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靶尾迹微波扫频干涉仪诊断系统设计
【摘要】:
“扫频式微波干涉仪系统”是某重大技改项目中的技术改造项目。具体要求是将所研制的扫频式微波干涉仪应用于某气动物理靶中对等离子体尾迹进行电子密度的测量。扫频式微波干涉仪系统应具有操作简单,测量方便、准确与可靠的特点。
气动物理靶中的超高速飞行物的尾迹与一般的等离子体有共性又有不同点,所以在第一章绪论里主要讲述等离子体诊断,特别是气动物理靶尾迹的诊断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常用方法,并对闭式谐振腔和开放式谐振腔诊断系统的基本思路和原理作了介绍。综述了国内外动态,以及归纳了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介绍了在无磁场条件下,微波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的特性以及弹道靶等离子体尾迹的特点。较详细地介绍了微波在等离子体中传输、反射、折射和截止的理论和条件,并说明了等离子体微波测量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介绍了微波干涉仪的常用类型、特点及原理,包括外差式干涉仪、反射式干涉仪和扫频式干涉仪,并对各种方案作了简单的比较。本章简明地介绍了干涉仪的设计思路及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详细地设计了气动物理靶尾迹扫频式微波干涉仪诊断系统,提出了的设计思想,并说明了这类干涉仪要注意的问题。本章还讨论了扫频式微波干涉仪诊断系统的误差处理方法及原理。第五章用ADS软件仿真了扫频式微波干涉仪的高频部分的原理、性能及有关器件的要求。第六章介绍了扫频式微波干涉仪的高频部分的布线图思路及原理。
第七章详细讨论了扫频式微波干涉仪中的核心关键器件之一的点聚焦透镜天线设计原理、方法及整个设计过程和检测方法。采用两面不同的双曲面构成透镜,并采用喇叭透镜一体化的技术。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设计方法和结论的可靠性。第八章简略地介绍了部分数据处理和定标的理论基础和软件设计思路。
本文所研制的气动物理靶尾迹扫频式微波干涉仪诊断系统是一种高性能的等离子体密度诊断系统,操作简单,测量方便、准确,其成果的潜在社会效应十分明显,对干涉仪技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
|
|
|
1 |
康红文,范萌,魏中磊,王锡良;两个角区湍流场及其尾迹的实验研究[J];力学学报;1996年04期 |
2 |
夏雪湔,黄政;轴对称钝物体的尾涡结构[J];力学学报;1990年03期 |
3 |
陈仁良;悬停状态旋翼尾迹研究及气动特性计算[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5年03期 |
4 |
马晖扬,麻柏坤,张人杰;分层流体中物体运动尾迹的理论和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5 |
刘建勇;周盛;袁巍;;叶轮机内附面层流动与分离的某些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9年05期 |
6 |
徐国华,王适存;前飞状态直升机旋翼的自由尾迹计算[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
7 |
嵇峰;樊建人;任安禄;岑可法;;非均匀来流对三维气固圆柱尾迹的影响[J];热力发电;2007年02期 |
8 |
刘火星;周琨;邹正平;;涡轮叶栅尾迹对二次流影响的试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3期 |
9 |
刘火星;袁耀;余弦;邹正平;;涡轮叶栅尾迹对泄漏流影响的试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4期 |
10 |
牛家玉;再入弹头非平衡尾迹的回波特性分析[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0年03期 |
11 |
黄海明;徐晓亮;;漩涡合并过程中颗粒运动的数值模拟[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0年04期 |
12 |
牛家玉;钝锥体非平衡尾迹简化计算方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3年02期 |
13 |
郑少白,杨宣宗;等离子体微波干涉仪的新的显示方式[J];物理;1986年08期 |
14 |
赵守珍,谭华铮;微波干涉仪测量等离子体电子密度[J];大学物理;1987年12期 |
15 |
陈仁良,明晓;悬停状态旋翼尾迹边界测量[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7年04期 |
16 |
陈仁良,明晓,梅卫胜;悬停状态旋翼非定常尾迹测量[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
17 |
张宇,张永刚,黄韦艮,楼琇林;一种利用SAR图像检测船舶尾迹的方法[J];国土资源遥感;2003年01期 |
18 |
陈伟芳,石于中,吴其芬;化学非平衡尾迹流场的数值计算[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19 |
吴建明,高本庆;再入飞行物等离子体尾迹RCS的计算[J];电波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
20 |
吴先鸿,陈矛章;Baldwin-Lomax 模型在转静干涉流动中的应用[J];航空动力学报;199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