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填充相对论行波管的基础理论研究
【摘要】:
相对论行波管是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高功率微波器件,它利用电子注中的慢空间电荷波与结构波发生同步互作用来实现高频信号放大。由于其强功率、宽频带的特点,人们主要将它用于等离子体受控核聚变的回旋谐振加热、驱动相控阵雷达和高能电子加速器的波源,在军事和民用上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研究发现,当在微波器件中填充了等离子体以后,器件的输出功率和互作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等离子体还可改善电子注的传输质量,甚至取消笨重的外加磁场。莫斯科电子工程研究所、美国休斯实验室和马里兰大学在这方面均有报道,开始都主要集中在相对论返波振荡器上,随后对填充等离子体的相对论行波管的研究也日渐增多,我国电子科技大学高能电子学研究所也正在积极地开展该领域的各项研究工作。
本文主要围绕等离子体填充大功率微波器件----波纹波导和螺旋线,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主要工作如下:
1.从等离子体的流体模型和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借助弗洛奎定理,利用场匹配法,推导了在强引导磁场下,等离子体完全填充的波纹波导慢波结构被一有限厚度的环型相对论电子注所激励的色散方程,通过数值计算,本文首次详细地分析了等离子体填充相对论行波管的色散特性,讨论了等离子体的密度、电子注的电压、电流及电子注在慢波结构中的不同位置对行波管的增益、带宽和中心频率的影响。
2.本文创新性地建立了等离子体部分填充螺旋线慢波结构的线性理论,数值计算了在不同的等离子体填充密度与填充半径条件下,螺旋线的色散特性、耦合阻抗和行波管的小信号增益。研究发现,在螺旋线中填充了等离子体以后,形成了一种新的混合模式,螺旋线的色散特性与耦合阻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行波管的增益得到显著提高。
3.通过对等离子体辅助行波放大器基本结构的研究,较系统地分析了该装置各部分器件的原理、特性、功能以及与相关器件的比较。
4.利用等离子体的流体模型和场匹配法,创新性地建立了在无引导磁场下,具有离子通道的等离子体辅助行波放大器的线性理论,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波纹波导的各项几何参数如波导平均半径、波纹深度、波纹周期等对等离子体辅助行波放大器高频结构的色散特性和小信号增益的影响,为慢波结构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5.通过对等离子体填充光滑圆柱波导和波纹波导的理论分析,在国内首
WP=8
先讨论了在等离子体均匀填充和无限薄等离子体环形填充两种不同的情况下,等离子低频模式的色散特性,并进行了相应的比较。研究发现,在无限薄环形等离子体填充的周期性波纹波导中,等离子体低频模式满足弗洛奎定理,其频率不再受到等离子体频率的限制
|
|
|
|
1 |
华一心;;纵向导体加载螺旋线慢波结构的计算[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
2 |
王俊毅;迴旋行波管中波型耦合系数的计算[J];电子与信息学报;1983年01期 |
3 |
龚秀芬,朱哲民,石涛,吴玉奎;行波管中声参量放大效应的研究[J];声学学报(中文版);1988年01期 |
4 |
杨军;胡跃辉;吕国强;邓光晟;;多注行波管[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20期 |
5 |
王自成;韩沛然;王莉;李海强;张世杰;徐安玉;郝保良;宋培德;戴志浩;;圆波导梳状慢波结构的耦合阻抗[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年11期 |
6 |
胡权;黄桃;杨中海;李斌;李建清;廖莉;肖礼;朱小芳;;行波管周期永磁聚焦系统模拟软件的研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02期 |
7 |
殷海荣;宫玉彬;魏彦玉;岳玲娜;路志刚;巩华荣;黄民智;王文祥;;有限开敞介质光子晶体的模式及其带结构分析[J];物理学报;2008年06期 |
8 |
沈金亮;宫玉彬;王战亮;魏彦玉;王文祥;;椭圆带状电子束聚焦方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6期 |
9 |
包生祥,王守绪,马丽丽,赵登华,范荣奎,李键;行波管用钨铼合金中高含量铼的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03期 |
10 |
张勇;薛凯;;高均衡量微带宽带功率均衡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07期 |
11 |
谢文楷;王彬;吴蕾蕾;;任意纵向磁场中等离子体-腔漂移通道电磁波的解析解[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8期 |
12 |
郝保良;肖刘;刘濮鲲;李国超;姜勇;易红霞;周伟;;螺旋线行波管三维频域非线性注波互作用的计算[J];物理学报;2009年05期 |
13 |
唐涛;巩华荣;宫玉彬;王文祥;;毫米波折叠波导行波管输入输出过渡波导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5期 |
14 |
李斌,杨中海,莫元龙;幅相一致行波管非线性理论与计算机模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3年04期 |
15 |
岳玲娜,王文祥,魏彦玉,宫玉彬;同轴任意槽形周期圆波导慢波结构色散特性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5年09期 |
16 |
姚列明;杨中海;李斌;黄桃;;行波管收集极的热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1期 |
17 |
薛东海;王文祥;岳玲娜;魏彦玉;宫玉彬;;曲折圆形槽波导慢波系统的高频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09期 |
18 |
殷海荣;宫玉彬;魏彦玉;巩华荣;路志刚;黄民智;王文祥;;毫米波沟道梯型行波管的等效电路分析[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8年03期 |
19 |
丁雪进;李建清;;行波管中二次谐波注入对三阶互调的抑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年11期 |
20 |
胡玉禄;杨中海;李斌;李建清;马珊珊;黄桃;金晓林;;行波管中静态轨迹的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