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共振及其在微弱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
当系统的非线性、输入的信号和噪声之间存在某种匹配时,如果增加输入噪声,系统输出的信噪比不仅不会降低,反而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即存在某一最佳的输入噪声强度,使系统输出信噪比最高,这种现象就是随机共振现象。广义的随机共振是指系统的输出信号(输出信噪比、输出均值等)是噪声的某个参数(噪声强度、噪声相关时间)或系统和信号的某个参数(信号幅度或信号频率)的非单调函数这样一种非线性现象。
在微弱信号检测应用方面,随机共振与传统的线性方法(如相关、滤波等)不同,它可以把部分噪声能量转换成信号能量,从而提高系统输出信噪比。本文研究了几个数学模型中的随机共振现象,以及随机共振在微弱信号检测的应用。
本文的主要成果和创新之处体现在:
1.研究了双值噪声作用下有偏置的一阶线性系统中的随机共振。研究发现,系统输出信噪比随着加性双值噪声和乘性双值噪声的相关时间、乘性双值噪声的强度、激励周期信号频率、激励周期信号偏置的变化而非单调地变化;而且,信噪比随着系统偏置、加性双值噪声强度的增大而单调地减小,随着乘性双值噪声和加性双值噪声间耦合强度的增大而单调地增大。
2.研究了RLC串联电路受高斯白噪声扰动时系统输出的随机共振现象。研究发现,系统输出幅度增益是噪声强度和激励周期信号频率的非单调函数。而且,有噪声时的输出幅度增益可以大于没有噪声扰动时的幅度增益,该特性对于微弱信号的检测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即在系统输入信号很弱时,我们可以通过对系统参数的扰动来提高输出信号幅度,从而提高微弱信号的检测性能。
3.基于等价线性化方法,研究了周期力与高斯白噪声作用下,二阶过阻尼非线性杜芬(Duffing)振荡器的非单调行为。在幅度增益与噪声强度及激励信号频率的关系曲线上,我们观察到了传统的随机共振和“真实的”随机共振现象。
4.研究了乘性和加性噪声作用下单稳系统中的随机共振。研究表明,系统的输出信噪比是乘性噪声的强度、加性噪声的强度、系统偏置以及系统参数的非单调函数。提出了利用该单稳系统随机共振现象实现自适应微弱信号检测的方法。
5.以开关电源故障诊断和含噪声的PCM信号增强为对象,研究了单稳系统随机共振在微弱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
|
|
|
1 |
陈敏;胡茑庆;秦国军;张云安;;最佳匹配随机共振在微弱信号检测中的应用[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7年04期 |
2 |
王鸿懿;;基于随机共振理论的汽轮机碰磨故障检测[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31期 |
3 |
李楠;孟祥侠;;一种笼型异步电动机转子早期故障检测的新方法[J];大电机技术;2006年01期 |
4 |
李楠;刘福;;微弱信号检测的3种非线性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4期 |
5 |
何大海;赵文礼;梅晓俊;;基于随机共振原理的微弱信号检测与应用[J];机电工程;2008年04期 |
6 |
赵文礼;刘进;殷园平;;基于随机共振原理的中低频信号检测方法与电路设计[J];仪器仪表学报;2011年04期 |
7 |
胡茑庆,温熙森,陈敏;随机共振原理在强噪声背景信号检测中的应用[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8 |
李楠;赵妍;李天云;王爱凤;;基于随机共振理论的异步电动机转子断条检测新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05期 |
9 |
章克来;朱海明;;微弱信号检测技术[J];航空电子技术;2009年02期 |
10 |
陈敏;胡茑庆;秦国军;;外加信号增强随机共振在微弱信号检测中的应用[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11 |
程庆华;桂堤;张瑞芳;徐大海;;周期性信号调制噪声驱动下光学双稳系统动力学行为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年03期 |
12 |
刘进;赵文礼;夏炜;;基于随机共振原理的大频率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J];机电工程;2010年01期 |
13 |
杨定新,胡茑庆,杨银刚,温熙森;随机共振技术在齿轮箱故障检测中的应用[J];振动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
14 |
杨定新,胡茑庆;随机共振在微弱信号检测中的数值仿真[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
15 |
姜万录,吴胜强,张建成;Duffing振子的两种检测微弱信号的方法及区别[J];燕山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16 |
张季谦,辛厚文;噪声在非线性化学体系中作用的研究现状[J];化学进展;2001年04期 |
17 |
宋爱国,段江海;混沌、随机共振在信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S3期 |
18 |
刘军,李光,刘世龙,陈裕泉;感觉系统检测弱信号的随机共振现象[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4年05期 |
19 |
马中存;张永祥;;随机共振方法在微弱周期信号检测中的应用[J];船海工程;2010年05期 |
20 |
胡茑庆,陈敏,温熙森;随机共振理论在转子碰摩故障早期检测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01年09期 |
|