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海杂波背景下机动目标跟踪算法的研究

张平丽  
【摘要】:雷达目标探测与跟踪一直都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几年,海杂波背景下的雷达信号处理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海杂波背景下的目标跟踪技术。本文将海杂波信号作为背景杂波,并重点引入目标幅度的量测特征信息,提高了对目标状态的估计精度以及跟踪性能。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成熟,雷达分辨率逐渐提高,雷达观测下的海杂波表现出非平稳。在背景杂波特性为非平稳时精确地估计出目标的运动轨迹成为了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若能够充分利用雷达所接收到的量测信息,则能够更加准确地得到目标状态。因此,本文将回波的幅度信息引入目标跟踪算法中,以提高机动目标状态估计精度。在高分辨率雷达的照射下,海杂波所表现出的非平稳特性,常用的瑞利分布模型无法对其准确的拟合,严重影响对机动目标的跟踪效果。为了在相对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下得到较好的目标状态估计,本文使用K分布模型对海杂波建模,并在单目标跟踪和多目标跟踪研究中分别与概率数据关联算法和粒子概率假设密度滤波算法相结合。本文的主要工作有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海杂波的形成机理及其幅度特性,明确了海杂波的空间和时间的相关性。给出了几种常用的幅度统计模型及模型的概率密度函数的分布图形。第二部分,研究了海杂波背景下机动单目标跟踪技术。首先概述了机动单目标跟踪方法的传统研究,随后用概率数据关联(PDA)算法对目标进行了状态估计。在PDA算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引入量测幅度信息的改进算法,并进行仿真分析。第三部分,研究了海杂波背景下机动多目标的跟踪算法。由于对多目标跟踪时,数据关联算法需要对目标和航迹数据进行关联,计算量大且对近距离运动的目标难以进行有效跟踪。为此,本文引入了概率假设密度(PHD)算法,在K分布杂波中对目标进行滤波估计。对比几种算法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对目标状态估计的性能上是相对最优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剑,赵艳丽,罗鹏飞;基于海杂波混沌特性的目标检测[J];现代雷达;2004年02期
2 刘建厂;混沌理论在海杂波研究中的应用[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4年04期
3 黄晓斌,马晓岩,万建伟;对数正态分布海杂波背景下的雷达混沌检测方法[J];航天电子对抗;2004年06期
4 何伍福,王国宏,刘杰;海杂波环境中基于混沌的目标检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06期
5 赵巨波;符燕;耿文东;;海杂波统计特性分析[J];现代雷达;2005年11期
6 王红光;康士峰;张忠治;;海杂波的分数布朗运动模型及其应用[J];现代雷达;2005年11期
7 李彦佐;金亚秋;;随机粗糙海面的多路径海杂波频谱数值模拟[J];微波学报;2005年04期
8 张玉石,康士峰,张忠治;海杂波的非线性测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5年01期
9 刘杰;何伍福;王国宏;关成斌;;基于统计模型的海杂波建模和检测技术综述[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雷旺敏;张飚;;岸基雷达的抗海杂波措施[J];现代雷达;2006年05期
11 石志广;周剑雄;付强;;基于多重分形模型的海杂波特性分析与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08期
12 李广强;盛文;;海杂波特性分析方法研究和比较[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5期
13 陈晓楠;许小可;索继东;;基于径向基函数的海杂波时间序列预测方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4 徐伟;唐霜天;周希辰;;基于海杂波混沌特性的微弱目标信号检测[J];雷达与对抗;2007年02期
15 杨俊岭;程翥;黄晓斌;万建伟;;基于相干K分布模型的二维海杂波分析与仿真[J];信号处理;2007年04期
16 高远;张扬;;海杂波的K-分布建模与仿真[J];电子科技;2007年09期
17 张玉石;张忠治;李善斌;吴振森;;高分辨率海杂波观测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18 王福友;袁赣南;卢志忠;周卫东;;基于实测数据的海杂波及小目标回波特性分析[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8年04期
19 杨芊;盛文;崔海涛;江巍;;海杂波后向散射特性仿真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09期
20 王福友;袁赣南;谢燕军;乔相伟;;海杂波的短时非线性预测研究[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凯;张春荣;强勇;;盒维数估计法在海杂波目标检测中的应用[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苏轼鹏;张永刚;;海洋大气环境对海杂波的影响[A];气象海洋环境与船舶航行安全论文集[C];2010年
3 周凯;张春荣;强勇;;几种用于短时海杂波目标检测的谱估计方法的比较[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刁海南;;叠加地海杂波调制的毫米波目标反射器[A];199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9年
5 邢相薇;陈振林;邹焕新;周石琳;;幅度SAR图像海杂波统计模型分析[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福友;海杂波混沌分形特性分析、建模及小目标检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许小可;基于非线性分析的海杂波处理与目标检测[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苏晓宏;海杂波的特性分析与目标检测处理[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张波;海杂波环境下的弱小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徐湛;海杂波建模及其背景下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李亚军;天发地收高频雷达展宽海杂波建模与抑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时艳玲;高距离分辨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雅斌;高频地波雷达干扰与海杂波信号处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林三虎;基于混沌的非相干雷达海杂波抑制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杨俊岭;海杂波建模及雷达信号模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炜;雷达海杂波数据库建立及特性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芾;基于实测海杂波数据的统计特性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朱玲;地、海杂波特征建模与参数估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周鑫鑫;海杂波特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春芳;基于实测海杂波数据的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裕;海杂波特性分析与仿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杨海文;海杂波建模与实测数据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苏欣欣;雷达海杂波半经验统计建模和目标检测性能预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琨;海杂波建模与仿真[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来庆福;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