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宽带雷达实时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黄巍  
【摘要】:获取更多、更详细的目标信息,已经成为现代雷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提高信号带宽,可以较大地提高雷达距离分辨力,从而实现目标的成像和识别。但是,由于宽带雷达的目标回波特性具有随机参数特性,完全不同于常规的窄带雷达,因此,如何利用宽带雷达回波信息进行杂波抑制和目标检测,实现宽带雷达目标检测、跟踪、成像、识别一体化,已经成为雷达技术研究的新课题。宽带雷达信号检测关键技术的研究,为宽带雷达信号处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以高速DSP为主体,构成具有模块化、结构灵活、运算量大、通用性强等优点的“通用雷达高速实时信号处理系统”已经成为现代雷达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之处在于: 宽带雷达信号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包括: (1) 通过对宽带雷达目标回波特性的分析,指出了宽带雷达目标回波是具有随机参数的脉冲串,当目标与雷达之间有径向运动时,雷达不同重复周期的回波脉冲之间存在距离徙动和多普勒频率变化。实际数据统计分析表明:相同距离单元相邻重复周期的回波幅度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对宽带雷达目标回波特性的分析,为下一步宽带雷达信号检测的实现提供了依据; (2) 提出了窄带雷达回波信号等效为宽带雷达回波信号矢量合成的建模方法,在假设宽带、窄带两种雷达系统发射功率相同、接收机噪声系数相同、飞机目标相同的前提下,根据飞机目标对宽带信号和窄带信号的不同散射特性,对两种系统的单脉冲检测性能作了对比研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统计意义下,单脉冲检测时宽带雷达检测性能仅比窄带雷达下降 。 (3) 宽带雷达信号能量积累、检测方法研究。通过对基于位置信 WP=6 息的全程相关检测方法和基于能量积累的几种滑窗检测方法的比较[7],分析了它们在宽带雷达信号检测中的性能特点和应用条件,以能量积累滑窗检测(EAD)方法为例研究了滑窗检测时滑动窗口长度变化对检测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宽带雷达的检测方法,即相邻脉冲重复周期相关检测(IPCD)方法。当采用多脉冲积累后,其检测能力比能量相加脉间非相干积累EAD检测平均提高 。 (4) 对宽带雷达杂波特性进行了分析。采用幅度为韦布尔分布、功率谱为高斯分布的杂波模型Ⅰ模拟地杂波,幅度为瑞利分布、功率谱为高斯分布的杂波模型Ⅱ来模拟气象杂波,进行MTI、MTD和NMTI杂波抑制方法的性能对比研究。 提出了“通用雷达高速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即用4片通用DSP芯片(ADSP-21160)构成独立的处理单元,根据不同雷达信号处理的要求,用多个处理单元按照最佳的网络结构组成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以确保其具备较高的实时处理能力和强大的可扩展功能。 通过对宽带雷达信号检测关键技术和宽带雷达杂波抑制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应用“通用雷达高速实时信号处理系统”设计“宽带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方案并得以实现。作为“通用雷达高速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另一个应用实例,通过合成孔径雷达关键技术研究,设计了“SAR高速侦察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方案并得以实现。上述两个系统用模拟数据进行测试的结果,与计算机模拟的结果基本一致。测试结果证明了该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在“SAR高速侦察雷达实时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过程中,对合成孔径雷达关键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包括: (1) 定量分析了匹配滤波数字脉压中,采样率的变化对脉压结果的影响,为工程应用中合理选择信号带宽和采样率提供了参考; (2) 通过设计一种高性能复合窗函数,解决了宽带LFM信号进行匹配滤波频域数字脉压时,经典窗函数加权无法同时满足主副比和主瓣展宽系数两项指标的问题; (3) 通过匹配滤波频域数字脉压高效并行处理算法的研究,为不同雷达信号处理系统选择最佳的并行处理结构提供了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万永伦;姒强;吕幼新;王洪;汪学刚;;宽带信号去斜脉冲压缩处理方法的研究[J];航空学报;2006年05期
2 蔡英杰,向敬成;宽带LFM/NLFM信号及其产生[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9年01期
3 丁宏,张永军;离散线性调频变换[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4 李华,李尚柏,周维,郑高群;线性调频Z变换在电力谐波分析中的应用[J];电测与仪表;2005年03期
5 施龙飞,李盾,王雪松,肖顺平;LFM脉冲雷达测距偏差分析与估计[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张茂春;刘恺;;基于DDS技术的调频连续信号发生器设计[J];制导与引信;2010年02期
7 钱诚;线性调频汽车雷达的性能分析[J];计算机与网络;1995年05期
8 倪丛云;线性调频脉压雷达的近距离盲区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02年02期
9 张善文,甄蜀春,赵兴录;两个线性调频干扰源的识别方法[J];航天电子对抗;2001年01期
10 马合营,杨子杰,王成虎;基于DDS技术的雷达波形产生系统[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年03期
11 赵建中,秦鹰;锯齿波线性调频定距系统的快速信号处理[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2 余洪涛,童宁宁,田建峰;超宽带SAR成像的快速BP算法[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13 王长江;王志军;;变容二极管调频器获得线性调频的条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4 张少峰;;噪声调频干扰对脉冲压缩雷达的影响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15期
15 孙东松,乔立杰,胡今鸿,刘兆岩;线性调频CO_2相干激光雷达的一种脉冲压缩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16 周国富;毛二可;;频率调制对雷达线性调频脉冲压缩性能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17 羿飒,田远富;10kV扩频数字传输系统的研制[J];电力系统通信;2001年09期
18 李晓明;曲秀杰;;在信号发生器中DDS/FPGA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09期
19 熊波;张小枫;尚雅玲;路明;;高功率微波对线性调频无线电引信的作用效应[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0年06期
20 龚树凤;潘明海;;线性调频-捷变频对三元组目标定位精度的影响[J];雷达与对抗;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大海;胡元宁;吕幼新;;一种宽带雷达数字化接收机的设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2 刘辉;陈建云;杨湘;王跃科;;基于位置信息的宽带雷达多亮点联合检测[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3 林幼权;倪晋麟;张光义;;一种新的宽带成象方法[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4 王金昊;卢凌;聂明新;梁军;;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地杂波的分布特性仿真[A];第六届全国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2004EMC论文集[C];2004年
5 刘光辉;唐小宏;张永鸿;;并行DDS线性调频频率源的设计[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张书静;郭建军;兰中文;;复杂雷达信号的模拟产生[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颂文;王锦柏;;线性调频参量阵信号间互干扰的计算机模拟及传播实验[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陶建武;马丁;许冰;石要武;;雷达信号的递推自适应处理方法[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刘唤唤;;基于声光调制器的合成孔径激光雷达实验[A];2009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周博;宿绍莹;陈曾平;;基于CPCI总线的宽带雷达数据传输存储系统设计[A];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巍;宽带雷达实时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夏宇垠;宽带雷达目标时域检测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戴奉周;宽带雷达信号处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涛;宽带雷达检测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国庆;宽带雷达直接解调原理与实时脉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龙柯宇;宽带雷达信号侦察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明;机载宽带雷达信号处理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许述文;窄带、宽带雷达机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赵建宏;低空目标探测及宽带雷达信号检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尉宇;线性调频和非线性调频信号的检测与参数估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霞;X波段宽带线性调频信号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王博;基于ADSP21160的宽带雷达脉冲压缩实时处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3 袁林;宽带雷达单脉冲回波检测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薛备;全数字宽带雷达信号产生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管玲妹;X波段1GHz宽带雷达收发系统研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于江微;宽带雷达目标检测与跟踪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林;宽带雷达的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2年
8 王波;LFM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9 王国良;三毫米波段高线性度调频连续波源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王江;LFMCW雷达波形产生器的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中国计算机报测试实验室 王炳晨;为AMD K7助阵[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2 苹果;捷波主板使用心得[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1年
3 龚向前;高频地波雷达研制成功[N];中国测绘报;2001年
4 佚名;捷波主板问题解答[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1年
5 胡左;深层探地雷达可见百米地下[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6 记者 胡左;我自主知识产权探地雷达可见百米地下[N];科技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