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多功能组合传感器及其应用系统的研制

黄耀  
【摘要】: 多功能组合传感器是当今传感器发展的一个方向,它具有功能多、体积小、性价比高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依靠单传感器提供的信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必须运用多功能组合传感器对环境信息进行检测。 本文通过对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氧气浓度传感器敏感特性的测试及分析,设计并制作了多功能组合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电路。该电路将温度、湿度以及氧气浓度传感器随环境的变化量放大为统一的电压信号,并随着待测量做线性的变化。最后测试并分析了同时检测温度、湿度以及氧气浓度的多功能组合传感器的敏感特性。 以多功能组合传感器为基础,设计了多功能组合传感器的应用系统。该应用系统在结构上主要包括现场数据采集、单片机、数据显示以及CAN总线协议转换等单元。多功能组合传感器数据经A/D转换送单片机处理,并实时显示。同时对采集数据进行CAN协议格式转换,经CAN驱动送到CAN总线上传输。CAN网络上其他节点可以接收本节点发出的数据,同时本节点也可以接受其它节点送来的数据,即在CAN网络上实现多主传送方式。 为了减小体积,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系统在电路设计、器件类型、制版方面都做了精心的考虑,如采用“看门狗”对系统运行监控,软件上采用了数字滤波等方法。系统软件用C编写,采用模块化结构,在减小软件体积,提高代码效率和运行可靠性方面都有了保证。 本文研制的多功能组合传感器及其应用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环境检测、医疗、食品、纺织等领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劲;梁秉文;;从色度学谈大功率LED的可靠性设计[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6年05期
2 郑明方;;基于动态BP网络的实验电炉温度控制系统[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陶晓;;小议温度测控模块的真空控制系统[J];科技资讯;2006年29期
4 宿元斌;;集成信号调理器ADT70及其应用[J];仪表技术;2006年06期
5 常伟;范广涵;谭春华;李述体;雷勇;黄琨;郑品棋;陈宇彬;;温度对SiO_2光子晶体模板中生长InP的影响[J];量子电子学报;2006年06期
6 王建飞;;基于燃料电池的船舶推进监控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34期
7 吴孟泉;崔伟宏;李景刚;;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在复杂山区干旱监测的应用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7年01期
8 原东辉;;温度测控模块真空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科技资讯;2007年25期
9 许波;张培仁;张磊;王津津;;模糊思想在多段注塑机温度控制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表;2007年06期
10 蒋彪;潘永华;龚国斌;;光照和温度对叶绿素成分影响的研究与探索[J];光电子技术;2007年04期
11 孙文志;;温湿试验炉控制系统设计与改造[J];电气自动化;2007年02期
12 王高峰;;基于集成传感器可远程控制的新型温湿度控制器[J];福建电脑;2008年03期
13 李章勇;官方勇;;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研制[J];电子测试;2008年05期
14 冯庆华;谌海云;路通达;来阳月星;;基于CAN总线的仓库温湿度监控系统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07期
15 张旭伟;刘轲;;基于C8051F330的温/湿测控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29期
16 朱丹丹;李志全;王海芳;;基于SPSS软件的取样光栅传感特性分析[J];激光与红外;2009年05期
17 满在刚;王仁波;张雄杰;朱志甫;汤彬;;基于485总线的氡室温度自动调控系统设计[J];铀矿冶;2009年02期
18 刘健;凌晓辉;;水泥回转窑多点温度监测系统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年07期
19 史双瑾;邱琪;邱志成;廖云;熊彩东;;基于光纤光栅的实时延时技术[J];半导体光电;2009年05期
20 白茯宁;;可见光图像的典型目标场景红外图像反演研究[J];科技风;2009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伟;卓仲畅;苏雪梅;于永森;张玉书;;利用取样光纤光栅实现应变和温度同时测量[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秦红;沈辉;张仁元;史保新;梁振南;;蓄冷降温式太阳电池组件的研究开发[A];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C];2008年
3 阎红;;国产GTS1型数字探空仪储存后温度、湿度和气压漂移分析[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王振华;卢咏来;张立群;;原位改性对纳米氢氧化镁/EPDM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5 于江南;王登元;邓菲菲;陈丹;李杰;;温度对棉花上烟粉虱实验种群的影响[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6 阚安康;韩厚德;纪珺;;船舶空调模糊控制实现方式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世斌;李林安;亢一澜;贾海坤;张世杰;;多场耦合下纳米尺度薄膜力学性能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吕文涛;周玉珍;成海钟;娄晓鸣;姜红卫;;朱顶红盆花花期调节技术研究[A];2010中国球根花卉年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9 常显民;徐楚年;;温度和光照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及其数学模型[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10 曲鲁;兰怀迎;刘文利;刘建同;刘东红;;悬挂式气敏元件的热功耗和超低热功耗元件探讨[A];第六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伟民;基于荧光光纤光栅的应变与温度同时测试技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汤国璋;多年冻土隧道开挖稳定性及其渗漏水特征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3 萧鹏;红外目标模拟器辐照度测量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李天;温光对水稻籽粒碳水化合物代谢及品质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新忠;利用2n配子创新园艺作物种质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2年
6 彭涛;脉冲强磁体分析设计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王常慧;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土壤净氮矿化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8 杨明峰;烟草NtFAD2基因的沉默及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9 刘亮伟;木聚糖酶蛋白质序列分析、分子进化和分子模拟[D];江南大学;2005年
10 刘迪仁;长距离分布式布里渊散射光纤传感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海明;棉花温敏雄性不育系特棉S-1生长发育及育性转换规律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赵慧;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温度信息的提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石芳芳;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免疫防御特性的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4 黄鹍鹏;TiAlZr钛合金及其爆炸喷涂WC-25Co涂层高温微动磨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李卿;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和生理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张文艺;基于日光温室湿度模型的热交换除湿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7 胡靖;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及其表达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8 韦靖;热能表检定装置的开发与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9 曹新民;四纹豆象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宋月芹;温度和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生长发育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鸣;温度带来的启迪[N];中国质量报;2011年
2 上海农科热线供稿;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N];东方城乡报;2009年
3 杜爽;两元相融中寻找最适的温度[N];中国经营报;2005年
4 王讯;巧控温度育壮苗[N];山东科技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王冠星;在这里感受安全的温度[N];中国煤炭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颖;人体能耐多高温度?[N];科技日报;2005年
7 磁县农牧局 梁桃叶;提高大棚温度六招[N];河北科技报;2008年
8 柬锋;持续才更有温度[N];医药经济报;2009年
9 记者王晴颖;LIZZY春夏新品发布强调“温度”[N];中国服饰报;2009年
10 定州市农业局 王虎;提高大棚温度九法[N];河北科技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