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铝共烧基板金属化及其薄膜金属化特性研究
【摘要】: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对芯片之间的互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端电子系统中高密度封装技术逐渐成为发展的主流。多芯片组件(MCM)是微电子封装的高级形式,它是把裸芯片与微型元件组装在同一个高密度布线基板上,组成能够完成一定的功能的模块甚至子系统。MCM还能够实现电子系统的小型化、高密度化,是实现系统集成的重要途径,在MCM中高密度布线的多层基板技术是实现高密度封装的关键。
氮化铝(AlN)陶瓷具有高导热率、低介电常数、高强度、高硬度、无毒性、热膨胀系数与Si相近等良好的物理性能,采用氮化铝作为介质隔离材料制备的AlN多层布线共烧基板,在高密度、大功率MCM的封装以及MEMS封装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共烧导带浆料与AlN生坯之间的烧结应力是造成基板失效的原因。为了消除二者之间的烧结应力,共烧导带浆料与AlN生坯必须同时进入烧结状态,具有相同的收缩特性。通过采用单质SiO_2玻璃粉,代替Y_2O_3、CaO和SiO_2等的混合物添加剂,得到了在烧结初期优良的AlN共烧基板材料收缩一致性。
AlN陶瓷的助烧剂是CaO和Y_2O_3,在烧结过程中会形成YAlO和CaAlO液相。通过改变导带浆料中SiO_2的含量,在促使导带浆料完成烧结的同时,在导带中也保留一定数量的孔隙。这样在烧结过程的保温阶段,为AlN烧结过程中的YAlO和CaAlO液相扩散达到基板表面提供了一定的扩散通道和驻留空间,导带在保温阶段也能够随着AlN一起自由收缩。从而保证了AlN陶瓷介质材料和导带浆料,在保温阶段的收缩一致性。
在陶瓷介质和导带浆料之间的界面位置,有SiO_2、AlN,以及AlN的添加剂CaO和Y_2O_3存在,它们四种单质材料发生反应,在界面位置形成ysialon,casialon玻璃相和CaSiAlO和YSiO的晶相,提高了焊盘的附着力。
经过实验,发现SiO_2含量在0.45%质量分数时,浆料与基板之间能够满足匹配性要求,烧结应力小,AlN共烧基板能够达到足够的致密度和平整度。这时的导带方阻达到10mΩ/口,基板的翘曲度小于50μm/50mm,导带焊盘的键合强度大于3kgf/mm~2,共烧基板的层数达到9层,AlN共烧基板尺寸达到50×50mm~2。这些指标达到了国外九十年代初期的研究水平,完全满足实用化的要求。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聚酚亚胺(PI)是薄膜多层布线的重要介质材料,它是由两种单体在热处理
后聚合而成。它与金属薄膜的相互作用会影响金属薄膜材料的导电率,并且导
致自身的性能变坏。n与CU反应后,形成络合物,热处理时自身降解,击穿强
度降低,介电常数提高;CZ在热处理后从络合物离解出来形成CllO和CUZO。
这些缺陷可以通过在PI和Cu之间采用Cr膜作为阻挡层来解决。
Cr/Cu/Cr是目前常用薄膜互连结构。通过分析AW衬底上沉积的Cr/Cu/Cr
簿膜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的特性。得到以下结论:在 3 00 oC处理温度下,Cr、Cu
之间的相互扩散小,Cr膜致密,Cu膜没有显著的氧化,能够满足薄膜导带的要
求;但是升高温度至500oC以上,Cr、Cu膜之间的扩散加剧,Cr膜表面出现裂
纹,Cu膜被氧化。Cr、Cu之间没有形成合金或化合物。
|
|
|
|
1 |
胡永达;氮化铝共烧基板金属化及其薄膜金属化特性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3年02期 |
2 |
田民波,梁彤翔;AlN-W多层共烧布线技术[J];半导体情报;1995年06期 |
3 |
黄奇良,潘伟,张直;AlN陶瓷表面钛金属化反应机理及微观结构[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3年03期 |
4 |
田民波,梁彤翔;VLSIC用AlN封装的金属化及元件设计[J];半导体情报;1997年03期 |
5 |
;福建华清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J];电力电子;2010年01期 |
6 |
鲁玉明,丘泰,沈春英;碳热法合成AlN纤维的形貌及反应机理[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3年03期 |
7 |
贾超义;高导热性氮化铝陶瓷基板[J];电子元件与材料;1987年06期 |
8 |
黄岸兵,崔嵩;消除AlN陶瓷基片色斑[J];电子元件与材料;1998年04期 |
9 |
沈锦泉;;氮化铝多层封装[J];电子机械工程;1987年06期 |
10 |
;光波导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8年06期 |
11 |
黄继颇,王连卫,祝向荣,多新中,林成鲁;脉冲激光沉积制备c轴取向AlN薄膜[J];压电与声光;1999年05期 |
12 |
于亮;周武平;熊宁;吕大铭;;大功率微波真空管用氮化铝基高导热微波吸收材料[J];真空电子技术;2008年02期 |
13 |
董玉成;郭志友;毕艳军;林竹;;Zn,Cd掺杂AlN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发光学报;2009年03期 |
14 |
刘付德;;对用氮化铝压电薄膜制作微波体声波延迟线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9年S1期 |
15 |
刘建平;张晖;;NH_4Cl对机械活化Al粉燃烧合成AlN的控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01期 |
16 |
杨艳玲;鲁燕萍;田志英;刘征;;纳米碳管复合陶瓷微波衰减材料的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2009年04期 |
17 |
黄继颇,王连卫,林成鲁;性能优异的多功能宽禁带半导体AlN薄膜[J];功能材料;1999年02期 |
18 |
高艳茹;李小兰;;广泛选择多芯片模块用材料[J];印制电路信息;1999年11期 |
19 |
胡向洋,汪荣昌,顾志光,戎瑞芬,邵丙铣,宗祥福;以氮化铝陶瓷为基板的倒装式封装工艺研究[J];半导体技术;2000年05期 |
20 |
赵有文;董志远;魏学成;段满龙;李晋闽;;升华法生长AlN体单晶初探[J];半导体学报;2006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