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弹道靶尾迹微波扫频干涉仪诊断系统设计

何昌委  
【摘要】: “扫频式微波干涉仪系统”是某重大技改项目中的技术改造项目。具体要求是将所研制的扫频式微波干涉仪应用于某气动物理靶中对等离子体尾迹进行电子密度的测量。扫频式微波干涉仪系统应具有操作简单,测量方便、准确与可靠的特点。 气动物理靶中的超高速飞行物的尾迹与一般的等离子体有共性又有不同点,所以在第一章绪论里主要讲述等离子体诊断,特别是气动物理靶尾迹的诊断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常用方法,并对闭式谐振腔和开放式谐振腔诊断系统的基本思路和原理作了介绍。综述了国内外动态,以及归纳了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介绍了在无磁场条件下,微波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特性以及弹道靶等离子体尾迹的特点。较详细地介绍了微波在等离子体中传输、反射、折射和截止的理论和条件,并说明了等离子体微波测量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介绍了微波干涉仪的常用类型、特点及原理,包括外差式干涉仪、反射式干涉仪和扫频式干涉仪,并对各种方案作了简单的比较。本章简明地介绍了干涉仪的设计思路及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详细地设计了气动物理靶尾迹扫频式微波干涉仪诊断系统,提出了的设计思想,并说明了这类干涉仪要注意的问题。本章还讨论了扫频式微波干涉仪诊断系统的误差处理方法及原理。第五章用ADS软件仿真了扫频式微波干涉仪的高频部分的原理、性能及有关器件的要求。第六章介绍了扫频式微波干涉仪的高频部分的布线图思路及原理。 第七章详细讨论了扫频式微波干涉仪中的核心关键器件之一的点聚焦透镜天线设计原理、方法及整个设计过程和检测方法。采用两面不同的双曲面构成透镜,并采用喇叭透镜一体化的技术。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设计方法和结论的可靠性。第八章简略地介绍了部分数据处理和定标的理论基础和软件设计思路。 本文所研制的气动物理靶尾迹扫频式微波干涉仪诊断系统是一种高性能的等离子体密度诊断系统,操作简单,测量方便、准确,其成果的潜在社会效应十分明显,对干涉仪技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康红文,范萌,魏中磊,王锡良;两个角区湍流场及其尾迹的实验研究[J];力学学报;1996年04期
2 夏雪湔,黄政;轴对称钝物体的尾涡结构[J];力学学报;1990年03期
3 陈仁良;悬停状态旋翼尾迹研究及气动特性计算[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5年03期
4 马晖扬,麻柏坤,张人杰;分层流体中物体运动尾迹的理论和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5 刘建勇;周盛;袁巍;;叶轮机内附面层流动与分离的某些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9年05期
6 徐国华,王适存;前飞状态直升机旋翼的自由尾迹计算[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7 嵇峰;樊建人;任安禄;岑可法;;非均匀来流对三维气固圆柱尾迹的影响[J];热力发电;2007年02期
8 刘火星;周琨;邹正平;;涡轮叶栅尾迹对二次流影响的试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3期
9 刘火星;袁耀;余弦;邹正平;;涡轮叶栅尾迹对泄漏流影响的试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4期
10 牛家玉;再入弹头非平衡尾迹的回波特性分析[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0年03期
11 黄海明;徐晓亮;;漩涡合并过程中颗粒运动的数值模拟[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0年04期
12 牛家玉;钝锥体非平衡尾迹简化计算方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3年02期
13 郑少白,杨宣宗;等离子体微波干涉仪的新的显示方式[J];物理;1986年08期
14 赵守珍,谭华铮;微波干涉仪测量等离子体电子密度[J];大学物理;1987年12期
15 陈仁良,明晓;悬停状态旋翼尾迹边界测量[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7年04期
16 陈仁良,明晓,梅卫胜;悬停状态旋翼非定常尾迹测量[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17 张宇,张永刚,黄韦艮,楼琇林;一种利用SAR图像检测船舶尾迹的方法[J];国土资源遥感;2003年01期
18 陈伟芳,石于中,吴其芬;化学非平衡尾迹流场的数值计算[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19 吴建明,高本庆;再入飞行物等离子体尾迹RCS的计算[J];电波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20 吴先鸿,陈矛章;Baldwin-Lomax 模型在转静干涉流动中的应用[J];航空动力学报;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波;周国军;;Ridgelet变换在低信噪比舰船尾迹识别中的应用[A];全国第三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专刊[C];2009年
2 凌国灿;;尾迹型流动中的旋涡位错研究[A];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报告会——应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3 魏岗;苏晓冰;赵先奇;吴宁;;运动源致传播内波三维结构的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赵先奇;魏岗;吴宁;尤云祥;;线性分层流体中小球生成尾迹内波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林卓歆;;浅谈海上渔船的避让与措施[A];船舶避让与安全操作[C];2007年
6 赵红亮;凌国灿;牛家玉;;非均匀尾迹型剪切流中的旋涡演化控制初步探索[A];第十届全国分离流、旋涡和流动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敬军;贾来兵;尹协振;;鱼类C形起动中尾迹流场特征[A];第十届全国分离流、旋涡和流动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招启军;徐国华;;旋翼流场数值模拟的一个混合方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9 杨亚芬;陈出新;;不对称导致的土卫六尾迹的偏转[A];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刘波;蔡元虎;曹志鹏;梅运焕;;叶栅流场尾迹中非定常涡系的数值模拟[A];2003’全国流体力学青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明;海洋舰船尾迹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仿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3年
2 熊俊;圆柱尾迹三维转捩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3 蒋雪辉;非定常尾迹对气膜冷却影响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4年
4 杜一庆;高温、低阻、高效加力燃烧室火焰稳定器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毛明明;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动叶弯和掠的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宋辰瑶;基于尾迹分析的旋翼旋转噪声计算及桨-涡干扰噪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史勇杰;基于CFD方法的直升机旋翼桨—干扰气动和噪声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嵇峰;管束间气固两相流动的直接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肖中云;旋翼流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7年
10 杨亚芬;地球、木卫一、土卫六磁层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昌委;弹道靶尾迹微波扫频干涉仪诊断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2 张小奇;微波干涉仪数据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国庆;弹道靶尾迹微波扫频干涉仪诊断系统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安士全;微波扫频干涉仪系统及实验室测试[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肖朋;多级叶栅间相互干涉的三维定常数值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薛庆栾;离心压气机三维流场数值计算与修改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7 李西营;电化学方法研究垂直上升管内的弹状流特性参数[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万津津;近壁方柱绕流湍流场非定常特性的PIV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周晓东;射箭用“激光测试实时反馈系统”装置的研制及对射箭动作稳定性的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10 查可畏;跨音速涡轮级三维非定常流场数值模拟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王蕊;暖冬:看不出有煞尾迹象[N];解放日报;2001年
2 徐坚;我教美国学生做三维动画[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3 陈昱澍 张敬良;妙用尾迹歼敌机[N];中国国防报;2003年
4 ;凌国灿——旋涡流动与尾迹演化复杂性的探索者[N];科技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刘莉;给飞机插上绿色翅膀[N];科技日报;2002年
6 赵新安;我国大气和海洋动力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N];中国海洋报;2001年
7 李中华;冲击极限:飞出歼10最快速度[N];中国国防报;2009年
8 《计算机世界》评测实验室 吴限 祁昕;引领时尚[N];计算机世界;2000年
9 卢苏燕;天文学家发现一激烈活动星系[N];人民日报;2007年
10 田武;飞机为什么会拉烟?[N];中国国防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