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负载均衡的无线自组网关键技术与算法研究
【摘要】:移动自组网在使用上有很多优点,如可以快速部署,具有自组织功能,非常适合于军用战术环境和民用应急通信。由于自组网的特殊组织形式,固定网络和有中心无线网络的很多协议都无法直接被它采用,因而需要设计专门适用于自组网的协议。其中,MAC协议和路由协议都是自组网设计、研究的主要技术难点,网络的性能如吞吐量、时延及功耗等性能都依赖于所采用的MAC协议和路由协议。本论文针对基于负载均衡的无线自组网关键技术与算法,集中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多信道情况下基于负载均衡的MAC协议、基于负载均衡的单径路由协议、结合网络抗毁性和可扩展性的负载均衡替代路径路由协议和概率路由协议。
在自组网中采用多信道是一种新的研究和应用趋势。由于网络中存在着业务流负载和网络资源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并可能导致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网络容量的下降。如何在多信道情况下根据各信道当前的负载状况,在各个不同信道间动态进行资源分配和业务流调度控制,避免某些信道因负载过重而发生严重冲突和分组丢失,其他轻负载信道却过于空闲而造成资源浪费,是多信道自组网中进行MAC协议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不同信道间的动态业务流均衡分配问题。本文第二章研究了多信道自组网中的负载均衡MAC协议,针对每个多信道网络节点只有一部半双工收发信机、节点分布密度大的应用环境中的多信道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现各信道业务流均衡分配的MAC协议。仿真结果表明,协议在网络总吞吐量、分组成功发送的平均时延等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
在自组网路由协议的设计中,需要考虑网络中各节点的负载和拥塞情况,在路由选择过程中对网络进行负载均衡,使网络的分组成功递交率、分组传输的平均端到端时延和附加开销等综合性能达到优化。第三章研究了自组网中占重要地位的单径负载均衡路由协议,提出了一种基于跨层负载感知和双向路径重选的自组网负载均衡路由协议(CLBLR)。仿真表明,CLBLR在分组成功递交率、平均端到端时延和路由附加开销等方面具有良好性能,其优良的分布式控制特征能适应自组网的动态环境。
|
|
|
|
1 |
王海涛;;短波自组网及其军事应用[J];现代军事;2007年01期 |
2 |
李唐,刘水生;未来无线个人域网中的超宽带技术[J];现代电信科技;2003年05期 |
3 |
王英龙,王美琴,王少辉,潘景山;无线移动自组网安全路由协议的分析与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09期 |
4 |
文红玲,孙韶辉,谢永斌;基于3G技术的自组织网络研究新进展[J];现代电信科技;2004年05期 |
5 |
沈晖,石冰心,邹玲,石坚,周建新;一个自组网中基于局部状态位置已知的分布式QoS路由算法[J];通信学报;2004年10期 |
6 |
郑相全,郭伟;软件无线电台自组网技术研究[J];电信科学;2004年02期 |
7 |
孙荣胜,杨波;一种分层的移动IP和自组网集成结构[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4年07期 |
8 |
许力,黄榕宁,郑宝玉;自组网环境下具有能量和移动感知的自适应路由协议[J];计算机应用;2004年10期 |
9 |
孙丹丹;苗建松;丁炜;;移动Ad hoc网络中路由协议的研究[J];现代电信科技;2006年05期 |
10 |
龚本灿;李腊元;蒋廷耀;;自组网QoS路由协议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27期 |
11 |
郭晓莲;王加阳;;移动自组网AODV路由协议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08年05期 |
12 |
周佩聆,杨庚;基于Ad hoc模式的网络组播路由协议的分析研究[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13 |
曹常义,单方骥;蓝牙分布式网络的构建及路由协议[J];电信快报;2002年05期 |
14 |
郑锋;李腊元;高晔方;连进;;自组网QoS路由协议综述[J];计算机应用;2006年02期 |
15 |
张基温;赵彦;邓洪涛;;Ad Hoc网络中的一种新型分簇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06期 |
16 |
彭静;刘光祜;谢世欢;;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现状与趋势[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年02期 |
17 |
赵金华;杨孝宗;高振国;张乃通;;移动自组网的安全路由协议[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13期 |
18 |
孙云;赵杭生;;互同步技术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财富;2009年04期 |
19 |
聂炜玮;吕光宏;蒋成林;朱洁净;;移动自组网AODV协议的优化进展研究[J];网络与信息;2009年07期 |
20 |
吕慧;基于自组网的节能协作算法[J];通信电源技术;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