析和仿真验证,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好的谐波检测效果。3.分析介绍了基于自适应陷波器算法的分次谐波检测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基于传统的自适应陷波器法的频率收敛速度受被检测信号频率和幅值的影响的问题,通过改进算法的频率检测环节得到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锁相环的自适应陷波器法的分次谐波检测方法,通过仿真,表明该方法的动态响应速度不受被检测信号频率和幅值的影响。4.分别在负载电流稳定、负载电流幅值突变、负载电流频率突变和负载电流含有未检测次谐波的情况下对三相多模块并联的谐波检测算法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各种谐波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并对各方法检测效果进行了综合对比。
|
|
|
|
1 |
徐向民,刘永强,赖声礼,刘运发;基于电磁变换的电网谐波检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
2 |
戴丽萍;基于线性神经网络预测的实时谐波检测[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年06期 |
3 |
唐开富
,郭敏
,孟文博;一种新的电力谐波检测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4年06期 |
4 |
林荣文,谢磊;滤波法谐波检测技术及应用[J];电测与仪表;2004年11期 |
5 |
刘静,朱更军;基于小波变换的电网谐波检测[J];科技广场;2005年03期 |
6 |
刘传林,侯宁宁,张迎峰;基于正序与离散辛普生积分均值公式的三相瞬时谐波检测算法[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7 |
陈仲,徐德鸿;基于基波相位补偿策略的无延迟谐波检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10期 |
8 |
薛文平;刘国海;;基于同步参考坐标变换的改进型谐波检测法[J];电力电子技术;2006年01期 |
9 |
胡乃英;王德成;;基于谐波检测的频谱混叠分析与处理[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6年04期 |
10 |
戴春芳;万健如;黄芳;张磊;;改进型自适应陷波谐波检测法的研究[J];自动化与仪表;2006年05期 |
11 |
汪玉凤;牛丽;赫飞;;基于双CPU的嵌入式谐波检测装置[J];工矿自动化;2009年07期 |
12 |
杨翠萍;靳平;谢芳;;输入电流的谐波检测计算与降谐处理方法[J];电源技术;2009年08期 |
13 |
曹英丽;杨勇;陈春玲;许童羽;;一种电网间谐波检测新方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
14 |
蒋雪峰;李洁;张沥文;鲁彦;马超;邱忠才;;关于电力系统中两大谐波检测法的比较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02期 |
15 |
靳希;董立骏;吴世敏;龚蓓蓓;;一种改进谐波检测算法的实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03期 |
16 |
刘伟;张龙水;范金玉;;基于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谐波检测[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17 |
张俊敏;;基于改进型自适应算法的谐波检测及其性能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年04期 |
18 |
王文举,吴志敢,石贇,贺益康;基于同步相关滤波的广义谐波检测[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0年03期 |
19 |
徐向民,赖声礼,杨杰;电网谐波检测新方法及其实现[J];电测与仪表;2001年05期 |
20 |
戴丽萍;基于带通滤波器的实时谐波检测[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