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电容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研究
【摘要】:随着手机、平板、智能手环等便携设备向着小型化、多功能方向发展,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如今成为集成电路设计者的热门研究方向。传统的DC-DC稳压器由于需要片外大电感,难以实现片上集成;而LDO(Low Dropout Regulator),也称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因为应用简单、便于集成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场合。由于传统LDO需要依靠片外电容的寄生电阻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同样难以被片上系统集成。于是研究人员提出了无电容型LDO,无需片外大电容,适合于SoC系统。但也正是由于输出没有大电容,无电容型LDO在稳定性和瞬态响应等方面具有诸多缺陷,对设计者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在合理的功耗下设计出高性能的无电容型LDO芯片成了当下设计者研究的热点。本文详细研究了无电容型LDO的零极点分布和环路补偿方案,特别对Q-reduction环路补偿方案进行了研究及优化。围绕无电容型LDO的电源抑制特性(Power Supply Rejection,PSR)以及负载瞬态响应性能,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电路。传统LDO的PSR性能由于系统带宽的限制,在高频下会迅速恶化,本文在对PSR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负电容产生电路(Negative Capacitance Circuit,NCC)进行改善。针对无电容型LDO瞬态响应特性较差的缺陷,本文在瞬态脉冲检测(Transient Pulse Detection,TPD)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电路,在不增加静态功耗的前提下改善了系统的瞬态特性。另外,带隙基准(Bandgap)作为LDO中的重要模块,它的性能严重影响着整体LDO的特性,因此本文围绕带隙基准的PSR性能,采用局部负反馈原理产生一个局部电压,从而显著提高了基准电压源的PSR特性,使得整体LDO电路的性能得到了保证。基于以上研究,本论文采用GSMC 0.13μm RF工艺设计了一款高PSR、快速瞬态响应的无电容型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可以应用在射频SoC芯片中。论文对带隙基准参考电路、偏置电路、误差放大器、PSR增强电路以及瞬态响应改善电路等模块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基于Virtuoso软件对整体电路进行了仿真。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本文设计的无电容型LDO正常工作电压范围为2-3.3V,输出电压为1.8V;电路可在100μA-50mA的负载电流范围内稳定工作;PSR在1KHz时仍能达到-69dB,负载电流从100μA突变到50mA时输出下冲和上冲电压分别为88mV和82mV,电路正常工作的最小压差在200mV以下。
|
|
|
|
1 |
高全;杨坡;商力新;;浅谈电容型设备带电检测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11期 |
2 |
戴昌彬,洪贞贤;电容型试品介质损耗因数变化的原因与分析[J];变压器;2002年09期 |
3 |
严璋;电容型设备及避雷器的绝缘在线检测[J];吉林电力技术;1998年03期 |
4 |
刘胜军;刘超;乔红军;王慷;;电容型设备相对比较法的带电测试[J];绝缘材料;2007年03期 |
5 |
党晓强;刘念;谢驰;刘靖;蒋浩;;高压电容型设备在线监测技术[J];电工技术;2003年07期 |
6 |
乐玲凤;电容型设备绝缘监测参数的修正方法[J];供用电;1996年02期 |
7 |
仲崇山,王青霞;电容型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J];华中电力;2004年04期 |
8 |
连鸿松;;油中气体含量对电容型设备绝缘性能的影响研究[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7年05期 |
9 |
范旭华;;110、220kV电容型设备检测手段的有效性分析[J];电力设备;2008年12期 |
10 |
王红斌,庞小峰,林春耀;电容型设备相对比较法的带电测试[J];高电压技术;2004年10期 |
11 |
车俊禄,吴旭涛,严南征,白汗章;电容型设备介质损耗带电测试可行性研究[J];西北电力技术;2002年04期 |
12 |
程丹;黄新波;朱永灿;李小博;郭剑峰;张浩;;变电站电容型设备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J];广东电力;2016年04期 |
13 |
尹克伸;迟忠君;王晋昌;;基于相对值比较法的电容型设备在线状态监测[J];电气技术;2009年01期 |
14 |
李建;;一种电容型位置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J];传感器世界;2007年06期 |
15 |
黎洪昌,叶振捷;电容型试品介质损耗变化的原因与分析[J];电瓷避雷器;2001年04期 |
16 |
李晓辉;覃朝云;甘景福;梁东;潘卓;;电容型设备带电测试装置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J];电气应用;2012年12期 |
17 |
王楠,陈志业,律方成;电容型设备绝缘在线监测与诊断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3年08期 |
18 |
赵灵;电容型设备现场带电测试的分析[J];高电压技术;2002年07期 |
19 |
梁国文
,刘文举;电容型设备在线监测装置现状分析及建议[J];华北电力技术;2002年10期 |
20 |
胡雄心,包家立;电容型开方器的原理与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1996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