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红外图像无参考图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郑欣  
【摘要】:红外图像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价值。一方面,红外图像质量是决定红外成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对输入红外图像进行有效评价是红外图像算法性能评估的前提。红外图像评价的特殊之处在于大部分红外图像没有参考图像,属于无参考质量评价范畴。当前的红外图像评价方法不具备普适性,并且这些方法相互独立,没有形成公认的、完整的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一套有效的红外图像无参考图质量评价体系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此外,图像分割是众多图像处理算法(如目标检测、特征分析、目标跟踪、精确定位)的基础。图像分割的重要意义促使我们针对红外图像质量评价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也进行了相关研究。我们提出了一套新的红外图像无参考图质量评价体系。与现有评价方法相比,新体系具有如下优势:评价方法之间具有很好的互补性,构成了完整的红外图像质量评价体系;针对红外图像的不同应用场合(人在回路系统、自动目标识别系统),分别沿着不同的技术路线(基于人眼视觉特性、与图像算法性能相关)构建红外图像质量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充分考虑了质量评价过程中,没有参考图像的特点。本文的创新点及相关工作可归纳如下:1、针对红外图像背景杂波量化问题,通过比较图像中各个背景区域与目标区域的显著低阶特征,即相位一致性、梯度幅度等信息,研究了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征的红外图像背景杂波量化方法。实验表明,所提杂波量化方法能够准确度量红外图像的背景杂波强度,其度量结果与视觉感知具有很高的吻合度,与现有杂波量化指标相比,其量化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2、通过分析红外图像中干扰目标检测性能的因素,提出了一种面向目标检测性能的红外图像质量评价方法。为了量化描述这一方法,定义并设计实现了利用全局背景干扰度、局部背景相似度对背景干扰程度的定量描述。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图像质量评价指标相比,所提指标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符合,与红外目标检测算法性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3、针对红外图像序列,分析了序列中干扰目标跟踪的因素,得出“红外序列图像的帧内图像质量与帧间目标信息变化将共同影响目标跟踪效果”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新的红外序列图像评价指标:帧内目标信息遮隐程度、帧间目标灰度信息变化程度、帧间目标运动信息变化程度,并给出具体定义及详细计算方法。实验表明,所提指标适用于红外序列图像的质量评价,与跟踪算法性能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是一种有效的红外序列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本文工作弥补了红外图像算法性能评估领域中针对序列图像质量评价的不足。4、针对红外图像评价方法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分析了红外图像中干扰分割算法性能的因素,提出图像局部活跃度指标用以定量描述上述因素。接着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1)利用图像局部活跃度指标自适应确定Stewart PCNN模型的关键参数,从而解决了该模型的关键参数需要人工实验,反复确定的缺陷。(2)现有图像分割算法性能评估方法往往忽略了图像质量的影响,对于算法整体性能评估和不同算法间的比较选择的意义并不大。针对上述不足,我们在图像局部活跃度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图像活跃度指标,进而利用该指标,结合传统优度法,构造了一种基于图像质量的图像分割算法性能评估方法,即加权优度法。本文工作为进一步开展无参考图红外图像评价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付冬梅,罗得贵,李晓刚;红外图像及数据的框架结构式数据库保存方法[J];激光与红外;2000年06期
2 陈东,黄勇杰,沈振康;红外图像目标分割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01期
3 王立;王国锋;刘岩;常青;李言俊;;基于背景模拟的红外图像分割方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2年S2期
4 杨庆华,徐育新;红外图像处理技术在冶金中的应用[J];测控技术;2005年06期
5 左峥嵘;张天序;施长城;;地面场景红外图像特征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03期
6 张励;冯晓晨;张琰;张宏俊;;基于电阻阵的红外图像实时生成和显示系统[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S2期
7 刘政清;杨华;;红外图像降质因素分析及增强效果评价[J];航天电子对抗;2006年06期
8 郑小宝;王仕成;张金生;廖守亿;苏德伦;;红外图像实时生成系统的实时性实现[J];电讯技术;2008年11期
9 袁胜智;谢晓方;郭清风;朱锐;;基于感兴趣区自动提取的红外图像压缩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12期
10 顾国华;王忠林;陈钱;;基于运动目标的二维时间延迟积分红外图像增强[J];红外技术;2008年03期
11 汪小胖;柴金广;黄小仙;;红外图像识别跟踪初探[J];红外;2008年09期
12 郭玉峰;胡学娟;阮双琛;;红外图像处理在钞票鉴伪中的应用[J];激光与红外;2009年01期
13 孙延;李辉;张军;;基于改进模糊核聚类的红外图像分割[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21期
14 郭海涛;周军;;舰船红外图像处理技术及应用[J];海洋技术;2009年03期
15 李江涛;张建奇;黄曦;刘德连;;一种实测红外图像波段拓展方法研究[J];红外技术;2009年10期
16 张建;宫伏安;;基于海天背景的红外图像生成方法[J];红外;2010年07期
17 赵永;姚连钰;李松维;;空中飞机动态红外图像的计算机生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8 娄树理;周晓东;;海洋战场环境下天空的红外图像生成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1年02期
19 谢辉;王乐东;;迎头目标的红外图像特征与检测难点分析[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年03期
20 雷美荣;;一种红外图像增强的新方法[J];机械管理开发;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海涛;;舰船红外图像处理研究的军事意义和现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2 魏新;;红外图像处理技术[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刘振焘;吴敏;曹卫华;何勇;;基于工况识别的高炉最佳红外图像选取方法[A];PCC2009—第2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励;冯晓晨;张琰;张宏俊;;基于电阻阵的红外图像实时生成和显示系统[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朱寅;吴敏;曹卫华;何勇;;基于小波分解与图像增强的高炉红外图像处理方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雨;蒋增波;李文刚;;红外图像不均匀背景消除方法研究[A];2013年(第五届)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胡以华;蔡晓春;;典型目标的红外图像光谱分析[A];成像光谱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卓;李平;;动态红外图像生成技术综述[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9 朱斌;樊祥;马东辉;程正东;;天空红外图像非平稳背景的小波域抑制[A];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郭永胜;谷峰;;CCD近红外图像特征研究[A];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09——第四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岩岩;层状岩体深部巷道变形破坏物理模拟及红外探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2 赵仁涛;基于红外图像的铜电解精炼过程状态检测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3 郑欣;红外图像无参考图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刘俊;基于红外图像的内河运动船舶目标检测和跟踪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孙涵;基于红外图像的道路识别与运动目标跟踪[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6 周欣;红外图像视觉效果增强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简耀波;红外图像处理中的关键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王晓宇;红外图像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李江;红外图像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10 田思;微光与红外图像实时融合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玮;基于Retinex的红外图像预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华杰;嵌入式红外图像阵列实时驱动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张昊天;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实时红外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4 蔡晓望;可见光与红外视频的融合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刘中意;基于多聚焦红外图像的温度测量和三维重构[D];上海大学;2015年
6 陈敏;红外图像识别在船舶舱室火灾监测中的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7 丘岳峰;红外图像行人检测技术[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何克磊;面向肺癌辅助诊断的近红外图像分析平台关键技术与设计实现[D];南京大学;2014年
9 易乐;基于ARM的红外图像目标跟踪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吕静;基于红外图像的行人检测算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锦辉;“显微近红外图像成像方法的研究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项目通过评审[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2 赵亚平;飞艇:监测农作物墒情的哨兵[N];科技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