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Bi_2Se_3/In_2Se_3超晶格及half-Heusler热电材料输运特性调控的研究

任武洋  
【摘要】:热电材料是一类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主要涉及的就是材料内部电子和声子的输运过程。基于热电材料的热电转换技术具有简单可靠、稳定性高、无噪音、无污染等优点,在功率发电、废热回收再利用、固态制冷等领域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决定热电性能的各电学、热学参数之间强烈的耦合作用,导致高性能热电材料的发展仍未达到预期。鉴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Bi_2Se_3/In_2Se_3超晶格以及half-Heusler热电材料的输运特性,旨在优化相关电学和热学参数,并最终实现热电性能的提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借助分子束外延技术,在氟金云母衬底上外延生长了低维热电材料Bi_2Se_3/In_2Se_3超晶格。综合原位高能反射电子衍射和非原位高分辨X射线的表征,证明了超晶格的周期结构可实现精确控制。通过调节超晶格的周期结构,观察到了热导率的一个极小值。当周期厚度较大时,声子表现为准粒子的输运模式,在异质界面发生非相干的漫散射,导致热导率下降;当周期厚度较小时,声子表现为准波动的输运模式,在异质界面发生相干散射,导致热导上升。热导率极小值的出现就归结于声子从准粒子输运模式到准波动输运模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此极小值比本征Bi_2Se_3薄膜的热导率低了近一个数量级,成功地证明了声子输运特性的调控对于降低热导率的重要作用。(2)杂质原子Ta或者V的引入,均在ZrCoSb格点位置产生了强烈的质量波动和应力场波动。根据Debye-Callaway模型对各声子散射机制的分析,此类点缺陷可以有效地散射高频声子。得益于此,Ta掺杂和V掺杂ZrCoSb的晶格热导率均出现了显著的降低。然而,相较于Ta掺杂ZrCoSb,V掺杂ZrCoSb展现了较差的电学性能。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结果表明,掺杂元素V在ZrCoSb中形成了深能级杂质,因此不仅不能有效地提供载流子,对载流子还产生了一定的散射作用,导致其功率因子远低于Ta掺杂ZrCoSb的功率因子。鉴于Ta掺杂的ZrCoSb不仅实现了晶格热导率的降低,还具有可观的功率因子,因此其ZT值在973K时可达0.8,比V掺杂ZrCoSb的ZT峰值提高了两倍之多。这一结果也表明了在设计声子散射降低热导率的同时,对于电学输运特性的调控同样重要。(3)发现了一类具有超高功率因子的材料体系——Nb_(0.95)M_(0.05)FeSb(M=Hf、Zr以及Ti),其功率因子的峰值均约为100μW cm~(-1) K~(-2),这一数值为半导体基热电材料的最高值。通过提高样品制备时的热处理温度,Nb_(0.95)M_(0.05)FeSb的晶粒迅速增长,材料内部微观缺陷随之减少,有序度变高,有效地调控了载流子的散射机制,从而实现了迁移率的大幅度提升。同时,根据单抛物线能带模型,Nb_(0.95)M_(0.05)FeSb的载流子浓度非常接近最优化的载流子浓度。因此,显著提升的迁移率以及优化的载流子浓度推动了超高功率因子的出现。更重要的是,由于基底原子Nb与掺杂原子Hf存在较强的质量波动和应力场波动,Nb_(0.95)Hf_(0.05)FeSb在具备超高功率因子的同时,还拥有较低的晶格热导率,促使其ZT值在973K时可达0.9,分别比Nb_(0.95)Ti_(0.05)FeSb和Nb_(0.95)Zr_(0.05)FeSb提高了22%和37%。此外,我们还实际测量了Nb_(0.95)Hf_(0.05)FeSb的输出功率密度。当温差为560K时,其输出功率密度可达21.6W cm~(-2),具有非常可观的商业应用前景。(4)通过人为减少Ni的含量,有效调控了TiNiSn中自发形成的Ni填隙原子。TiNiSn和TiNi_(0.92)Sn在晶格常数、禁带宽度、电学性能以及热学性能上的差异,均证明了TiNi_(0.92)Sn结构中填隙原子的减少。得益于Ni填隙原子的有效调控,削弱了其对载流子的散射作用,Ta掺杂TiNi_(0.92)Sn的迁移率和功率因子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值得注意的是,Ta掺杂TiNi_(0.92)Sn功率因子的峰值可达50μW cm~(-1) K~(-2),可比拟目前最好的n型half-Heusler热电材料的功率因子。随后,通过对Ta掺杂TiNi_(0.92)Sn无序散射参数的分析,发现基底元素Ti与掺杂元素Ta之间存在较强的质量波动和应力场波动,可以有效地散射声子,达到降低晶格热导率的目的。因此,Ta掺杂TiNi_(0.92)Sn借助填隙原子调控提升迁移率以及重元素掺杂散射声子的叠加效果,实现了电学输运和热学输运的协同优化,其ZT峰值可以达到0.73,是目前n型TiNiSn基热电材料的最佳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祝婷;谭刚健;;蓬勃发展:从热电理论研究到器件应用——热电材料分论坛侧记[J];中国材料进展;2019年10期
2 岳阳阳;;热电材料性能优化方法综述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年05期
3 张文毓;;热电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上海电气技术;2017年03期
4 KX.1117;;南京理工大学热电材料研究获新突破[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6年23期
5 ;硅基热电材料[J];金属功能材料;2017年03期
6 高杰;苗蕾;张斌;陈彧;;柔性复合热电材料及器件的研究进展[J];功能高分子学报;2017年02期
7 陈超;李柏松;王丽七;孟庆森;;梯度结构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9年03期
8 徐伟;;寻找最优热电材料[J];百科知识;2014年02期
9 ;高性能热电材料研发获重大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14年01期
10 ;热电材料最新论文摘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3年07期
11 ;美新型热电材料性能跨越重要里程碑[J];电站辅机;2012年04期
12 ;新型热电材料实现迄今最高“热变电”效率[J];功能材料信息;2012年06期
13 ;福建物构所新颖热电材料探索研究获重要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09年05期
14 高峰;;前景广阔的热电材料[J];太阳能;2008年10期
15 王国文;王秀峰;于成龙;江红涛;李金换;陈思涛;;梯度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7期
16 马秋花;路朋献;;n型热电材料的研究现状[J];电工材料;2005年04期
17 李守林;杨君友;鲍思前;朱文;樊希安;张同俊;;梯度热电材料的优化设计及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5年10期
18 刘静,李敬锋;热电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新材料产业;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热电材料[A];2010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朱品文;李璐;杨雪;;高压在热电材料研究中的应用[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李来风;周敏;;低温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莫基彬;赵鹏飞;霍凤萍;武伟名;徐桂英;;热压制备ErxY14-xFeyMn1-ySb11热电材料及性能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梁大鑫;庞广生;;纳米热电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杨君友;张建生;朱云峰;刘正来;;多尺度热电材料的性能测试及表征研究进展[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王雷;贾小乐;王大刚;;聚噻吩/碳纳米管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与热电性能研究[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2年
8 张丽娟;张波萍;葛振华;李敬锋;;Bi_2S_3/AgBiS_2复合热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9 陈柔刚;杨君友;朱文;;氧化物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10 ;热电材料及其应用[A];2009中国材料研讨会会议程序和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武洋;基于Bi_2Se_3/In_2Se_3超晶格及half-Heusler热电材料输运特性调控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张喨;二维六方氮化物材料热输运性质及钛酸锶材料热电性能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3 章薇;钴酸盐热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4 石唯;小分子掺杂聚3,4-乙烯二氧噻吩基热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年
5 石文;有机热电材料的理论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6 方腾;Half-Heusler热电材料电热输运性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7 张旦;多元铜基化合物热电材料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8 邢光宗;热电材料电学性质和筛选方法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9 徐呈亮;CoSb_3基热电材料体系Ce-Co-Sb/Fe三元系的相平衡测定及热力学优化[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10 忻佳展;镁基热电材料的可控制备、电声输运及性能优化[D];浙江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南清;热电材料SrSi_2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唐语;SnSe单晶热电材料的制备与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3 胡慧珊;原位反应法制备SnTe基纳米复合热电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4 李杰;Heusler合金热电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理论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5 高彦华;基于结构-性能关系的热电材料数据驱动设计[D];西北大学;2019年
6 雷景丹;新型热电材料MgAgSb和Cu_2Se的制备及性能优化[D];河南大学;2019年
7 王雪强;热电材料及器件的热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8 彭智;多晶SnSe热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9 杨宁;SnSe多晶热电材料的Ag、Cu元素掺杂改性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10 王聪;层状热电材料热输运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闫洁;“声子液体”助热电材料实现突破[N];中国科学报;2012年
2 记者 张建列 通讯员 冯春;深圳先进院在纳米尺度热导测量领域获进展[N];广东科技报;2017年
3 记者 吴长锋 通讯员 周慧;新方法大幅提升热电材料转换效能[N];科技日报;2017年
4 汪海;华东师大取得热电材料研究新进展[N];上海科技报;2009年
5 ;热电材料及其应用[N];科技日报;2004年
6 张小明;神奇的热电材料[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宋育欣 实习生 党鹏;郭鑫:因为热爱 所以坚守[N];吉林日报;2019年
8 记者 林莉君 通讯员 万丽娜;打开提高热电材料“热变电”效率新门[N];科技日报;2015年
9 记者 刘霞;掺杂稀土让热电材料转换率提高25%[N];科技日报;2011年
10 记者 王春;高性能热电材料研发获得重大进展[N];科技日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