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纤维吸波材料等效电磁参数的预测和实验研究
【摘要】:铁纤维是一种新型的雷达吸波材料,基于形状的各向异性,它具有轻质、高μ、宽频率等特点,比传统吸波材料有更优异的吸波性能。国外的研究始于八十年代中期,目前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制出了性能优良的耐腐蚀的多晶铁纤维涂料,并且开始应用于实践。国内对铁纤维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但对于如何控制多晶铁纤维涂料的等效电磁参数及优化设计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本文采用强扰动理论作为分析等效电磁参数的工具,详细介绍了强扰动理论方程,并利用其建立数学模型。等效电磁参数的方程是一个耦合的非线性方程组,只能用迭代方法来解决。每个方程中四个相耦合地参数,并且每个参数都对应着两个未知量。用传统的迭代方法难以解决,所以本文提出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搜索全局解。根据所推导的计算公式,在vc 开发环境下,编写了程序。计算出混合媒质的等效电磁参数与纤维的长度、半径、浓度以及电磁场频率等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了一系列有用的规律。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进行比较。实验结果和理论数据吻合的较好,表明数学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吸收剂用的是不锈钢纤维,磁性比较弱,所以我们只考虑了介电常数的特性。
铁纤维吸收剂本身是导电材料。随着涂料中纤维长度、浓度的增加,相应的介电损耗较大,以至于不可能设计出较好的吸波材料,所以降低铁纤维吸波材料的介电损耗是铁纤维吸波材料实用化的关键技术,本文采用了包裹纤维作为吸收剂,通过实验研究,达到了预期效果。
本论文得到的计算结果和某些规律对涂层的设计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
|
|
1 |
;铁纤维增强的铁烧结体[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
2 |
涂国荣,周晓华,刘翔峰,杜光旭,党海军,郝文析;纳米絮状铁纤维的制备及性能测定[J];精细化工;2005年02期 |
3 |
吴明忠,赵振声,何华辉;多晶铁纤维吸收剂微波复磁导率和复介电常数的理论计算[J];功能材料;1999年01期 |
4 |
卫亚明;铁纤维非织造布[J];产业用纺织品;2002年04期 |
5 |
李小莉,闫翠芬,张晓芸,杨东方,贾虎生,许并社;多晶铁纤维的取向及其对涂层吸收性能的影响[J];电子显微学报;2004年04期 |
6 |
邬震泰,裴浩东;Cu-Fe复合材料中铁纤维对其性能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年01期 |
7 |
张秀成,何华辉;层状取向铁纤维吸波特性[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8期 |
8 |
何山;雷达吸波材料性能测试[J];材料工程;2003年06期 |
9 |
何华辉,吴明忠,赵振声;多晶铁纤维吸收剂微波电磁参数的各向异性研究[J];物理学报;1999年S1期 |
10 |
桑建华,周海;飞行器表面电磁缺陷及雷达吸波材料应用[J];航空材料学报;2003年02期 |
11 |
冯永宝,丘泰,张明雪,李晓云,沈春英;涂覆型雷达吸波材料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3年12期 |
12 |
孙晓刚;余扬帆;刘勇;朱正吼;;稀土改性碳纳米管宽带吸波材料[J];机械工程材料;2006年01期 |
13 |
程海峰;刘海韬;刘世利;周永江;楚增勇;张德勇;;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研究及其发展[J];材料工程;2006年S1期 |
14 |
程海峰;刘海韬;楚增勇;周永江;唐耿平;;一类周期结构雷达吸波材料的设计与吸波性能研究[J];航空材料学报;2006年04期 |
15 |
谢俊磊;杜仕国;施冬梅;;新型雷达吸波材料研究进展[J];飞航导弹;2008年07期 |
16 |
李超;沈卫东;邵锦萍;宋思洪;崔方;;复合型雷达吸波材料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值计算[J];宇航材料工艺;2008年05期 |
17 |
余洪斌,赵振声,聂彦,邓联文;一种多晶铁纤维的表面改性方法[J];表面技术;2002年01期 |
18 |
曹莹,孙克宁,周育红,周德瑞;纳米雷达吸波涂层的研制[J];材料保护;2002年06期 |
19 |
唐超,官建国,陶剑青;铁纤维的常用制备方法及应用[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5年03期 |
20 |
张振邦,沈卫东,宋思洪,崔方;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隐身技术中的应用[J];光电技术应用;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