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磁光薄膜波导的集成光隔离器的研究

曾维友  
【摘要】: 光隔离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互易无源器件,它能消除光通信系统中反射光对激光光源、光放大器等有源器件的影响。 目前商用中的隔离器都是块状型的分立器件,但随着集成光路的发展,对集成型光隔离器的需求日益迫切。虽然人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着手研制集成型光隔离器,但由于其设计及制备技术的复杂性,导致其目前的研制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如何将其实用化,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模变换型隔离器是集成磁光隔离器设计中的模型之一。随着对非对称波导用作互易模变换器的深入研究,模变换型隔离器模型又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因此,文中就选择了模变换型集成磁光隔离器模型为研究对象,这种模型要求TE-TM在互易及非互易模变换器中各转化50%。主要的研究工作及创新性如下: 首先根据电磁波理论,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推导了光波在磁光介质及磁光波导中传输的基本结果,得出了法拉第磁光效应非互易的原因,同时推出了设计模变换器的耦合波方程。求解耦合波方程的基本方法是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计算程序是用MATLAB编写的。 其次是对基于硅基材料的集成磁光隔离器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在此过程中,推导出了用45°互易模变换器与45°非互易模变换器构成磁光隔离器时两者须满足的相位依赖关系,这种关系使互易模变换器与非互易模变换器连接后能发生设计中所需要的模式转化。利用这个结果文中设计了几种不同结构的隔离器,用三维全矢量FDBPM对其进行优化后,获得了较好的仿真结果。 在二氧化硅基片上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Ce:YIG薄膜,也是论文的一部分工作。在实验中,初步探索了射频磁控溅射法的工艺过程,详细讨论了基片温度、溅射气氛、溅射功率密度及靶基距等溅射参数对薄膜结构的影响。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得到膜厚均匀性较好的非晶态薄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恩培,潘金,薛洪福;用量糖计改装的法拉第磁光效应实验装置[J];大学物理;1995年07期
2 汪正凡;;法拉第效应[J];惯性世界;1997年03期
3 史守旭,邢启江,陈辰嘉,朱印康,王学忠,王威礼,曹树石,刘继周,刘彩霞;InSb的带间法拉第效应[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6期
4 张宁杲,龚小燕,刘公强,陈益新;交变磁场下法拉第效应研究[J];光学学报;1995年04期
5 周胜军,崔敏,闻传花;基于法拉第效应的光纤磁场传感技术[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6 万农,万雄;基于波分复用光纤网络的大电流实时监控系统设计(英文)[J];江西科学;2003年02期
7 李家熙,杨啸涛,邓宜成,郭铁铮;法拉第效应测定单矿物中的汞[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5年06期
8 张怀武;多层旋磁介质材料中的耦合法拉第效应[J];磁性材料及器件;1998年06期
9 陈锡坤,邱静和,戴来发,朱绮彪;四角状ZF-7玻璃双层光路电流传感头研究[J];光学学报;1993年06期
10 张颖凯;王国雄;江元生;;法拉第效应在化学中的应用[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11 焦斌亮,郑绳楦,单伟;一种大动态范围的磁光电流传感器方案[J];应用光学;2004年05期
12 杨泗杰;周学军;李光;陶锐;;基于法拉第效应的三维光纤磁场传感器的设计[J];舰船电子工程;2007年05期
13 郑亚茹;王玉新;杜木;;Origin软件在法拉第效应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年06期
14 王艺,丁洪斌,孙长森,罗霄,林钧岫;NO分子的法拉第效应激光磁共振光谱[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15 李红斌;实用化光学电流传感器光路系统的研究[J];光子学报;1996年12期
16 李红斌;光学电流传感器传感头的研究[J];光学学报;1997年07期
17 贾惟义,施仲坚;Bi_(12)GeO_(20)的旋光性和法拉第效应[J];光学学报;1984年10期
18 成海英;张锡娟;;低温强磁场下NdF_3法拉第效应的计算[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9 陈辰嘉,王学忠,刘继周,高蔚,徐灵戈,马可军;Cd_(1-x)Mn_xTe的巨大法拉第旋转效应[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20 陈锡坤,汤淋宝,朱绮彪,邱静和,戴兰发;220kV 2500A智能化磁光电流互感器[J];中国激光;199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丙豪;张金卫;肖颖;赵洪利;;Bi_4Ge_3O_(12)晶体光纤磁场传感器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8年
2 王江平;方涛;李玉权;;偏振方位交角对脉冲磁场传感器频率性能的影响分析[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王政平;黄宗军;史金辉;;光学电流传感头色散特性对系统灵敏度影响[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王江平;李玉权;;一种光纤传感器测量磁场矢量的新方法[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底楠;赵建林;王美蓉;王大军;沈彦;;BGO晶体与Tb25玻璃费尔德常量温度特性的实验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六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黎建彬;廖翔;陈康;;磁记录信息痕迹检验技术综述[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7 张量;李义民;汤俊雄;;主动式原子滤光器工作机理的理论和实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光学前沿问题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8 张晋敏;郜小勇;李晶;周鹏;郑玉祥;王松有;张冬青;陈良尧;;磁控溅射制备TbFeCo薄膜及其光学和磁光性质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9 董博;张溪文;翁文剑;杜丕一;赵高凌;沈鸽;韩高荣;;共沉淀法制备Bi~(3+)-YIG磁光薄膜[A];全国第三届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张宽收;张云;谢常德;彭墀;;全固化非平面 单频Nd:YAG环形激光器[A];第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巍;掺(?)钇铁石榴石磁光薄膜的性能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2 程玉华;探测亚表面缺陷的磁—光显微成像检测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翁梓华;基于磁光光纤和高速磁场的全光纤磁光开关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杨青慧;全频段石榴石薄膜性能及应用基础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张艳;直流输电系统的光纤电流测量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敦金平;太阳活动区磁场测量和非势特征研究论文[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2年
7 李雪飞;高通量磁光成像表征方法与镝镱铋铁氧体磁光特性的组合筛选[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黄平;纳米晶巨磁光多层膜材料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9 王晓忠;光源谱宽对光学玻璃电流传感器输出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谷宏强;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维友;基于磁光薄膜波导的集成光隔离器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孟璐;法拉第直流光学电流测量系统实用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单伟;干涉式光纤电流传感器的设计[D];燕山大学;2004年
4 杨翠红;Er_3Ga_5O~(12)材料磁光法拉第效应的理论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5 韩思淼;微小磁致旋光偏角的检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齐异;光学玻璃电流传感头色散特性及其对系统灵敏度影响的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 刘仕景;基于磁光非互易效应的光波导器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林少汉;纳秒量级全光纤磁光开关的研制[D];厦门大学;2009年
9 孙敦艳;光纤电流传感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10 尹自强;基于磁光波导的磁光开关的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