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若干布线算法研究

庄昌文  
【摘要】: 我们首次将蚁群(ACS-Ant Colony System)算法应用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 物理设计中,具体实现了一个开关盒布线算法,取得了较遗传算法、模拟退火 等算法为优的结果。开关盒布线问题是物理设计后期的一个NP-完全问题,因 为它最终决定线网的实际走线,对整个布图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前, ACS算法已成功地运用到TSP问题和计算机通信等领域中,受此算法的启发, 我们在ACS协同学习的基础上融进了协同工作的机制,得到一个增强了的ACS (IACS),并应用到了开关盒布线中。在开关盒布线中,各蚁群在各自线网引 脚的牵引下,在停等机制的协调下,能有效地避免它们在争用布线区域中引起 的冲突,使算法能快速将各线网布通,同时优化了线长和通孔数。 我们运用JAVA语言实现了一个采用Agent技术的并行布线系统。由于计 算机网络(尤其是Internet和Intranet)已逐渐成为各行各业计算机应用的基础 设施,高效地利用网络中的计算资源是所有算法设计者提高算法性能的一个有 力途径,本文结合计算机界热门的Agent技术,运用JAVA语言,采用C/S模 式,在局域网上实现了一个并行布线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有着很高的加 速比。由于JAVA的跨平台特性,使并行系统可以平滑地移植到异构的Internet 环境中。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结构同样可以运用到其它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计算 资源的系统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我们首次在总体布线过程中同时考虑串扰和时延。通过采用一种广泛使用 的互连线时延模型和一种简单的串扰计算模型,我们尝试了在总体布线过程中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论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若千布线算法研究 同时考虑时延和串扰的方案。我们的具体作法是:将串扰和时延变换为通道容 量表示,将问题转换为变通道容量的Steiner树问题,用一个Steiner树算法分 别对名线网进行初始布线,若有线网违反串扰或时延约束,则采用拆线重布的 方法来修正,拆线重布中采用A旷nt技术。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算法是可行 的。 乳们将蚁群算法首次应用到多层布线的通孔最小化问题中。在高性能和高 密度的芯片设计中,多层布线是经常出现的。为了优化多种设计目标如线长最 短、面积最小、考虑时延和串扰等问题,人们往往在布线之后采用一些特别算 法,对初始布线结果进行优化。多层布线的通孔最小化算法便是在保持线网的 拓扑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为各线网的网段分配合适的布线层,使得最后布线结 果中的通孔数最少。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系统(ACS)的多层通孔 最小化算法。首先K层布线的CYM问题被转化为一个交叠图,图中每个结点 中有K个隧道,这样为各网段分层的问题转化为穿越各结点的隧道而形成的一 条路径的问题。结合ACS的基本思想,各蚂蚁通过互相学习,能够搜寻到使最 后布线结果中通孔数得到优化的一条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 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Web的布线设计环境XLAYDEN,在该环境中,系统 能够将用户的设计任务自动公布在Internet上,由多人共同设计完成;系统能够 可靠地保存用户的数据,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设计工具,并且XLAYDEN能够 自动利用网上的计算资源,提高系统的计算性能。通过系统原型的实验,表明 设计是基本可行的,并且具有很好的伸缩性和移植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满德,严晓浪,马琪;多层无网格布线算法研究进展[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5年01期
2 陈春鸿,王丽萍,邱飞岳;集成电路自动布局和布线研究新进展[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3 彭宇行,李思昆;自动布线的并行化[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0年01期
4 刘册;商用布线系统产品的新趋势[J];市场与电脑;1997年11期
5 程云峰;如何选择结构化布线产品与安装商──结构化布线系统机理的深层考虑[J];软件世界;1998年01期
6 ;丽特公司高级产品经理入选全球布线业十杰[J];信息系统工程;1998年12期
7 江帆;全面构造21世纪的布线系统[J];通信世界;1999年06期
8 刘秋艳;关于“Protel 99 SE”教学的探讨[J];文教资料;2005年30期
9 张琳;;印制电路板设计中的布局与布线[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1期
10 ;KRONE推出PremisNET结构化布线系统[J];信息系统工程;1998年06期
11 ;短闻[J];信息系统工程;1999年08期
12 ;布线也要“一步到位” 朗讯布线深入企业[J];每周电脑报;1999年09期
13 ;结构化布线的未来发展趋势[J];电子产品世界;2000年01期
14 孙晟东;布线系统标准的发展[J];通信世界;2002年15期
15 王非;Molex让安全与智能并重实时布线中国抢单[J];多媒体世界;2002年06期
16 张建明;光电设备电子机柜布线工艺研究[J];电子工艺技术;2003年02期
17 ;信息高速路[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3年10期
18 周立云;家庭装修的电话、宽带、电视布线指南[J];电子世界;2004年12期
19 ;布线产品精选[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5年09期
20 ;CLIPSAL TITANIUM布线助航天学子网上遨游[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萍;范利军;李国臣;;消防管线的敷设及选用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2 李克坚;薛梦驰;黄堃;;基于xPON网络架构的FTTH布线系统解决方案[A];中国通信学会2011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冬捷;陈健;;火灾报警系统的安装与调试[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4 岳建强;刘刚;董立亭;王强;;关于自动气象站地温布线改造的思考[A];贵州省气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白宣羽;汪渊;徐可为;;集成电路的铜互连布线及其扩散阻挡层的研究进展[A];TFC’03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王军敏;周宁;查光明;;集成电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A];四川省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专委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项大健;徐法东;侯学兵;郭月霞;;移动气象雷达结构总体设计[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谢建鑫;;用PROTEL DXP设计电路板的一些准则[A];第二十三届中国(天津)2009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卢明田;;简述PLC应用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2008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然山;李强;何伟;;综合布线的发展[A];中国通信学会2002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昌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若干布线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竺红卫;VLSI P/G网验证及宏单元布线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徐宁;用于VLSI物理设计的计算智能算法研究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4 罗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物理设计中的直角斯坦纳树问题[D];南开大学;2009年
5 陈伟男;基于FPGA的可重构系统及CAD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高海霞;基于SRAM技术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设计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吴多龙;印刷电路板的电磁辐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8 谢满德;芯片级多层布线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孙剑;考虑时序关键路径的布线后双重图案光刻层分配算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王小港;遗传算法在VLSI设计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凌;分析并消除串扰的总体布线算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陈赟;大规模集成电路自动布局布线设计方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3 李静;电源/地线线网的拓扑优化设计及进化蚁群算法在VLSI多端线网绕障布线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李江涛;智能建筑结构化布线施工图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戚捷;通信机房设备与接地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李文涛;吉化有机合成厂企业Intranet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钱军平;建筑智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胡英奎;智能建筑结构化布线系统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9 王洪申;电路CAD中PCB的自动布线算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10 张骥;涪陵化工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与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看安普如何布线IDC[N];计算机世界;2004年
2 ;布线新品俏争春[N];网络世界;2003年
3 张豫沛;布线不能“全一样”[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4 江丽;布线发展的现状及分析(之一)[N];网络世界;2000年
5 立文;西蒙布线助阵珠海公安局[N];建筑报;2000年
6 ;帮用户建立数据中心布线理念[N];网络世界;2009年
7 叶冰;Avaya为LAN布线树新标[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8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二十八研究所 张豫沛;对“全一样”布线的思考[N];网络世界;2001年
9 ;WLAN摆脱布线烦恼[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10 刘瑾;绿色布线理念如何落地[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